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参与式教学

时间:2022-07-29 09:04:12

浅谈参与式教学

摘 要:参与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从而达到学生自主学习、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高中课堂;教学活动

参与式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运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教师要重视备课,要根据教学目标制定具体可行的教学任务。

先将本节课的内容细分,看哪些是学生能够通过看书或者小组讨论自己能解决的知识点,将这些作为预习内容呈现在课前导学案上,由学生自主学习;哪些是学生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看能不能拆成多个递进式问题放到导学案中,对于那些学生自己处理起来很棘手或者他们干脆就处理不了的,老师可对部分“小助教”单独进行培训。

做好这些工作后再确立本节的教学重点即为以上学生独自处理不了的知识点,然后认真考虑并设计好课堂活动的环节。一般来说有三个环节:设计问题―探究问题―总结反思。

1.设计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提出问题,如何陈述问题,是一个关系到能否激活学生的潜力,能否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能否顺利开展学习活动,能否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问题。比如一个悬念式教学问题,往往会强化学生探究问题的注意力,会使学生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提出问题与创设情境相结合是参与式学习中设计活动环节的首选方式。第一个环节设计成功了,后面的学习就顺利多了。

2.探究问题

探究问题与讨论活动相结合,是设计参与式教学活动环节、提升学习境界的常用方法。如,以高中语文课本中《过秦论》《阿房宫赋》的研究阅读为例。论述秦国灭亡的原因,贾谊认为是“仁义不施”;杜牧则认为是“秦爱纷奢”。文章虽然论证严密,但其认识不免片面。为此,笔者设置一些问题,引发讨论、争辩,并让学生去探索求证、产生新见:如果秦国能像贾谊所设想的那样,不施暴政而行仁政,或像杜牧所言“复爱六国之民”,能否不亡?这样引发学生去查阅史料以求证,在阅读研究中发现更多的问题:六国灭亡与其因循守旧、不施行变法或变法中途而废相关,也与其政治腐败、民心背离相关,还与其各存私心而不能精诚团结、互相信任相关,等等,进而通过讨论使之明确,古人借史事而讽今,各有其针对性,所以都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如今,联系现实来思考,便可以确立起六国新论,或谈改革图强增国力,或谈反腐败得民心,或谈团结一心力量大,等等。

3.总结反思

近年来,全国高考化学卷越来越强调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尤

其是对问题的分析能力、总结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而第三个环节的设计就是为了训练学生这方面的能力的。在这个活动中,学生的探究过程是开放的,学习思维是创造性的。没有唯一的答案,学生的创造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不断地探究问题,不断地总结反思,不断地强化学习动机,不断地发现新的知识,教师和学生教学相长,共同获得发展。

当然除了以上需要考虑的新问题外,原来旧的备课方法中的常规框架也应认真地准备。一切准备就绪,我们就进入了课堂环节了。

二、课堂呈现

一堂新课,有了课前的准备,很多时候我们不必亲自引入新知,可以充分放手让学生讲解本堂课的内容。对于一些课堂讨论性问题,当各学习小组完成探究任务后,学生可到指定的相应黑板位置上板书自己的探究结果。教师应精选学生板演的具有代表性的版面,适时组织学生的交流展示活动。整堂课,学生才是主角,兵教兵、兵练兵充斥整节课堂。它突破了“教师当演员,学生当观众”的局面,彻底改变了教师在课堂上单调重复知识点的“一言堂”,取而代之的是由教师提供学习的途径,辅之以学习方法的必要指导,让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研讨、交流、辩论、启发,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达成共识,最终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地、积极地、生动活泼地思维和学习。无论是学习兴趣还是学习效果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做好课堂的引导者、激励者、促进者、参与者、调控者以及总结者,也就是“教练”的角色

就行。

三、课后反馈

我们要及时反馈,先从学生中了解对本堂课有什么看法,哪些地方没有弄明白,希望老师作哪些补充,哪些学生学有余力可以增加课后习题量等。巩固运用、互练互测是学生记忆、回放、巩固整堂课的系统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关键环节,也可采用组间竞争,组内互帮互助消化吸收,共同“御敌”,用集体的力量带动个人动力,达到复习巩固知识的效果。

参与式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真理与知识的化身,不再用讲授和灌输的方法教学,而是把自己作为学生的伙伴、朋友、教练,引导和启发他们用自己的慧眼去发现世界、探索未知。

参考文献:

岳小欣,李云飞.参与式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

(作者单位 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

上一篇:一位数学教师的有效教学观 下一篇:浅析小学音乐教学手段的创新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