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东县生物药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时间:2022-07-29 09:51:32

景东县生物药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摘要] 分析景东生物药业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前景,提出了今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生物药业 发展现状 对策 景东

一、景东县生物药业发展现状

景东野生药用植物药材资源比较丰富,被誉为天然药材宝库。据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县农办组织的一次景东药材资源普查的资料显示,景东有常用的药材110多种。由于人为的破坏和人工种植技术落后以及产业发展对接等原因,景东目前还没有一种药材形成大宗的产品。外地药材商贩到景东收购,农民采收出售的品种主要有:龙胆草、粘皮、大血藤、鸡肚子树根、南板蓝根、石斛、山乌龟、茯苓、雷丸、杜仲、金银花、佛手、红花、草果等品种;农民采挖来街上零星出售的南药品种有:草乌、何首乌、虫娄、脱腰药、高脚岩七、山红参、白芨、半夏、鱼子兰、申麻、伸筋散等品种。现将重点调查的三个南药品种,石斛、虫娄及茯苓的种植情况概述如下:

1.石斛的种植情况

景东野生的石斛品种较多,有密花石斛、紫花石斛、大花石斛、普通石斛、铁皮石斛、鱼尾石斛、球状石斛等品种。石斛属于林中附生植物,由于石斛的种子需要在隐蔽的大树上或者岩石上依附于地衣、苔藓等植物才能萌发生长,因此,在野外环境中难以大量的繁殖。景东森林植被普遍遭到严重破坏,壳斗科杂木树的数量在逐年减少,石斛的寄主树已经很少,所以,目前在野外森林中已经很难找到野生石斛。2012 年,全县种植石斛种植石斛125亩,产量3.4吨、产值187万元;主要分布在文井、锦屏等乡镇,农户种植效益明显。

2.重楼的种植情况

景东的重楼品种主要是:华重楼、滇重楼、大理重楼、五指莲、多叶重楼五个品种。过去在景东的山区、半山区的树林下的清沟边生长的野生重楼较多,近几年由于重楼的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及重楼的价格一直在涨,人为的采挖较为严重。因此,野生重楼的数量已经很少了。目前,景东种植的重楼面积大约在种植重楼234亩,产量32.8吨。合计产值786万元。属于种植试验阶段,经济效益还很不明显。

3.茯苓的种植情况

景东的自然气候适宜于茯苓的生长。目前,茯苓有野生和人工种植两种,野生茯苓的个体比较小,品质没有经过人工培育的茯苓菌种,而人工种植的茯苓面积小、产量少,没有形成规模。全县种植伏苓5600亩,产量750吨、产值375万元;除以上三种外,还有金银花种植700亩,产量15吨、产值180万元;杜仲种植110亩,产量11吨,产值22万元;草果种植1000亩,产量28吨,产值126万元;龙胆草种植705亩,产量162吨,产值405万元;板蓝根种植1048亩,产量241吨,产值168.7万元;桔梗260亩,产量9吨,产值637万元;佛手种植250亩,产量750吨,产值1500万元;;鸡血藤种植80亩;八角种植 50 亩。

二、景东县生物药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景东县虽然具有许多发展生物药业的有利条件和基础,但受认识、体制、机制、资金、人才、技术、加工和市场等诸多方面因素制约,要做大做强,建成我县的一个重点特色骨干产业,还有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1.对野生生物药材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认识不足,宏观规划和指导滞后。至今,我县生物药材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尚没有统一的规划和目标,对生物药材的人工驯化种植的宏观指导不够,技术支撑力度不强,投入不足。

2.国家推行药品种植、生产,流通实施GAP、GMP、GSP认证管理,我们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困难。一是我县没有一家企业或个人通过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认证,严重制约着我县规模发展生物药业的种植、销售。二是没有生物药业龙头企业,无稳定的销售市场。

3.中药材基地建设滞后。目前,我县所有种植的药材只是以协会或个人为主零星种植,没有形成依托制药龙头企业,且通过GAP认证的药材基地,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极弱,生物药业产业发展面临极大的市场挑战。

三、生物药业的发展前景

植物药在全世界的应用历史已经相当久远,随着科技发展,化学药物的出现曾一度将植物药挤入市场的边缘。人们在衡量、取舍化学药物速效和严重毒副作用所带来的痛苦时,植物药又一次以其回归自然的理念走到药物学家和患者的面前,目前植物药市场发展加速,全球市场容量巨大,全球植物药市场发展速度为10%~20%,全球植物提取物市场发展速度为15%~20%,全球药品销售额预计2012年将高达7000~8000亿美元,2020年后有望成为世界主导产业之一。目前世界植物药市场以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占主导,欧洲是世界最大的植物药市场之一,已有几十种天然植物药被列入欧盟国家的医学药典。无论从经济实力、科研技术、法律法规,还是从消费观念来讲,欧盟都是西方最成熟的植物药市场,也是中药巨大的潜在市场,有着巨大的拓展空间。毗邻云南的东南亚华人聚居区,对中药材具有巨大的潜在市场需求。

从云南省情况看,省委、省政府实施打造云药产业发展战略,《云南省生物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5)》明确提出,要重点发展以云南道地药材和民族药为基础的优势中药和民族药产品,努力将云南建设成产业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集聚程度高的天然药物产业基地,规划到2015年,全省药材种植面积达500万亩、药材种植、加工产值达500亿元。随着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云南)基地建设不断推进,云南生物药业得到较快发展。初步建立了文山三七、昭通天麻、楚雄民族药道地药材、滇西北高山药材、西双版纳南药为主的五大中药材种植基地;构建了云南省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指导中心等中药材种植(养殖)科技支撑平台,培育和引进了中药材种植加工龙头企业200多户,对我省重要、濒危、道地中药材品种进行了引种驯化和规范化种植,形成了三七、灯盏花等一批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优势药材品种。2007年全省种植中药材174万亩,生产药材及提取物原料7335万千克,实现农业产值27.3亿元;生产中药材提取物的企业73家,中药饮片加工企业15户,加工药材5000多万千克,附加值6.3亿元;有昆明园国家级中药材市场和文山三七交易市场两个药材市场,全省常年贸易的药材1 000多种,贸易额30多亿元,中药材产业产值达33.6亿元,与2002年17.3亿元相比,年均增长14.2%。云南省中药材产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我省医药产业的重要支撑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目前云南省已将生物产业列入“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计划。

四、景东县生物药业产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1.景东县生物药业产业发展的对策

景东光、热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是发展无公害食品、药品的好地方。发展南药有着得天独后的自然条件,要紧紧抓住云南省委、省政府实施打造云药产业发展战略的规划要求,将南药种植作为景东今后的一个产业来发展。一是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发展生物药材产业,是加快我县经济发展,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顺利实现的一项重要措施之一,全县各级党委、政府应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真抓实干,把生物药业发展作为一项重点工程实施,要把发展生物药业作为一项新兴特色产业来培植、发展。一项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离不开各相关部门的帮助和指导。二是明确职能,加强指导。因地制宜制定完善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职能部门,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加强宏观指导。三是加强协作,探索发展的新模式。针对药材种植要推行GAP认证管理,应积极主动加强与制药企业沟通协作,依托当地最具优势的生物药材资源,依靠企业的技术及人员,科学、规范的发展规模化药材生产基地,实现互惠互利。

2.我县生物药业产业发展的建议

2.1建议县人民政府聘请专家,组织开展景东药材资源的调查,撰写景东药材资源开发利用的专题报告及景东种植南药的规划实施方案。

2.2种植南药需要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市场,也就是要有一个制药厂为依托,建议县人民政府向上争取,把景东列入云南省南药种植基地,列入普洱市的药材种植重点县,争取资金及政策的扶持。

2.3在县创新办茶办设立药材种植生产办公室,建立一支服务队伍,做好对外协调和农户种植药材的技术指导,增设专业技术人员及时解决农户在种植药材方面出现种植、管理、加工等技术问题。

2.4建议县人民政府每年要安排一定的资金,建立南药品种繁殖基地,为农户繁育种子或者联系种苗供给。

2.5制定扶持政策,扶持一批药材种植专业户,带动全县农户种植药材。

2.6引进龙头企业,形成规模化种植,逐步建立“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发展模式。

上一篇:美丽乡村与农村水环境治理 下一篇:论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