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条件对小辣椒种植的影响及其对策

时间:2022-07-29 12:30:24

气象条件对小辣椒种植的影响及其对策

摘要分析淅川县小辣椒大田生长期对光、热、水等气象条件的需求及气象灾害对其生长期的影响,并提出防御对策,为今后充分利用当地气候资源,合理种植小辣椒确保增产增收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辣椒;气象条件;影响;对策

小辣椒是辣椒中簇生椒的俗称,因其果实较小且朝天生长,又被称为朝天椒或朝天红,是农民种植业的一条致富路。淅川县位于河南西南边陲,豫、鄂、陕3省结合部,境内山多水多,自然资源丰富,是全国最大的小辣椒集散地、批发市场交易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目前,全县小辣椒种植面积稳定在2万hm2左右,年产干椒5.6万t,实现综合产值5.5亿元,占全县农业总值1/4以上,农民人均收入30%以上来自小辣椒。

淅川县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昼夜温差大和无霜期短,县内有3.67万hm2水域的丹江水库,其水质好、无污染,特殊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造就了以科技含量高、产业化水平高、产量高、效益高、品质优而蜚声中外的香花镇小辣椒。该文通过对淅川县小辣椒种植的光、热、水等气象条件以及生长期的气象灾害分析,提出其防御对策,以为当地农民种植小辣椒增产增收提供气象服务。

1小辣椒种植的气象条件分析

1.1热量条件

小辣椒是喜温作物,整个生长期适宜温度为17~30 ℃,最适温度为20~25 ℃,忌高温曝晒。一般在2月中下旬育苗,谷雨前后,即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地温开始稳定在17~18 ℃时移栽。苗期气温21 ℃是根系生长的最佳温度,吸收功能也最强;开花着果期的温度是影响产量的关键时期,当日温25 ℃、夜温16~21 ℃时,小辣椒开花最多,坐果率最高;辣椒花受精后,果实膨大的适温为23~28 ℃,高于35 ℃造成果实灼烧,低于20 ℃膨大速度受到抑制,小辣椒的产量在日温25 ℃、夜温20 ℃下最高;果实加速转色的适温是25~30 ℃,温度过低将使小辣椒红素形成缓慢,生物学成熟期延长[1]。

淅川县是全省热量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年平均温度为15.8 ℃,1月为最冷月,平均气温为2.4 ℃,7月平均温度最高,为28.4 ℃,历年极端最高温达到42.6 ℃。淅川县气温在4月回升,7、8月气温达到最高,热量条件的适宜,对小辣椒生长十分有利。

1.2水分条件

小辣椒整个生长过程对水分要求很严格,需潮湿又不能渍涝,不同的发育阶段对土壤水分的要求存在明显的差异。苗期一般不浇水;花芽分化后,田间持水量保持在60%;进入开花结果期,田间持水量保持在70%,可促进开花和提高结实率;盛花盛果期,其生长进入需水高峰期,田间持水量应在75%以上,低于75%,易出现畸形果,此期供给足够的水分,是小辣椒获得高产优质的一项关键措施;小辣椒大量转色期,应严格控制灌水,以减少叶面蒸腾和地面蒸腾,提高植株群体环境温度,促进果实着色,加速成熟,遇大雨或连阴雨要及时排涝,防止田间积水[2]。

淅川县年平均降水量为804.3 mm,春季(3—5月)平均降水量为191.8 mm,占全年降水量的23.3%,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6—8月),平均降水量为360.4 mm占全年的44.8%,秋季(9—11月)平均降水量205.2 mm,略高于春季,占全年降水量的25.5%,冬季降水量46.8 mm,仅占全年的5.8%,充沛的雨量有利于满足小辣椒生长发育期需求。

1.3光照条件

小辣椒生长期120~135 d,对日照时间要求不严格,但各个时期对光照要求有很大差异。种子发芽期要求避光,幼苗期则要求有较强光照,幼苗移栽后直至结果期光照条件可适当减弱,开花期如果光照不足会影响花的素质,光照过强又会出现茎叶矮小,对其生长不利[3]。

淅川县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 046.7 h,光照强,日照长,能够满足小辣椒生长需求。

2气象灾害

2.1干旱

淅川县春季容易出现春旱,以4、5月出现次数较高。4月底至5月初正是小辣椒幼苗定植期,遇春旱天气,刚移栽的幼苗不及时浇缓苗水,光照过强幼苗萎缩不长,甚至旱死。

2.2暴雨

淅川县是暴雨较多的地区,主要集中在7—9月,尤以7月中旬至8月下旬最多,暴雨历时一般3 d,长的可达6~8 d,发生暴雨洪涝时,田间大量积水,小辣椒植株容易萎蔫,积水超过24 h,会导致植株枯死。

2.3冰雹

冰雹是淅川县夏季常见的气象灾害,降雹常伴有大风,严重时不仅打落大量小辣椒,还会打烂叶片,使枝条受损,影响小辣椒品质及后期生长。如2004年6月25—26日和7月6日,淅川县2次遭受大风、冰雹和短时暴雨袭击,降雹持续15~25 min,冰雹最大直径约30 mm,风力达到5~8级,其严重后果直接影响到小辣椒的产量和质量。

3防御对策

淅川县气象部门在做好春旱和冰雹等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的基础上,应积极开展人工消雹,为避免小辣椒遇灾减产提供专项气象服务[4]。根据淅川县的地形和气候条件,应选用优良品种,采用“地膜覆盖”、“冲沟起垄”等科学种植,充分利用南水北调水利工程将小辣椒干旱灾害损失降低到最小。

4参考文献

[1] 赵红旗.优质无公害小辣椒栽培年历[j].河南科技:乡村版,2009(12):17.

[2] 庄灿然.辣椒栽培新技术[m].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3] 李金玲,张立瑞,赵松林,等.南阳市小辣椒产业的现状和发展对策[j].长江蔬菜,2007(3):64-65.

[4] 张国新.滨椒1号小辣椒的选育及表现[j].现代农业科技,2008(17):20,23.

上一篇:加强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的应用与管理 下一篇:CPU温控技术的分析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