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全球进入“通货再膨胀”阶段

时间:2022-07-29 01:58:38

图/于小鱼

随着环球经济复苏有序,已发展国家的商品需求亦将会回升。

11月的香港,天气已微寒。习惯了快节奏的经济增长,慢下来似乎需要一点适应时间。

摩根大通的投资者会上,机构云集。“圣诞节前的年会渐渐临近,对于机构来说,现在都面临着相同的问题,即2010年的投资方向何去何从。”一位与会的投行人士如是说。

11月7日,G20财长会议维持入市刺激经济的决定公布,击退了市场对于美股“抽水”的疑云。华尔街股市在11月中旬大幅反弹,三大指数均创出年内新高。然而,这不代表经济已开始回到往日光景。

摩根大通首席经济学家及全球经济研究主管BruceKasman 11月12日在会上表示,全球经济加速增长的阶段已经结束,接下来4~8个季度将是为全球经济同步回升打基础的阶段。

“上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的需求带动了全球走出亚洲金融危机,现在的情况正好相反,在发达经济体进行深层调整的时候,要看亚洲的需求能不能支持全球经济了。”Bruce Kasman预计,新兴市场将广泛提前进入经济政策的正常化。

另有经济学家则更为悲观。“全球经济尚未完全复苏,本该从市场流出的资金,却被刺激经济政策锁在资本市场,我个人认为不是一件好事。”法兴银行全球策略师Albert Edwards表示。

“现在已经到了通货再膨胀阶段,但我认为这比‘通货紧缩’好,至少资金还在运转,经济不至于瘫痪,人们都有工作。”摩根大通全球资产配置执行董事Jan Loeys向记者坦言。

大宗商品跷跷板

恰恰是通货再膨胀推升了大宗商品的价格。

汤森路透香港基金研究总裁Eric Wong分析,一方面,对于经济恢复增长以及通胀的预期,推高了原油等自然资源的价格,10月原油价格上涨了9.5%。“而由于美元持续疲软及通胀的预期,黄金和白金价格10月分别上升了3.7%和2.1%。”他说。

富达投资12日表示,随着环球经济复苏有序,已发展国家的商品需求亦将会回升,故看好商品以及亚洲市场股票,并预期明年第二季起各地央行将会调高息率。

富达资产配置总监Trevor Greetham认为,环球经济已自去年第四季的谷底恢复增长,发达国家对商品尤其是工业类金属及能源的需求将会回升,有别于中国主导商品需求的市场共识。

“我们在商品的增持比重较股票还要高。现在有很多流动资金,就通胀而言,商品是很好的对冲工具。”Greetham在记者会上说。

贝莱德亦有相似的看法。贝莱德董事总经理奥荣认为,股票估值仍有吸引力,特别是在盈利持续回升的情况下,商品及另类资产显得特别吸引人。

Eric Wong表示,除受益于全球经济恢复增长的预期外,G20保持经济刺激计划的决定亦意味着,廉价资本在全球金融市场的供应不太可能在短期内削减。这种情况可能导致更多的商品投机交易,从而继续推升大宗商品的价格。此外,这种投机性投资行为可能助长长远的通货膨胀,而投资者又因有通胀预期,而继续投资到大宗商品,尤其是黄金、银、铂等对冲工具上,这会对商品价格产生积极的影响。

能源价格仍然很低?

投资大宗商品观点的另一个铺垫是,有机构认为现在价格并不高。

施罗德石油及天然气股票分析专员Ben Stanton表示,他认为目前石油价格仍然处于低估值状态。“看看中国投资公司在做什么投资,你就知道能源股的价格是否还有涨的可能性了。”施罗德环球及国际股票专员John Coyle对媒体表示。他认为,中投的投资标的其实很清晰,就是寻找政治相对稳定地区的能源。而这可以反映出未来中国对能源矿产的需求。这种未来的需求也意味着价格继续成长的可能性。

Jan Loeys表示,虽然他并不看好石油等自然资源的价格,但他不认为大宗商品出现了资产泡沫。

Greetham亦认为,已发展国家并没有资产泡沫,新兴市场经济亦未见过热的迹象。贝莱德认为,在增长放缓及产能显著过剩的情况下,发达国家的通胀风险非常低,但在部分新兴国家则较高。

据悉,Greetham管理的基金目前除了增持商品外,亦投资于除日本外的亚洲股票基金、中国基金及亚洲房地产基金等。他表示,由于环球经济各地央行将于明年第二季起开始调高息率,因此其基金还减持了债券。

上一篇:为何出口下滑不会损害中国经济? 下一篇:探寻光荣“仙作”的峥嵘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