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锦麟:有报天天读

时间:2022-07-29 01:04:06

天天读报的人不少,但是把读报当作职业的却不多,凤凰卫视主持人杨锦麟就是这为数不多的一位,而且还“读”出了凤凰卫视的一个火爆节目《有报天天读》,人送绰号“读报大师”。

其实,读报对杨锦麟来说并不陌生,早在下乡的年代,杨锦麟就曾经读过报。1969 年,不到16 岁的杨锦麟被分配到闽西下乡务农,在田间地头给农民读报,基本是照本宣科,读完之后可以算工分,还能和生产队长一起抽口烟,休息一下。

20 世纪80 年代中期,杨锦麟来到香港创业,他做过生意,但是一直不成功。经过一番商海洗礼后的他终于决定:弃商从文,拿起笔来,写字吃饭。他以手中的一支笔摸爬滚打,杀出了一片天地,从记者到编辑,从编辑干到高级编辑,直到香港某知名报纸的编辑主任和专门撰写社论的主笔。

在栏目中,身着中国传统马褂的杨锦麟,端着一杯盖碗茶,将全球各地的著名报纸上刊登的热点新闻一网打尽。他时而圈圈点点,时而高谈阔论;有时慷慨激昂,有时幽默诙谐,这种率真是别人装不出来的。有人作打油诗这样评价他,“老杨读报,吓我一跳,国语不准,英文走调,体型太胖,样子太老。”

尽管如此,杨锦麟做得很成功。他独特的主持风格和尖锐的点评,以及对新闻时事的深刻理解迅速征服了广大观众,开播刚满一年的《有报天天读》现在的收视率在凤凰卫视固定在前三位。而这个节目在很大程度上也改变了杨锦麟的生活。他喜欢夜生活,以前在报社工作,最精神抖擞的时候是晚上10 点以后。这时写完社论、看完大样,收工打烊,三五知己约一个地方吃夜宵,互相交换信息、发发牢骚,然后摇摇晃晃回家。而做电视后,杨锦麟失去了很多“酒肉朋友”,为了每天6 点半到公司,他只能很早(通常是晚上9点)就上床睡觉,任何晚上的应酬活动都不能参加――这样一来,甚至连最好的朋友都没有了。难怪他说尽管自己一直是带着玩、开心的心情来做节目的,却玩得很痛苦,玩得很累。

在杨锦麟看来,《有报天天读》不是什么华佗扁鹊,充其量是拔火罐,告诉你哪儿疼、哪里有淤血,告诉别人要注意而已。 在他的案头录有一副对联:“去留无意望窗外云卷云舒,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也许这正是他心态的真实写照。

上一篇:办公室里的第二春 下一篇:上海阿姨郑玉凤:我不用东家操一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