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审计风险及其控制

时间:2022-07-29 06:32:36

浅论审计风险及其控制

一、审计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

1.外部原因

主要是指独立于审计主体之外的原因,诸如审计主体面临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等。

社会环境是指公众素质、舆论导向等对审计风险的影响。如果社会公众审计意识、参与意识、监督意识增强,企业便会积极主动地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严格会计核算,降低审计风险。反之就会产生或增加审计风险。

经济环境是指经济政策、经济成份、经济体制、经济法规等对审计风险的影响。市场主体多元化、经营方式多样化、经营区域国际化等给审计单位带来复杂化,被审计单位行为的不稳定性,如企业改组、改制、拍卖、兼并、政策性重组等,使审计人员对企业的情况难以及时全面地反映和科学评价,导致审计人员获得信息不真实,作出审计结果不准确,从而增加了审计风险。

法律环境是指与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等对审计风险形成的影响,既有国家宏观层次上的法律环境影响,也有地方层次上的法律环境影响。审计工作的依据是各级人大、政府和行业部门颁发的各种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意见等,如果法律体系不完备、不具体、不科学或与审计工作实践不衔接,审计人员就失去统一的判断标准,增加风险机会。

2.内部原因

内部原因主要是指审计组织、机构或人员自身的原因。

①审计方法模式陈旧、单调,沿用过去传统的账项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方法,很难发现新形势、新情况、新环境带来的新问题,产生新风险。在审计方法的选择上,仅凭主观意志、长官意志,不可避免地影响审计结论的正确性,从而发生偏差等。

②抽样方法陈旧,没有采用现代科学发展的成果技术进行抽样,仍然采用判断抽样或统计抽样。靠审计人员的经验主观判断,极易出现漏、重、错的现象,在具体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取证、选用证据等方面带有主观随意性,客观上又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一但工作马虎,取证不充分,其审计结论也就很难做到合理。

③审计操作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一些审计人员随意简化程序,或抽调一些不懂业务的人员参与重要工作,主观主义、形式主义,审计结论、报告采用格式化,只换名称和数字,交差完事。审计人员思想素质不高、政治立场不坚定、业务不熟、能力不强必然降低审计质量,带来审计风险。审计单位的制度不规范、责任不明确、处理不到

位也会使审计工作走过场。

二、审计风险的的特征

1.审计风险的客观性

现代审计不管采用何种审计方法,由于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经济业务的复杂、管理人员道德品质等因素,存在审计结果与客观实际不一致的情况。因此,风险总是存在于审计活动过程中,人们只能认识和控制审计风险,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改变风险存在和发生的条件,降低其发生的频率和减少损失的程度,但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

2.审计风险的普遍性

审计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导致风险因素的产生。因此,有什么样的审计活动,就有与之相适应的审计风险,并会最终影响总的审计风险。因此,审计风险具有普遍性,它存在于审计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的审计失误,都会增加最终的审计风险。

3.审计风险的潜在性

审计风险是在错误形成以后经过验证才会体现出来,假如这种错误被人们无意中接受,即不再进行验证,则由此而应承担的责任或遭受的损失实际没有成为现实。所以,审计风险只是一种可能的风险,在一定时期里具有潜在性。

4.审计风险的偶然性

审计风险是由于某些客观原因,而非主观原因造成,即并非审计人员故意所为,审计人员在无意接受了审计风险,又在无意中承担了审计风险带来的严重后果。肯定审计风险具有无意性这一特点非常重要,因为只有在这一前提下,审计人员才会努力设法避免减少审计风险,对审计风险的控制才有意义。

三、审计风险的控制

审计风险存在客观性、普遍性、潜在性、偶然性不可避免,但我们可以通过识别风险领域,采取相应的措施,通过努力而降低其水平。

1.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制度

建立健全审计相关法规、制度,制定操作性强的审计具体实施办法,使其在审计内容、操作程序、方法体系、评价结果应用以及部门协调等方面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提高经济责任审计实践的规范性。

2.有效利用社会审计的工作成果

现代审计的过程中,审计对象或审计客体一般已经过社会审计。因此,应当充分利用社会审计的工作及结果,以提高效率、降低风险。对社会审计工作及结果的利用可以采取以下两种形式:一是对于财务报告信息等具有两种审计共性特征的内容,可以将责任审计的部分工作委托给社会审计执行,以弥补审计资源不足的缺陷;二是利用社会审计的结果资料,与相关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联系与沟通,在了解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独立性及专业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针对性的审计程序,以取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3.注重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评价

内部控制,是指经济组织各层次管理者,为了提高经营效率、保护企业财产安全和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实现管理目标,通过各项制度化的程序和方法,协调组织内业务执行活动和经营管理环节的整体作用机制。内部控制系统评价是现代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防范和控制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关键点之一。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包括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两个组成部分,会计控制主要包括交易授权、职责划分、凭证与记录控制、资产接触与记录使用、独立稽核等控制程序,对会计控制实施符合性测试,可以明确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提高审计效率,降低检查风险;管理控制,是指根据一定的经营方针,为合理而有效的进行经营活动而建立的各种控制,是会计控制建立的基础,企业管理控制主要包括战略计划、预算准备、财务绩效报告分析、绩效计量、管理者补偿等控制程序,对管理控制的评审可以发现企业经营的潜在风险领域,为量化经营风险和控制审计风险奠定环境基础。

4.严格履行相关审计程序

审计程序是为保证审计质量而制定的必须经过的法定工作顺序,程序的违背和遗漏将严重影响审计的效果,增加审计风险。经济责任审计既要严格执行《审计法》规定的审计程序,又要执行“两个暂行规定”的有关内容,做到依法审计、依法处理处罚。

①审计准备阶段。这一阶段包括审计立项、编制审计方案、下达审计通知书等审计程序,审计立项必须有受托依据,由干部主管部门或纪检监察机构向审计部门提出审计委托建议;审计方案的编制必须详细、认真,做好事前调查,深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下达审计通知书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审计基本准则》和“两个暂行规定”的日期要求。

②审计实施阶段。应切实贯彻“双向承诺制度”,即审计双方要对相应的事项作出书面承诺,被审计单位对所提供各种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做出承诺,审计部门则作出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承诺,在审计取证过程中,应注意审计方法的科学性以及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

③审计终结阶段。在形成审计意见和出具审计报告前,需要征求被审计单位及其领导干部的意见,允许提出异议,并把好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结论的复合关。

5.建立相关性强的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建立相关性强的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目的在于正确评价领导干部业绩、明确经济责任,把较为抽象的责任目标和考核标准进一步具体化,通过数量特征和质量关系对领导干部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评价。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应当体现相关性原则:

首先,指标体系的设置应当体现经济责任为主的原则,因为审计机关对企业领导人员监督而实行的经济责任审计,所检查和评价的是经济行为和经济责任,重点是直接经济责任,还包括与经济责任有关的主管责任,这是由审计机关的职责和权限决定的,盲目扩大审计评价范围、滥用审计职权,势必人为加大经济责任的审计风险。

其次,指标体系的设置应当系统化、规范化,指标选取应尽量与财政部颁布的相关经济指标相吻合,并且能够全面反映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

6.提高人员素质、强化风险意识

审计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如果审计人员自身不具备清正廉洁、实事求是的政治素质,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避重就轻、轻描淡写,甚至故意隐瞒、扭曲真相,不但使审计风险大大增加,甚至会将整个任审计工作陷入只治标不治本的尴尬境地;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准高低同审计风险的高低成反比,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准、增强其责任心,审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就会大幅度降低:为了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审计机关应当加强审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后续教育工作,不断更新知识,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审计人才,以适应日益发展的经济责任审计的需要。

因此,各级审计机关要把干部的素质教育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加大对干部的培训力度,广泛开展政治理论、思想道德、业务能力、现代科技等方面的培训,努力建设一支刚直、廉洁、效率、严谨的审计队伍。另外,各级审计机关必须强化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意识,每一个审计人员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审计过程中的风险因素,不能把风险控制仅仅讲在口头上,而是要切切实实的体现在审计的过程中。

由于审计风险是可控的,所以我们要严格遵循相关审计政策,借鉴国外先进的审计理念,不断研究审计理论和典型案例,逐步提高审计质量,把审计风险降到最低水平。

上一篇:新疆太阳能发展现状分析 下一篇:探究性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