八一农垦大学的动物医学专业建立

时间:2022-07-29 02:33:47

八一农垦大学的动物医学专业建立

特色专业是指充分体现学校办学定位,在教育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条件和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和鲜明的办学特色,获得社会认同并有较高社会声誉的专业。特色专业是经过长期建设形成的,是学校办学优势和办学特点的集中体现。开展特色专业建设,旨在促进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与社会需求的紧密联系,优化专业结构与布局,形成有效的专业建设机制,引导高校结合自身实际进行科学准确定位,发挥办学优势,推进教学改革,强化实践教学,满足国家经济发展对多样化、多类型和紧缺人才的需求。

1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医学专业坚持的办学理念是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为先导,以教学改革与教育创新为核心,以教学基本建设为重点,注重质量、开拓创新、突出特色。坚持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导,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以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实施校企合作与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与手段,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构建新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积极探索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律。

2动物医学特色专业建设的目标要求

按照2001年国家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及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一院一品”建设的要求,深化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过程,坚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协调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确保本科教学工作的健康发展。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专业集中力量加强教学基础建设,培养和引进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人才,组建合理的师资梯队,建立健全教学管理运行和质量监控体系,使动物医学专业成为黑龙江垦区乃至全省及北方地区重要的动物医学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基地和科技成果的产生地、辐射地。

3动物医学特色专业建设的具体实施措施及方法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专业通过国家特色专业点的建设,现已取得良好效果,具体实施措施与方法如下。

3.1师资队伍建设

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教学科研能力强的师资队伍是学科建设的根本,也是学科发展是否有潜力的重要标志。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主要是进一步调整师资队伍结构,使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学源结构和年龄结构趋于合理。实施新的师资培养计划,以在职提高、出国进修、攻读学位等多种方式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包括业务水平、职业道德、敬业精神等等。坚持“导师制”,以老带新,培养青年教师,使其快速成长。

3.2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学科和专业建设要体现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专业教育“科学性、实践性”的特点,要进一步加强学院实习基地的建设。建立适应实践教学需要的实习基地。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以实习基地为平台,以生产实践为手段,以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目标,建立多地域、多层次、多类型和多项目的实习基地。目前,学院已与30多个单位和部门建立了友好协作关系,其中有12个单位已经正式悬挂动物科技学院实习基地的牌匾,其余20多个单位也成为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实习实践较为固定的场所。

3.3课程建设

根据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形势和畜牧生产的需要,坚持“提高课程实用性、更新课程教学内容、优化课程结构、拓宽课程选择范围、强化课程体系改革力度”的原则,密切结合本身的特点和社会需求,在原有教学计划的基础上进行调整,继续增加先进、实用的新课程,增加实践和实验室操作内容,同时,每年根据社会的需求对教学计划进行微调,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实效性。在坚持“厚基础、宽专业”的同时,突出规模化、集约化的畜牧产业化特点,加大预防兽医学、临床兽医学的比重,加大选修课课源,将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管理科学、系统工程等课程充实到选修课当中,增加实验环节和有利于操作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在课程体系改革的同时,动物医学专业也积极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和名师培养的工作。目前,兽医病理解剖学、兽医临床诊断技术、家畜传染病学和动物生理学已经成为省级精品课程,另外还有学校精品课程5门。

3.4学科建设

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科技创新与推广为动力,优化学科结构,注重特色学科建设,整合教学科研资源,探索独具特色的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自身提高、加速培养和引进、整体优化”的思路,积极建立素质强、水平高、师德好、结构优的师资队伍。目前,动物医学专业的预防兽医学和基础兽医学已经建设成为省级重点学科,动物医学研究生导师团队被评为黑龙江省优秀

研究生导师团队。

3.5重点实验室建设

动物医学专业现拥有实验室面积3200多平方米,下设2个综合实验室,即动物基础实验室和动物医学实验室,在这2个综合实验室中又设有10个功能室。动物医学实验室现为黑龙江省级重点实验室,未来的目标是力争将动物医学实验室建设成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同时建成2个省级开放实验室,并要重点建设和完善动物基础实验室和兽药制剂实验室。

3.6教材建设

加强课程与教材建设的重点是制订切实可行的、具有先进科学的教学大纲,并进行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同时建立试题库,加强课程建设和先进教学技术的应用,积极鼓励教师制作适于专业的CAI课件,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在增加教研课题数量的同时,把重点放在提高立项质量和级别上,争取申请国家级教学研究课题。

3.7学术交流

进一步扩大与国内外高校的合作与交流,带动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要充分利用学院与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韩国忠南大学、日本北海道大学的合作关系,加强与加拿大圭尔夫大学、日本高知大学、意大利storti公司、瑞典IBD公司的合作,进一步加强院校、院企之间的学术交流,借鉴发达国家的动物科学学科教育发展和学科建设的经验。通过双方交流、技术合作、专家互访等途径,促进学科和专业建设。

3.8科学研究工作

在科学研究上,坚持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坚持科学研究与生产需要紧密结合,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以黑龙江省垦区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的大农业为研究对象,以应用性研究为主开展特色鲜明的科学研究,以此带动学院整体科研工作的水平和质量。根据黑龙江省垦区和区域农业发展战略需要,瞄准科技前沿,努力建设具有我国现代化大农业特点的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北方寒区现代养殖业科技创新体系。在积极开展家畜家禽疫病普查、疾病防治等应用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的同时,大力加强基础应用研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把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专业建成垦区、黑龙江省乃至国家解决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及“三农”问题的技术研究基地。

4结束语

动物医学专业根据面向21世纪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设置的要求,面对新的形势和专业特点,从适应社会需要出发,努力构建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世界各国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竞争,自从我国贯彻实施科教兴国、科教兴农的发展战略以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持续发展,人民经济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大城市宠物业悄然兴起,中国加入WTO以后,动物生产贸易、公共卫生的兽医防疫检疫、宠物疾病诊疗都需要与世界接轨;因此,充分利用黑龙江省和黑龙江省垦区大力发展畜牧业的契机,加强学科建设,在发挥动物医学专业优势的基础上,大幅度提升和拓宽研究生教育,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提高科技创新和为垦区及地方经济服务的能力,是将动物医学专业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外有影响的特色品牌专业的有效途径。

上一篇:兽医资格考试的动物医学教学创新研究 下一篇:高校动物医学系以畜种病为主要课程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