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县猪瘟发生与防治探讨

时间:2022-07-29 06:44:59

作者:李杰飞 高红起 何志强 王汝明

摘要介绍了猪瘟的流行特点,以及在目前防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以促进建水县养猪业的稳步发展。

关键词猪瘟;流行特点;存在问题;防治对策

建水县是典型的农业县,地形复杂,立体气候明显。养猪是农村家庭经济的重要来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它对改善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支援工业建设、出口创汇,以及维护社会安定团结,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猪瘟是目前危害猪只最大的疫病,了解猪瘟发生的特点和原因,有效预防并及时防治猪瘟病的发生,是促进养猪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现根据近几年建水县猪瘟的流行新特点和发生原因,就猪瘟的防治作以下探讨,以供实践参考。

1猪瘟的流行特点

1.1流行病学

猪瘟属于国家一类动物疫病,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区域性流行,后变为零星散发。任何年龄、品种、性别的猪都可以发病,病猪是主要的传染来源。传染途径主要是消化道,凡食入被病猪分泌物和排泄物污染的饲料或饮水,就能被污染。污染的猪舍、运动场地和饲养器具也能传播猪瘟。此外,还可通过呼吸道、眼结膜及皮肤伤口感染。猪只的买卖、运输、尸体处理不当,肉品卫生检验不严,兽医卫生措施执行不力;人、动物和昆虫等都可成为间接的传染媒介,促使病害的发生和流行。猪瘟在任何季节都可发生。不按期进行预防注射的地区,一旦发病,在短期内,可造成广泛流行,发病和死亡都很高。在常发地区或注射密度不很高的地区,可呈零星散发。近年来猪瘟常以非典型、慢性,甚至隐性的形式出现,给剖检带来一定的困难,需要实验室检查方可确诊。

1.2临床症状

1.2.1典型性猪瘟急性型和亚急性型者较多。体温呈稽留热和驰张热,食欲减少,精神不振,畏寒,常挤卧在一起,行走不稳,后躯软弱,消瘦。眼常有脓性分泌物。腹下、四肢以及口唇黏膜等处有点状出血点、斑。先便秘后腹泻。病程1~4周,死亡率在70%以上。剩下的一般都成为“僵猪”。2008年9月,建水县临安镇永善村委会18组养猪大户谭建春家发生了猪瘟,有40多头双月猪症状同上,究其原因是未注射猪瘟疫苗。此疫耐过的仔猪只有6头,已变为僵猪。

1.2.2非典型或温和型猪瘟,是近些年发生的主要形式。持续感染(亚临床隐性感染)猪瘟病毒可在猪体内存活数月甚至终生,而不表现临床症状,但可持续向外排毒。若引起母猪繁殖障碍(妊娠母猪带毒综合症),则表现为流产、早产、产死胎或木乃伊胎,不或不孕等。

1.3发病日龄

仔猪先天性感染(胎盘垂直感染),出生后吃奶无力或不吃奶,衰弱、拉稀便,陆续死亡。也有的在10日龄左右或断奶前后发生严重死亡,偶有发生先天震颤(俗称抖抖病)。

1.4确诊困难

猪瘟病毒属黄病毒科瘟病毒属,在实际生产中难以确诊。病毒为单股rna型,呈球型,直径为40nm,有囊膜。在诊断中往往与猪的其他障碍性疾病(例如猪的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sprrs病)混合感染,要借助实验室检测才能确诊,防治阻力大。

2防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交通闭塞,疫苗效价低

由于建水县经济发展缓慢,基础设施薄弱,交通状况差,地处边远高寒山区官厅、坡头等乡镇,平时的预防工作都要靠兽医人员步行。从乡镇所在地到自然村,有的要走6h,甚至10h,从而给猪瘟疫苗的运输和注射造成严重影响,同时乡镇到自然村的冷链设施又不配套,疫苗贮存不能保障,疫苗效价降低,猪瘟防治效果不理想。

2.2村级兽医人员业务水平低,责任心不强

一方面,由于基层兽医人员报酬低,业务学习和相关培训跟不上,疫苗下发后,有的并没有及时注射,有的根本没有注射,造成疫苗浪费,对养猪业的健康发展造成较大隐患。因此,主要业务部门应当追究疫苗的去向,加强基层兽医人员的管理。另一方面,疫苗注射深度不够,许多防疫员用12×15针头为母猪、公猪、大猪注射疫苗,导致疫苗仅达皮下脂肪层内,难以被机体吸收,疫苗回流出猪体外,抗原刺激量不足,导致抗体产生少,使免疫失败。有些农户和养猪场不从国家指定疫苗生产厂和农业职能单位购买疫苗,而从经销商和非法生产厂采购疫苗,使用假冒伪劣疫苗,导致免疫失败。

2.3检疫不严,农村补针跟不上

近年来,生猪和肉品市场流通频繁,检疫不严,防疫密度不够,农村补针不及时是猪瘟在部分乡村流行的重要原因。如玉溪地区的通海县贩猪个体户及楚雄州牟定县的猪贩子到本县贩卖仔猪,难免有病猪引入。有些猪贩子,到处收购死猪、病猪,促使猪瘟蔓延传播。

2.4基层防疫网络不健全

猪瘟的控制关键在于预防,而预防必须做好疫病监测。由于基层防疫体系不健全,在局部地区发生猪瘟后才采取预防措施工作是很被动的。另外,农村中农户之间生猪及产品随意交易,疫病监测困难,给猪瘟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2.5科技力量薄弱,防治措施不力

随着事业单位人员的深入改革,一些有能力的科技人才不能及时补充到基层事业单位,形成人才断层。基层科技人员由于培训机会少,更新知识不够,而且又不能补充新人员,导致基层兽医站科技实力衰退,难以有效控制局部地区的猪瘟流行。

3防治对策

3.1强化领导意识,提高牧业执法水平

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养猪业在畜牧业中所占的比重较大,猪肉占肉食的80%左右[1]。畜牧业的健康发展特别是养殖业的发展,必须认真贯彻执行《畜牧法》《动物防疫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应当注意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充分认识养猪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加大依法治牧力度,提高畜牧业执法水平,为生猪生产的稳步发展保驾护航。

3.2加强市场管理和运输检疫

建水县是商品猪基地县,肥猪大量出售到广东、海南、广西等地,而仔猪由外地购入[2]。因此,应加强市场管理和运输检疫工作,杜绝病猪在集市出售和收购、运输、传播疫病。生猪交易市场、屠宰场等猪只集中场地,特别应加强兽医卫生检验及检疫措施,并对农村加强产地检疫工作。

3.3认真抓好猪瘟疫苗注射工作

做好猪瘟的预防注射工作,并抓好市场补针和农村零星补针2个关键环节,是提高防疫密度、降低生猪疫病死亡率的关键措施[3]。选择疫苗要讲究,首先要用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如云南生物制药厂),对猪瘟免疫应使用猪瘟单苗,在哺乳期25日龄左右使用,双月断奶后又重复注射一次。严格技术操作,疫苗贮运和使用要全程冷藏,用前应检验是否为真空。进行疫苗注射时,每头或每窝换用一颗经煮沸消毒的针头,按规定使用剂量足额注射,稀释液应用灭菌生理盐水。气温在15~27℃时,疫苗应在3h内用完,过期应废弃。余下疫苗用火烧后深埋于远离养殖场的地下,打针时注意不要打“飞针”。

3.4改善饲养管理,推行自繁自养

淘汰带有强毒抗原的种猪,从源头切断猪瘟传染,可有效减少猪瘟的发生和危害。必须落实以免疫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实行全进全出,对病死猪及产出的死胎儿、胎衣等应做无害化处理。做好消毒、隔离等切断传染源的工作。根据日龄提供全价饲料,注意饲料中的霉菌毒素,改善设备,提高管理水平,以增强猪体抗病力。积极做好圈舍、环境及管理用具的兽医卫生消毒工作,并做好疫病监测,防止猪瘟病毒的传播。此外,在生猪饲养上应大力推广和提倡自繁自养,防止从外地购猪,减少疫病传播。

3.5加强科技培训,提高科技人员整体素质

积极采用各种形式,加强畜牧兽医科技人员的培训,特别是村兽医人员,并通过招考的方式,吸收大中专毕业生充实畜牧兽医队伍,提高畜牧兽医队伍的整体水平,改善人员结构,更好地为畜牧兽医科技服务。

3.6切实加强对猪瘟诊断和免疫监测

典型猪瘟可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作出诊断[4]。非典型猪瘟由于症状不明显和缺乏特异性特征,通常需要进行实验室诊断。若发现可疑病情,则立即采集血清和病料,送至有关单位做抗体和抗原的检测。同时,认真做好免疫监测,及时上报疫情,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猪瘟的传播,减少猪瘟的发生。

3.7加强冷链建设,改进疫苗包装

加强村级冷链建设,才能保证疫苗效价,提高防疫效果。对建水县的边远山区来说,由于乡村分散,猪只数量少,而现在猪瘟疫苗一般是每瓶60头份,浪费较大。因此,应采取分瓶分级包装,山区疫苗以30头份较为适宜,为适应山区需要,应改进疫苗包装,减少浪费。

3.8完善兽医防疫体系

猪瘟防疫注射效果的好坏,与兽医防疫体系有很大关系,体系健全防疫密度高,反之,防疫密度低。农村猪瘟防疫注射主要是村级兽医员,他们的整体素质较差,是防疫体系最薄弱的环节。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和完善村级兽医管理防疫体系,加强对村级兽医员的培训、督促和管理,从而提高防疫质量。

3.9治疗措施

确诊猪瘟病发生后,除采用常规的隔离封锁、消毒等紧急措施外,对有种用价值的公母猪可用猪瘟血清按疗程医治,考虑到猪瘟血清成本价高,故一般病猪只能作扑杀、焚烧深埋等无害化处理,以降低治疗成本,减少农户损失。

4参考文献

[1] 信风.我国猪瘟流行现状及防治对策[ol].[2006-08-26]/news/20061816530.htm.

[2] 贾伍有.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对策[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1):122,191.

[3] 何朝庄.实用动物屠宰检疫图谱[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3.

[4] 陈田梅,王荣祥,王强,等.猪瘟防制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1):111-113.

上一篇:浅谈宁南山区种植鲜食甜糯玉米技术措施 下一篇:规模化养猪场消毒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