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人的肢体功能训练及康复护理

时间:2022-07-29 11:17:32

脑血管病人的肢体功能训练及康复护理

【关键词】 脑血管病人;肢体功能训练;康复护理

脑血管病人常见并发症是偏瘫,多发于成年人,是由于脑组织损伤致使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而引起的意识障碍,单侧肢体偏瘫,其特点是起病骤,恢复却很慢,急性期过后患者多失去工作能力。生活不能自理,患者心理难以适应,而造成心理挫伤。因而针对患者各种不同的心理反应,争取积极的心理康复和功能康复,使其尽快恢复自理能力,以改变病人生存质量,是康复医学的首要任务。

1 早期康复护理

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鼓励协助病人进行瘫痪肢体的被动运动和推拿按摩,功能训练,早期护理注意健侧肢体运动的锻炼,增强健侧肌力,患肢可由护士或家属按摩后做被动运动,对瘫痪肢体保持功能位,上肢运动时,肩关节外展50°,曲40°,也可变换为伸直位,防止屈曲及伸直畸形,手指关节轻微屈曲,下肢运动时,髋关节伸直,腿外侧可放置枕头,防止下肢外旋,屈曲畸形,足与小腿成90°防止踝关节伸展性痉挛,下肢髋关节必需间断性屈曲或伸直,在做肢体 被动活动时,运动幅度由小到大,时间由短到长,关节由远到近,这样有利于循环,最大限度减少废用性骨关节和肌肉的退行性改变,为日后的康复打下良好的基础。

2 瘫痪肢体的按摩护理

按摩可促进血液循环,保持肌肉的弹性,减轻肌肉萎缩,其方法是以手指揉捏与手掌抠打为主,可顺其神经、淋巴回流方向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及淋巴液循环,加强皮肤、肌肉韧带的营养供应,按摩手法要适当,时间开始宜少,以后逐渐延长,按摩的次数可以逐渐增多,在按摩的同时,可在瘫痪部位的穴位上进行针灸疗法,可每日或隔日进行治疗,由于疗程长,可选几组穴位交替进行针刺,如足三里、合谷、三阴交等穴。

3 改善期的康复护理

此期主要是促进选择性主动运动和速度运动更好的恢复,当患侧关节活动幅度逐渐增大时,要指导患者用健侧肢体带动患侧肢体,自行翻身和练习床上起坐,保持坐位平衡,当病人能稳坐30分钟以上,练习自如后,可锻炼下床站立,由搀扶站立到扶床档站立,在搀扶或锻炼的器具帮助下可以训练迈步行走。

4 常用的肢体功能训练方法

4.1 床上训练

4.1.1 床上转移 用健侧手去抓握患侧手,帮助患侧手伸直,并向对侧方做自主的助力翻身。

4.1.2 床上运动

4.1.2.1 上肢运动 健手握患手,双上肢同时前屈最大范围,然后缓慢放下,重复5次-10次。

4.1.2.2 下肢运动 患者自已或尽可能少的帮助下屈伸膝并保持在某一位置,当屈髋屈膝时,从中立位进行髋的内旋或外旋,并能保持此位置而不完全失控。

4.1.2.3 桥式运动 患者屈髋屈膝,然后双足支撑,将臀部抬离床面并保持稳定。

4.1.2.4 坐起 健手握住患手,双下肢屈髋、屈膝或健足插到患侧小腿后面,双上肢摆动,翻成侧卧位时,健手拉手至枕前,健足将患侧小腿移到床沿下,使双侧小腿都离开床面,健侧上肢曲肘,前臂旋前,肘及手部支撑身体坐起。

4.2 坐位训练

4.2.1 坐位平衡训练 站在患者侧或前、后方轻推病人,引起病人的保护性反射,从而达到躯干的平衡,患者前面放置大镜子,帮助患者建立自立反射,姿势反射,视觉翻正反射。

4.2.2 轮椅转移

4.2.2.1 把轮椅置于患者健侧30°或40°,面向床头,关好刹掣。

4.2.2.2 患者取床边坐位,双脚踏地。

4.2.2.3 躯干稍向前倾,以是健手撑起身体,将身体大部分的重量放在健腿上站起。

4.2.3 站起训练 患者身体前倾,重心移到两膝之间,双足不动,护士双手向前、向上引导,同时发出口令“起来”顺势将患者托起。

4.3 站位训练

4.3.1 站位平衡训练 患者站起后保持抬头,眼看前方,腰背直立,体重均匀分布在双侧下肢上。

4.3.2 步行前准备训练 如扶持站位,患腿前后摆动,踏步、屈膝、伸髋练习,患腿负重,健腿向前后移动及进一步训练患腿的平衡。

4.4 行走训练

4.4.1 扶持行走或平行行走,然后扶杖行走,徒手行走。

4.4.2 改善步态的训练 通过步态分析,找出主要问题,提出改进的训练计划。

4.4.3 上下台阶训练 开始时要按健腿先上,患腿后上的原则,待安全后再任其自然。

5 生活自理能力训练

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是逐渐摆脱家庭及护理人员的照顾,走向独立生活的一个过程,从饮食、洗漱、更衣、大小便自理、外出散步等方面的训练。要根据病情制定计划,有步骤的训练,不要急于求成,并向家属讲述训练方法,使患者出院后能得到良好的训练。

6 语言康复训练

语言训练应与肢体功能训练同步进行。偏瘫的患者20%左右有语言障碍,对不能发音的患者要诱导其发音,训练喉部发“啊”音,或用咳嗽诱导发音,能发音的患者可帮助他对着镜子发音,逐渐练习,由易到难,由短到长,同时注意口型的随时矫正。反复的听觉语言刺激是促进神经系统恢复的不可缺少的方法,如果方法正确,语言的功能完全可以恢复。

7 体 会

正确的康复疗法与患者的密切配合对偏瘫患者功能恢复有重大意义。

7.1 康复疗法宜早不宜迟 偏瘫所致的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均渴望能重新行走和生活自理。为此在患者伤病度过急救期,在病情稳定后,即按上述康复疗法有规律地进行练习,可促进活血、通络、血液循环,使关节有充分的活动范围,起到预防瘫肢关节挛缩畸型,早期反复患肢练习,还有助于建立脑的侧支循环,改善脑的供氧状态,促进脑部活动,建立肢体有高级中枢控制的运动模式,使患肢功能恢复达到生活自理创造了有利条件。

7.2 正确运用康复疗法是提高患肢功能和语言功能康复的基础 采用正确康复疗法,既可改善患肢血液循环,清除肌肉疲劳、减轻痉挛。促进关节的功能和肌力恢复,又可增强心肺功能,缩短卧床时间,减少各种并发症,同时防止肌肉废用性萎缩,提高偏瘫患者个人生活质量,加快了全面康复疗法进程,为将来患肢功能和语言功能完全恢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7.3 患者的密切配合是康复疗法得以进行下去的保证 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康复练习并向患者讲明功能不用即退的道理,反复讲解功能练习的重要性,同时也可举一些同种病例,患者经过刻苦练习后,功能得到恢复的例子,使患者对战胜疾病充满信心。每当练习收到一点成效,即使是甚微的,我们都要及时给予肯定表扬,使他经常地感受到自已的成功,有希望而由衷的高兴,我们是及时为他传递康复疗法的效果和功能恢复进展等信息,使他感受到大家的庭的温暖,感到生活得有价值,更积极配合做好各种康复疗法,使患者得到最大的恢复程度。

上一篇: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 下一篇:简化交班报告及护理记录单书写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