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痒咳嗽从肝论治体会

时间:2022-07-28 10:45:08

咽痒咳嗽从肝论治体会

咽痒咳嗽是肺系疾患的常见症状之一,严重时影响患者的生活与休息。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咽痒咳嗽虽以肺脏为主,但五脏六腑均可引起,其中尤以肝为重要,结合从肝论治,获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辨治方法

1.1 清疏肝经风热法:肝为风木之脏,主升主动,五气主风,风行主动。木性升发,同气易于相求。肝经素旺之人,易于外感风邪,内外相引而发病。症见咽痒咳嗽,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不易咳出,口苦咽干,咽痛,发热,微恶风寒或不恶寒,鼻塞,流涕,头胀头痛,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数。本证多起病急,病程短,易康复。药用:柴胡、黄芩、薄荷、蝉蜕、桑叶、、杏仁、桔梗等。方选桑菊饮、小柴胡汤加减。

1.2 清泄肝胆湿热法:外感湿热之邪,或嗜酒肥甘,湿热内生,或脾失健运,湿浊郁而化热,蕴结肝胆循经上熏而发病。症见咽痒咳嗽,痰黄而粘,量多易咳,伴鼻流浊涕,鼻塞,头重头痛,往来寒热,口干,纳呆食少,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本证多先有感冒病史我,病程较短。药用:龙胆草、栀子、黄芩、柴胡、辛夷、防风、苍耳子、白芷、川芎、车前子、杏仁、贝母等。方选龙胆泻肝汤合苍耳子散。

1.3 疏肝理气法: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感受外邪,日久不解:或情志不遂,则肝气郁结。症见咳痒咳嗽,痰少如絮,梗于咽喉,咳之不出,伴胸胁胀满,情志抑郁或烦躁易怒,口干口苦,症随情志而加重,舌红、苔薄白,脉弦。药用:柴胡、青皮、陈皮、香附、白芍、川芎、枳壳、茯苓、半夏、厚朴、紫苏等。方选:柴胡舒肝散、逍遥散、半夏厚朴汤等。

1.4 清肝凉血:肝气升发太过,肝阳化火,气机下降不及,则气升火炎,血随气逆形成肝火犯肺。症见喉痒,燥咳,口苦咽干,头目胀痛,烦躁易怒,咳血,鼻衄,舌红苔黄,脉弦数。药用:青黛、蛤壳粉、黄芩、桑皮、地骨皮、牡丹皮、赤芍、栀子、紫草、白及、藕节、花蕊石等。方选黛蛤散合泻百散、犀地黄汤。

1.5 理气活血化痰法: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则气机郁滞,血液运行和津液输布功能发生障碍,痰瘀阻滞,使肺气宣降失常而病。症见喉痒咳嗽,呈闷咳,伴胸胁疼痛,胸闷不舒,胸痛如灼或刺痛,呼吸不畅,舌淡暗、苔白,脉弦滑。药用:旋复花、香附、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枳壳、苏子、杏仁、半夏、薏苡仁、青皮、陈皮、瓜蒌、薤白等。方选香附旋复花汤、血府逐瘀汤。

1.6 养阴柔肝祛风法:肝体阴而用阳,久病或素体阴血亏虚,肝失濡养,以致疏泄太过或不及,心肺失养,或者血虚生风而发病。症见喉痒干咳,夜间加重,伴头晕乏力,失眠多梦,舌淡,苔白,脉沉细。药用:当归、川芎、熟地黄、白芍、何首乌、酸枣仁、木瓜、夜交藤、沙参、麦冬、川楝子、五味子、乌梅、甘草、防风等。方选补肝汤、一贯煎、过敏煎等。

1.7 镇肝熄风法:久病肝肾阴虚,水不涵木,或气郁化火,阴液被耗,以致阴不敛阳,肝风内动而发病。症见喉痒咳嗽、咽干、升火烘热,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头晕,头胀痛,舌质红,苔白或黄,脉弦数或沉细。药用:当归、白芍、生地黄、玄参、麦冬、石决明、赭石、全蝎、蜈蚣、地龙、天麻、钩藤、僵蚕等。方选镇肝熄风汤。

2 病例举例

2.1 某男,56岁,2009年4月20日初诊。咽痒咳嗽2月余,痰色白而粘,不易咳出,口干苦,大便2日一次,右胸胁胀满,舌红苔黄,脉弦数。有高血压病史6年多。检查:咽部稍红,扁桃体一度肿大,两肺呼吸音清,X胸部透视未见异常。辨证属肝郁化火,肺失肃降,方选黛蛤散合泻白散加味:青黛15g,蛤壳粉15g(包),桑白皮12g,地骨皮10g,黄芩10g,甘草6g,白芍20g,枳壳12g,炙枇杷叶15g,杏仁10g,旋复花12g,香附10g,服2剂咳嗽减轻,再3剂诸症愈。

2.2 某女,70岁,2009年3月20日初诊。咳嗽近4月,患者于元旦前因受凉出现鼻塞、流涕,喉痒咳嗽,先后经服感冒药及静脉滴注青霉素、先锋V等,鼻塞好转,但咳嗽逐渐加重。现咽痒难忍,咳嗽频繁呈痉挛性阵咳。咳时头痛、胸痛、遗尿,干咳无痰,咽干舌燥,大便稍干,小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细。辩证为肝肾阴亏,肺失宣降。方选一贯煎合过敏煎化裁:生地黄15g,沙参10g,当归10g、麦冬12g,川楝子9g,炙麻黄6g,杏仁10g,五味子10g,青皮10g,白芍15g,乌梅15g,甘草6g,蝉蜕6g,僵蚕12g。服3剂后咳嗽,明显减轻,连服12剂痊愈。

2.3 某男,49岁,2001年4月10日初诊。患者因结核性胸膜炎,已抗痨治疗3月余。现患者喉痒咳嗽,咳声重浊,痰白而少,不易咳出,左胸胁疼痛,咳嗽、深呼吸时为甚,胸闷不舒,无寒热,纳呆食少,舌质淡暗、苔白腻、脉弦。辩证为肝郁气滞,痰瘀交阻。用香附旋复花汤加减。药用:香附12g,旋复花12g,陈皮10g,茯苓12g,法半夏19g,苏子10g,薏苡仁30g,当归12g,赤芍12g,枳壳12g,瓜蒌皮15g,杏仁10g。服5剂咳嗽减轻,胸痛缓解,连服3周,诸症除。

3 体会

喉为肺之系,与肺相通,是气体出入之要道。咳嗽是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所致。

张景岳说:“咳证虽多,无非肺病”。咽咽痒咳嗽其主要病位在肺,而且与肝密切相关。肝的经络循咽喉入颃颡,所以肝与喉有密切的关系,肝与肺亦密切相联。其联系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肝与肺通过经络相联,肝经“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灵枢• 经脉》),因此肝脏有病可累及于肺。二是从五行关系讲,肝属木、肝火上升作用,即金克木;在病理情况下,肝火亢盛,反克肺金,形成“木木火刑金”证。肺金不足不能克制肝火,反受其克制,从而形成反克之证。三是在气机调节方面,肺主肃降而肝主升发,两者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则气机升降正常。肝气郁结,失其升发疏泄之能,就会影响肺的宣降功能,使肺气上逆而至咳嗽。肝气郁结,则血行不畅而瘀阻,津液输布障碍而水湿内停,痰瘀阻滞,使肺气宣降失常而病。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因此,喉痒咳嗽与肝脏功能失调有关,从肝论治每收良效。喉痒咳嗽是临床症状之一,由多种疾病引起,且有不同的病因。所以临证治疗时,既要做到辩证与辨病相结合,又要审因论治,选用相应的治疗方法,以提高临床疗效,避免误诊漏诊。

上一篇:2654例体验者心电图对照分析 下一篇:557例老年人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