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配合推拿治疗肩周炎50例

时间:2022-07-29 06:36:26

针刺配合推拿治疗肩周炎50例

关键词 肩周炎 针刺疗法 推拿疗法

肩周炎俗称“肩凝症”、“冻结肩”、“五十肩”,是以肩关节周围疼痛和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笔者自2004年5月至2009年5月应用针刺配合推拿治疗该病50例,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150例研究对象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性59例,女性91例,年龄40~70岁,平均52.57岁,病程3周~12个月,随机分为针推组、针刺组和推拿组,每组各50例。3组性别、年龄、病程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①慢性劳损,外伤筋骨,气血不足,复感受风寒湿邪所致;②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多见于体力劳动者,多为慢性发病;③肩周疼痛,以夜间为甚,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④肩部肌肉萎缩,肩前、后,外侧均有压痛,外展功能明显受限。出现典型的“扛肩”现象。⑤X线摄片检查多为阴性,病程久者可见骨质疏松。

1.3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肩周炎诊断标准;②年龄40~70岁,性别不限;③在接受本研究方法期间停用其他疗法。排除标准:①肩关节结核、肿瘤、骨折。②严重骨质疏松者;③未按规定治疗、资料不全及失访者。

2 治疗方法

2.1 针刺治疗:取穴:患侧肩井、肩三针、曲池、外关、合谷。操作:常规消毒后,针刺上述穴位,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min,每5min行针1次,每日1次,治疗5次为1疗程,2疗程间间隔2天。共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2.2 推拿治疗:初期采用揉、拿、捏等轻柔手法,施术于肩关节、肩颈、上臂肱三头肌局部,每次治疗20min,每天1次,5次为1疗程,2疗程间间隔2天。共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2.3 各组治疗方法:针刺组采用针刺治疗,推拿组采用推拿治疗,针推组采用针刺治疗后行推拿治疗。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临床治愈:肩部疼痛症状完全消失,肩关节活动功能恢复正常,同于健侧;显效:肩部疼痛明显减轻,肩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有效:肩部疼痛症状有所减轻,肩关节活动功能部分恢复;无效:治疗前后症状及体征无明显变化。

3.2 治疗结果:针推组总有效率为96.0%,针刺组与推拿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4.0%和88.0%。前者与后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4 体会

针灸具有通经络、调气血之功,故为治疗肩周炎的有效手段,配合手法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进皮肤、肌肉的弹性和张力,解除痉挛疼痛。通过使用不同手法,能使粘连的韧带得以松解,僵硬的关节得到恢复,从而恢复肩关节活动功能[2]。肩周炎不同时期,应选用不同的推拿手法。初期因软组织炎症渗出较严重,常伴有剧烈疼痛,为减少患者痛苦,不宜作肩关节大幅度被动运动,而应以活血止痛,促进炎症吸收为主,所以手法宜轻柔;后期的肩关节软组织炎症吸收明显,以关节活动障碍为主,此时推拿的基础上可做肩关节的被动运动。总之,针刺配合推拿治疗肩周炎较单纯使用针刺或推拿效果好,临床应推广应用。

5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90-191.

[2]朴荣,孙洁,申政实,等.手法加小针刀治疗粘连性肩周炎126例[J].亚太传统医药,2006,2(11):65.

收稿日期 2009-10-28

上一篇:推拿手法辨证治疗腰痛46例体会 下一篇:耳穴贴压用于人工全髋置换术后镇痛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