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明:处理好压力这把双刃剑

时间:2022-07-29 04:20:22

雷明:处理好压力这把双刃剑

你是否干什么都没有热情,或者是找不到自我价值感?你是否经常检查办公室门锁没锁?抽屉关没关上?这是怎么了?这说明你的压力太大了。让心理专家雷明跟我们说说,压力带给我们的积极和消极感受,以及如何缓解压力。

为什么人们一提“压力”就恐惧,那是因为他们被压力伤害了

说起压力,许多人都感到面目可憎,脑海中瞬间闪现出房奴、车奴、孩奴,以及各种奴,甚至还有“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的悲催生活;更有人会想到抑郁、狂躁,甚至失眠。人的能量是有极限的,你不是三头六臂的神仙,在精力大量透支的情况下,是很容易累的,这种累会摧毁我们的内心环境。

压力过载的人总会“担心”,担心自己是不是哪件事情没做好,担心自己是不是还有什么事情没有做;时不时拿出手机看一看,但其实手机并没有响。这些就是压力过载的一种表现―广泛性焦虑,他其实并不清楚焦虑的是什么。

焦虑持续的时间一长,焦虑的事物就慢慢具体化了。比如,有些人刚走进电梯,就开始想:门锁了,还是没锁?没锁,还是锁了?纠缠到最后,他会跑回去看一看,在确认门锁了之后,焦虑释放了一部分。但由于他还有焦虑,还需要释放,所以,潜意识里会继续选择用这样的方式来释放。于是,他走出大楼还在继续想:门到底锁了没有?他有可能还会返回查看,以确定门是否真的锁上了。时间一长,强迫倾向就出现了。

压力过载还会出现偶发性歇斯底里。一个人白天上班,要面对老板同事客户,处理完一堆人际上的压力之后,又要面对下班堵车的环境压力,晚上回家还要承受买菜排长队的压力。这个人身上累积了很多压力,他的情绪肯定不好。假如这个时候他又要面对孩子调皮或者学习成绩不好等问题,那么就很容易出现脾气暴躁、打骂孩子的情况,这就属于一种偶发性的歇斯底里。

提起偶发性歇斯底里,雷明谈到了《红楼梦》中的王熙凤。王熙凤人际处理能力非常强,八面玲珑。但就是这样一个处理压力能力非常强的人,也出现过偶发性的歇斯底里。大观园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际压力源,处在人际枢纽位置上的王熙凤更是谨慎应对。就拿跟老祖宗打牌这事来说,老祖宗赢了,输钱的王熙凤必须表现出不舍,递钱的时候,她还得轻轻往回挣扎一下,然后再松手。王熙凤知道,要想让欺负自己的人欺负爽快了,自己必须得挣扎,不然,欺负自己的人就会觉得没意思。只是为了拍老祖宗一个人的马屁,王熙凤就小心翼翼到了这般地步,还要应对那么多人,可见她的人际压力有多高。于是,她“疯”了,在《红楼梦》第22回,她手持一把明晃晃的刀,见鸡杀鸡、见狗杀狗、见人就想杀人。曹雪芹在书中的解释是:黄道婆做法,扎小草人给王熙凤下咒。但雷明认为,王熙凤当时的表现其实就是偶发性歇斯底里的表现。

当过劳死、抑郁症开始笼罩职场,人们不得不反思“生命中不能承受之快”

雷明说,“慢生活”之所以被提出,是因为社会长时间处在一个竞争意识被强化的状态。“我们从上小学第一天开始,就要面对班级大排名和年级大排名,一直到高三;然后我们又进入一个全国大排名,高考。也就是说,从6岁开始到18岁,我们的竞争意识在各种排名中被强化着:我要比你学得好、比他学得好、比你们都学得好。这种对竞争的追求、对竞争的陶醉、对于高效率的追求,在行为模式上培养了我们许多年。

“走上社会,这种竞争意识依然被强化,比如炫富的房地产广告,比如电视中,一个男人开着名车搂着美女;再比如,我名片上的职位比你高、身边的大姑娘比你身边的漂亮;实在没什么可比的时候,还可以比比我孩子的学校和你孩子的哪个更好?这种过度竞争状态下,人怎么会没有压力?怎么会不累?所谓的‘慢生活’其实是人们在过度竞争意识之下的一种反思,一种观念上的反思,然后将反思落在生活中、落在了实际行动中。”

对于现在人们热衷于用旅游的方式来缓解压力,雷明觉得“暂时有用”。他说,用旅游缓解压力实际上属于压力四大处理方式中的第一种,也就是遗忘,但这种遗忘只有短期效力、没有长期效力。

用旅游来逃避压力的人,混迹在驴友中,却和真正的驴友是不同的,真正的驴友是因为热爱大自然,但用旅游来逃避压力的人却不是。而且他们中有些人去了某个地方就不想回来了,比如,我们去丽江,会发现很多人去了之后就住在那了,雷明就有这样一个朋友。

那年,朋友跟雷明说:“老雷,你说我们为什么要在北京?交通这么堵,房价这么贵;我要干各种各样的工作,要面对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我要处理好和领导的关系,还要处理好和同事的关系……北京这个城市太悲催了,压力这么大、又这么累,我得出去走走!”然后,这个朋友跟雷明说了声goodbye,就出门散心去了。他跑到丽江、跑到凤凰,刚到的时候不停感慨:哇塞,山清水秀,真是好地方。顿时,他从压力中逃离了,他转移了地点,遗忘了压力,所以他感到特别开心。他想,既然这么开心,就住下吧,然后他就真的住下了。

可刚过一个月,他就给雷明打电话:“老雷,我就奇了怪了,在丽江这么好的地方,一旦住下来,发现好像也没有那么快乐。丽江的房价也不便宜;我在丽江也得娶妻生子,一样要过丈母娘那一关:要求我买房,要求我有正当职业;想在丽江找个工作,我仍要处理和领导的关系、处理和同事的关系、处理和客户的关系。我突然发现,我在北京想逃离的所有压力,在丽江又原封不动地摆在我面前了……”

雷明听完,在电话里跟朋友说:“你现在到家里的镜子面前照照,什么时候能躲开镜子里那个人,什么时候就能躲开压力了。”雷明的意思很清楚,如果一个人可以“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那么他是可以躲开压力的。但如果你还想在这个世界上做个“凡人”,还想有七情六欲,还想做常人该做的有意义的事情,比如结婚生子,比如有份正当的工作,比如择一城终老,那么你是躲不开压力的。至于如何缓解压力,那是另外一回事。

“所以用旅游躲避压力的方式只有短暂的效果,出去个把月,回来该干吗还得干吗。除非有一个人,他不打算在任何一个地方停留,他永远在行走。可一个永远在行走的人又是怎样一个人?他是个没有七情六欲的人、没有家的人、没有根的人。时间一长他就会发现,他在所有的风景里都是过客,他身边没有父母、没有伴侣、没有同事……他的存在感何在?”

上一篇:“成长,不会忘记”作文指导 下一篇:还可以为您做点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