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T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优势及发展前景

时间:2022-07-29 07:00:25

BOT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优势及发展前景

摘 要: 曾提到中国未来最大发展潜力在城镇化,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BOT作为一种私人资本参与投资的融资方式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BOT相关理论和分析中国城镇化的相关情况,较详细的分析了中国城镇化进程不能很好进行的原因,并针对此种情况结合BOT的融资模式,很好的融合了二者,以期望BOT能在接下来的中国化进程中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字:BOT模式、城镇化、发展前景

一、引言

12年12月28日国务院副总理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世界银行行长金墉,提到:未来几十年最大发展潜力在城镇化。中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发展还很不平衡,尤其是城乡差距量大面广,差距就是潜力,未来几十年最大的发展潜力在城镇化。我们推进城镇化,是要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路子,要保证粮食安全,中国的粮食要立足自身,不可能靠世界市场解决,要更加注重绿色发展,加强环保节能,还要深化改革,加强社会建设,推进完善基本公共服务等。

人类福利的增加,人民福祉的持续,私人福禄的享有,政府与市场这两大机制缺一不可。在经济多边化、政治多极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地球村,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方兴未艾,国际投资紧随国际贸易并有超越趋势的现时,合理、高效而又安全、可持续的利用各种资本,BOT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融资模式,更何况是在如此大好的背景下,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还是对于世界来说都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总之在中国城镇化过程中,BOT的融资模式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发展潜力巨大。

二、BOT融资模式的概述

BOT模式具体是指政府通过契约授予私营企业(包括外国企业)以一定期限的特许专营权,许可其融资建设和经营特定的公用基础设施,并准许其通过向用户收取费用或出售产品以清偿贷款,回收投资并赚取利润;特许权期限届满时,该基础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BOT项目的当事人包括政府、项目公司和其他参加人。详言之,政府的主要工作是东道国政府通过特许协议的方式将特许权授予私营企业,而项目公司是一个独立的法律实体,是东道国的法人,接受政府的授权承揽此项目,其他参加人主要包括建设公司、营运商、贷款人、招标和施工单位。这些参加人一般跟政府没有直接关联,通常是在接受项目公司的委托来完成各自负责的部分。

BOT是私人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特殊的投资方式,包括建设(Build)、经营(Operate)、移交(Transfer)三个过程:建设-经营-转让。BOT有着自己鲜明的特征:私营企业基于许可取得通常由政府部门承担的建设和经营特定基础设施的专营权(由招标方式进行);由获专营权的私营企业在特许权期限内负责项目的建设、经营、管理,并用取得的收益偿还贷款;特许权期限届满时,项目公司须无偿将该基础设施移交给政府。

BOT融资模式的优势:

1.有利于降低政府的财政压力。中国城镇化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而在当前我国中国城镇化中基础设施建设主要由国家财政进行拨款建设的大背景下,会迫使政府因财政资金紧缺而搁置甚至取消一些急需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2.可以有效避免政府的债务风险。在BOT 模式中,项目的建设资金由项目公司负责筹集,而资金来源主要是外资投入(在发展中国家的BOT 项目中,由于国内建设资金的紧张,基本上全部依靠外资投入),政府无需承担项目的贷款债务,大大减少了政府的债务负担,因而BOT 模式可以有效避免政府的债务风险。

3.有利于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由于BOT项目的投资者一般来说是经济、技术实力强大且管理经验丰富的公司,其为了追求项目利益的最大化,必然会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因此当地政府可以在BOT 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学习其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三、中国城镇化进程

截至2012年底,我国城镇人口突破7亿,首度超过农村人口,城镇化率从2000年的36.22%提高至52.57%。随着2012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将"城镇化"单独列为主要任务,加之发改委等决策部门释放出加速城镇化的信号。推进城镇化发展一直是我国打造民生工程,谋求经济发展,缓解贫富差距,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战略举措。在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同时,淡马锡认为"中国的城镇化建设与规划为其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与投资机遇"。

新型城镇化主要由以下六个支撑:(l)产业产能合理再布局: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重新布局三纵两横:沿海产业升级转型,布局生产性、生活业,包括技术研发、金融服务等;中部布局产业承接转移黄金十字架;西部布局能源和地缘中心;贯通以现代交通体系,包括高铁、重载货运铁路、高速公路网、油气管网、智能电网等。(2)户籍制度改革:放开二线城市及一线城市周边卫星城镇户籍制度,给予已经转移至城镇的农民工市民身份的确认,并吸引农村人口进一步的转移,同时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提供均等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3)土地制度改革:增加城市土地供应、降低房价,提高农民土地补偿,同时,盘活农业用地和农村宅基地,将中国农业向集约化发展。(4)财税体制改革:解决地方"土地财政"的困境,推进财权事权合理划分,完善房产税扩展、营业税改增值税推广等。(5)城市管理体制和能力升级:提高城市化质量,防止"贫民窟"出现,包括加强交通、水、电、信息化等基础设施建设,解决交通拥堵、完善城市管网,节能建筑换环保等等。(6)农业现代化:城镇以外,完善农田水利建设,建设高产农田,农业经营体制转型,统一经营,促进农业产业化、机械化、集约化发展。当然,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也将面临众多的挑战与障碍,主要在于贫民窟隐忧、老龄化挑战和资金来源三个方面。

四、BOT模式和中国城镇化完美的结合

(一) 中国城镇化的资金来源问题

毫无疑问,地方政府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融资渠道单一和民资参与不足严重阻碍了中国城镇化的进程。

新型城镇化道路的资金需求是巨大的。一方面,地方政府要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支出以满足新增居民的公共需求,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廉租房建设、养老金支付、义务教育支出、公共卫生和公共安全支出等;另一方面,土地制度改革和土地经营模式转变要求地方政府将土地增值收益与被征地农民和进城务工农民按比例分享,很大程度上削减了地方政府的可用资金。户籍和土地制度改革的共同推进必然增大地方政府的资金压力。一方面,可以通过财税体制改革,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培育地方主体税种,包括房产税的推广等,平衡地方政府资金来源。然而,就目前地方政府的财力来看,资金仍存在较大的缺口,而且上一轮刺激政策的后遗症尚未消退。资金不足和地方债务积累仍是未来城镇化的重要风险。

地方政府融资渠道单一和民资参与不足是目前地方政府的城镇化支出财力紧张的两个重要原因,而解决途径也主要从这两方面人手。拓展地方政府融资渠道、城投债、资产证券化、基建信托等方式或成为银行贷款之后地方政府融资的主要方向,相对于其他国家,中国仍然具有一定加杠杆的空间,当然前提是在公共财政法案约束框架内。适当提高地方政府杠杆率仍是可选项。直接融资成为社会融资的结构性变化亮点,企业债券融资和信托委托贷款总额都有显著的上升。地方政府可以通过拓展融资渠道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融资,摆脱对土地出让收人和土地抵押贷款的依赖。

(二)BOT能很好的解决中国城镇化的资金问题

面对以上中国城镇化的资金难题,主要是大型的项目的资金难题,BOT能很好的解决现阶段的此类问题。现在经济的发展趋势不再是政府单一的投资,而是要培育政府投资的接棒者,激发民间投资将在未来稳定经济增长中扮演重要角色。例如,2012年广东省已率先公布了44个面向民间资本公开招投标的重大项目,这批项目总投资2353亿元,其中7个为铁路项目,共计1025.9亿元,5个为城际铁路项目。这些项目实行竞争性配置,通过公开招标等方式面向市场,鼓励民间资本采取独资、控股、参股或者以BT、BOT、PPP等市场化模式参与投资建设运营,然而据不完全统计,BOT在这些融资比例中占有绝对的优势。

中国的城镇化很多一部分是基础设施的建设,自1984年土耳其首相Turgut Ozal首次将BOT应用于该国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私有化后,引起了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关注和应用。目前,发展中国家共有数百个BOT项目正在实施。包括:土耳其的火力发电项目(现代世界第一个BOT项目),菲律宾的诺瓦斯塔电厂(国际上公认的第一个成功BOT项目),中国的沙角B电厂(现代世界第一个成功移交的BOT项目)和英法之间的欧洲隧道(世界上最大的BOT项目),马来西亚的南北大道、泰国的曼谷公路和轻铁、香港的多个隧道、澳洲的悉尼隧道和英国的曼彻斯特轻轨等。BOT在此类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很好的解决了本国的融资渠道单一和和民资参与不足的现象,在中国我相信也一样能发挥此类的作用。

总体而言,资金并非没有,关键在于如何通过合适恰当的投融资体制改革,打破阻碍资金自由流通的障碍,国外和国内的很多实例表明,在现阶段的中国城镇化进程中BOT有绝对的优势,能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很好的体现民生,真正改善百姓的生活。所以BOT是中国现代城镇化进程中非常有优势且前景很好的融资模式。

参考文献:

[1] 郭晋. 贾健拢. BOT模式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研究[D]. 天津大学 2007

[2] 陆维.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BOT融资模式研究[D]. 北京邮电大学 2012

[3] 蔡秀玲. 中国城镇化历程、成就与发展趋势[J]. 经济研究参考. 2011(63)

[4] 李晓梅. 中国城镇化模式研究综述[J]. 西北人口. 2012(02)

[5] 舒全峰.汝鹏.王军.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土地流转问题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4(6)

作者简介:贺正伟,男,山西临汾人,天津商业大学,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公共设施运营与管理。

上一篇:应用型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思考 下一篇:对构建高校“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