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千源我现在是随和中带点痞气

时间:2022-07-29 12:39:39

很多人说王千源在《解救吾先生》中硬是把反派演成了主演,不少自媒体的公众号纷纷撰文,放出一系列对比剧照,有凭有据称王千源演技碾压刘德华。这位第一次演电影,就凭《钢的琴》拿到东京电影节影帝的东北汉子,确实有些迷恋自己的演技,迷恋到甚至有些怪大量的巡回路演让他对影片都没有了新鲜感,本想好好坐下来欣赏一下自己的演技,却被重复的路演搞得有点“恶心”。他心里也有气,聊着聊着,见他一拍大腿:“你说这《吾先生》票房怎么就上不去呢”?停顿几秒补充一句:“当然这票房和我的演技没啥关系”。 谈了八百多遍的演技

已经不用借鉴表演理论

你以为现在的王千源还会和你讲他在用哪种表演体系?本刊记者打趣地问他:“记得以前你十分详细地形容过你用的是什么表演体系?一个外国词,我记不住。”(王千源在采访中曾大谈他常常将斯坦尼和布莱希特表演理论混着用。)“啊?我说过吗?没有吧?我不记得了。”王千源的回答和他现在的状态很贴切,随意、不顾忌,有种“我就是我”的大爷气息。现在再和王千源聊演技,他可不会一板一眼地和你说那些科班大道理了。他有时会告诉你,这没什么好说的,就是从小的积淀从小的观察;他有时也会说:“因为我比以前更成熟了。”他常常也会用问句来佐证他的态度:“为什么清华的学生演不了戏啊?因为他们太乖太会学习啊!”

说着说着他就在沙发上躺下了,以一种美人鱼形象的睡姿,单手撑着头说着话,懒洋洋的眼神时不时扫射四周,某一刻让人恍惚华子附身。聊着聊着,又发现他心不在焉地打断,问我:“你喜欢《钢的琴》还是《解救吾先生》啊?”我回答《钢的琴》,王千源有些不满:“难道华子不比《钢的琴》里面的我演得好?”好家伙,原来这个问题是:“你喜欢我的哪个角色?”能感觉到王千源的这个国庆假期并没有过好,用他的话说就是“不得劲儿”,《解救吾先生》的票房不好意味着看到“华子”这个角色的人没有那么多,而他自己对于“华子”的投入太多,几天不喝水为了演好一个状态是常有的事,他甚至用了“完美”这个词来形容自己对华子的诠释,一想到也许未来三年内他都遇不到能够超越“华子”的角色,王千源显得有点沮丧。 拿了影帝后才被在意的过往

从职高学裁缝到中戏拿前五名

考了三年好不容易考上中戏,之后一直默默在演技派中潜伏等待机会,凭借《钢的琴》拿到影帝,却依然是个二线演员在演配角,这些属于王千源的标签已经被各种人物杂志挖了多次,说着这些重复的话,王千源也烦,但还是来者不拒,他说以前不受关注时没人采访,现在好不容易有采访了就得开门迎客。

有声音说王千源和廖凡有点像,都是演技派,都毕业于中戏,角色都很杂,不爱谈家事,都是影帝,依然不太火。复杂性是王千源对自我的一种追求,《绣春刀》里他诠释过功夫,《太平轮》里他演过军官,《钢的琴》他演工人,《解救吾先生》他演罪犯,好人坏人都演过,古装现代均有涉猎。也有声音说他演技虽好,但一直变换,所以不能大火。比如孙红雷,也是演技派,但提起他就能想起一连串黑帮头目和地痞流氓角色,观众对专一角色的认知度深刻。角色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是王千源的优势,也可能是瓶颈。他自己也没想太多,说私下的自己也有复杂性,比如表里不如一,随和中带着痞气。

这种痞气也许要追溯到他十五六岁那会,王千源并不避讳谈及职高生活,那时的他学习不好考不上普通高中,选择了上职高学当裁缝,从学习缝手套、袖套、大裤衩开始。看似随和的选择,无聊时他也会想象自己的未来,一直干裁缝顶多也就是个车间主任,还能干出什么天地?服装设计师?他萌生出去考服装设计的念头,当时的北电和中戏有舞台美术设计的专业,可是要考画画,王千源没有画画的功底,仗着父亲是话剧演员的耳濡目染,去报了表演系,连考三年,碰上了一个来自东北喜欢招东北学生的班主任,终于被录取了,一个班30人,王千源愣是每年的考试成绩都维持在班上第五名,好不容易考上了,就得珍惜。王千源现在还有没有裁缝的手艺?答曰:早忘了! 是生活里的一部分

聊生活?演戏就是生活

2014年5月,王千源有两部电影在戛纳做宣传,一部是《太平轮》,一部是儿童电影《老大别怕》。他带着孩子在戛纳逛街,被某报刊的摄影记者叫住,记者要给他和孩子拍几张街拍,王千源大方应允。最后这组亲子街拍因为版面所限也没见报,就如同似乎所有对于王千源的采访都集中在他的演技上一样,他不愿意过多提及家庭生活,记者们也不会执着追问,像他的经纪人说的一样:“读者也不是对所有人的家庭生活都感兴趣的,得分人。”不是偶像派的王千源,似乎也少了些被挖私生活的价值,他只知道自己需要不断地去干活,干演员这行不能休息,“就算我想休息个二三年,可我二三年后再出来,还会有人找我演戏吗?”

聊到王千源的变化,不止一个记者在行文中表述出感受到现在的王千源有一种痞气,他带着坏笑,表示出些许不乐意:“哎,《钢的琴》那会怎么没人说我有痞气啊,我演了罪犯,你们就看出我身上有痞气啦?所以说演戏就是我的生活,每一部戏你们发现生活中另一面的我。”实际上“华子”的戏份被删减了很多,不能一味表现罪犯,不能过于关注罪犯心理,甚至出现太多赞王千源演得好的言论也不能太过激,毕竟演的是反派。 演员之外的王千源

一个容易溺爱的父亲,没有颜值有腹肌

王千源已经健身三四年了,如果不拍戏,他的健身频率是这样的,每四天一个循环,做一个小时器械、一个小时有氧、一个小时体能,这样的运动强度挺猛,他说比运动员差远了。于是在一些杂志上,出现了王千源的上半身,凹凸有致的腹肌和人鱼线让人恍惚,王千源什么时候开始注重颜值了?听到颜值这两个字,王千源面不改色;跟小鲜肉拼?他觉得是个笑话,“我之前演戏什么时候靠过颜值?”他一边说着一边晃着自己的手机,手机上显示着一张他露着腹肌的照片。采访桌上还摆着一个水果袋子,里面是几根削好皮的黄瓜还有一个西红柿,这是王千源的零食。

有时候常年拍戏不在家,王千源回到家会忍不住特别溺爱女儿,去年带女儿去戛纳也是想有机会能和女儿多呆几天。那次从戛纳回北京,王千源的圈外太太来接机,被媒体拍到照片称“美妻首曝光”。在王千源在东京电影节拿奖的时候,在后台他打出的第一个电话就是给太太,当时他太太和女儿,以及丈母娘都来东京了,因为没有入场券没能进到内场,给王千源印象很深的是,在电影节开幕绿毯的时候,他太太抱着女儿一直跟着他,绿毯有多长,她就抱着孩子跟着跑了多长。王千源说,“当时我就知道,她是这个世界上我最忠实的粉丝。”

做完这次采访,第二天王千源又要进组了,在采访之前他被一次古装造型的试装弄得精疲力尽。他早已经计划好,采访结束后,去看一场票房逆袭的《夏洛特烦恼》,再好好欣赏一下《解救吾先生》,说道吾先生,王千源又沮丧了,“再不看就下线了吧,哎,你说这票房,最终能过1.5亿不?”做了多场巡回路演,他至今没有机会完整看完过这部电影,然后最好还能剩点时间去按个脚。同时他也开始算着还有几个月才会下雪:“我等着带我孩子去滑雪呢。”

“《吾先生》中我的表演是完美的” 从小裁缝到影帝

“演员我就当是一个活儿,做好就行”

南都娱乐:《解救吾先生》上映后,很多人夸你演技好,好像“上面”还不高兴了,说不能这么夸反派?

王千源:可能之前在审查上会有一些问题,说我演的反派太张狂了,太像坏人了,但是最后不还是被绳之以法了吗,演得越狡猾,越难以对付,可能更突显警察的更胜一筹的感觉吧。中间因为我这个角色审查也出了一些问题,主要是因为我演得太逼真太有邪恶感了,要是删了的话这戏就没法看了,情节都没有了。

南都娱乐:有很多自媒体夸你演得比刘德华好多了。

王千源:之前在金马奖华哥的《桃姐》和我的《钢的琴》也PK过一回,最后华哥得了奖。这次我们的演技这不能绑在一起说,华哥的角色限制很大,就一寸之地,很难发挥,如果华哥演我的角色也能演得很好。

南都娱乐:《解救吾先生》票房没达到预期,你是不是挺不爽的?

王千源:有一点不爽吧!也不能说不爽,就是不太完美吧!因为我的表演是完美的。我这么用功这么努力,起码得有人看到,得让人知道什么叫表演。

南都娱乐:跟你合作过的人都说你的演技是值得信任的。

王千源:也不见得,演员我就当是一个活儿,做好就行,主要还是小时候的经历吧。比如你种稻米,肯定要翻下土,来年才能丰收,就是一些经历能潜移默化的影响你的感悟力和理解力,除此之外,想成为演员,你也得经过长期系统的训练,就像玉得雕琢,才能成器。

南都娱乐:你是因为学习不好上了职高,然后觉得没意思才去考了中戏表演系?

王千源:我还是比较感性吧,感性的人天生有一种活泼感,比如有些人就愿意坐在那学,然后考700分,有些人天生就不愿意坐着学习,就喜欢踢球啊玩啊,但往往这群人比较适合搞艺术,有那种创造力,有那种感悟力和对自由向往要更多一些。

南都娱乐:在职高里学裁缝,在当时那个年代也可以称为一个稳定的职业。

王千源:对,那会晚上学服装裁剪,做到天亮,然后就去上学,别的课就睡觉。最开始砸鞋垫,后来做裙子、裤子,再后来是西服、大衣。毕业了都往工厂里输送,就成工人了。我一想不行啊,后来就想转学画画,但画画是需要好几年工夫的,需要是童子功。我考了两年服装设计没考上,我爸就说要不然你试试表演吧,结果考上了,因为表演不需要学太多东西,学太多人家反而不要,人家就需要一张白纸,教什么学什么。

南都娱乐:那会艺术院校表演系招生还不看颜值对吧?

王千源:对于现在所谓的颜值,那会儿没有那么高的标准。我们那会儿的标准也和现在不太一样吧,现在的招生标准有点往模特界发展了。

南都娱乐:你成名后还和那些学裁缝的老同学有联系吗?

王千源:现在回去少了,但还能碰到,我现在都没认为我成名,拿影帝哪儿算什么成名啊,只能说我现在的工作非常非常好,越来越成熟。 外表有点痞气,内里是萌爸一枚

“我是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父亲”

南都娱乐:为什么迷上了健身,是为了弥补颜值上的欠缺吗?

王千源:首先是健康的感觉,而且作为一个演员,身体是你的材料,比如说要演一个有运动感觉的戏,就要用一下你的身材,就用上了,要是不演那类型的,就把身材藏一下也可以。所以身材是我艺术创作的一部分。

南都娱乐:在你这个年纪,开始坚持运动是不是也有一种害怕青春逝去的感觉?

王千源:有对年龄的挑战吧,还有时间长了就习惯了,不去反而难受。身体是这样的,时间长不锻炼,拍戏就特别疲惫。所以现在锻炼,一是状态会好,二是工作起来没那么累,休整起来也会非常快。比如今天非常累,由于我常锻炼身体撑得住,睡几个小时就好了。

南都娱乐:做演员这么久你有认真想过颜值这件事吗?

王千源:没有,想这个干吗,年轻的时候我老想着颜值能不能再高点,但我也没出名啊,现在老了我再想当小鲜肉也不可能,我想它干吗呢,我也不是靠颜值获奖的。

南都娱乐:很少见你说演戏之外的生活?

王千源:戏如其人啊,你看到我拍的戏是怎么样的,几个戏类比一下你就能找到我的人物基本性格,演戏就是我的生活,我的家庭跟我的工作也没啥关系啊。

南都娱乐:感觉你也不像是爱热闹的人,不拍戏之余喜欢宅?

王千源:不一定宅,有一定的时间就喜欢自己静静。旅游也行啊,就是不想强迫性想着几点去哪去干什么。

南都娱乐:去年戛纳电影节你带着孩子一起去的,很多人感兴趣王千源是个怎样的父亲?

王千源:是一个脱离低级趣味、高大有远见的父亲。我是比较惯孩子的那种,因为老不跟小孩子在一起。我还算是一个会操心的父亲,比如如果一大早带小朋友出去玩,我就带给她准备鞋和长裤啊别冻着,如果去玩沙滩,我就给她带个短裤、太阳镜、帽子、拖鞋、浴巾之类的,不属于粗心的父亲。

南都娱乐:还以为你是一个严厉的父亲。

王千源:我是表里不一的,我现在的假期都是随孩子走,孩子放假我就放假陪她玩儿。

南都娱乐:你对孩子细心,对自己细心吗?穿着打扮是自己来还是太太帮你打点?

王千源:我都是自己买,以舒服为主。我喜欢运动装,衣服鞋子都要宽松的。

被王千源反攻了一把的本刊记者

王千源:喜欢我的表演吗?

记者:……喜欢呀。

王千源:最喜欢哪部?

记者:《钢的琴》。

王千源:应该说《解救吾先生》啊!

记者:……

王千源:从表演上来讲呢?

记者:好吧,《解救吾先生》。

王千源:吾先生演起来更困难一些,因为没人知道什么样。《钢的琴》故事发生在东北,正好我又是东北人,知道东北的繁荣期、衰落期,东北的工人都是什么样的……(此处省略2000字)

记者:@#¥&;*!!@#¥!!!

王千源:你说说我都拍过什么电影?

记者:呃,《解救吾先生》《钢的琴》《太平轮》《绣春刀》,早期的我就没看了。

王千源:你看,要多关心关心我好吗!

记者:OOXXOOXX!

王千源:你厌烦记者不?

记者:厌烦啊哈哈哈!

王千源:但是你还得做呀,你不能耍小孩脾气,你不做怎么宣传,对不对?采访的人多了你还会配合是不是?不能不懂事儿啊。你不配合采访人家怎么宣传你的电影啊?可是不对啊,我们这么配合电影宣传票房也这么低……

记者:好吧,你今晚赶紧买票看《吾先生》吧,不然下线了。

王千源:哎,路演我跑了将近15个城市,一个城市要跑最少5家影院到10家影院,然后又得出现在各种媒体场。你说我烦不烦,我还爱看我自己演的的戏么?我都想吐了!我现在情愿看那个什么头脑……

记者:《头脑特工队》?

王千源:好看么?

记者:我也想看啊,但我得先把你的稿子写出来,我也没时间去看啊!

王千源:那你看过我这个《解救吾先生》么?

记者:……(OS:谁能告诉我王千源这个思维跳跃是什么鬼!)

上一篇:青海乌兰地区上新世乌兰小植物群及古气候 下一篇:《头脑特工队》挖的脑洞,让心理学来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