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诗歌中的“想象·诵读·品评”

时间:2022-07-28 06:59:05

浅析诗歌中的“想象·诵读·品评”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徜徉在古典诗歌的殿堂里可谓其乐无穷。面对高二苏教版《唐诗宋词选修》的教学任务,笔者很惶恐。诗歌难教,难就难在“诗无达诂”,见仁见智;难就难在一旦真的讲透,诗意也就荡然无存了。在教授《唐诗宋词选修》时,笔者一直在想,如何让学生学而不厌,乐在其中?如何才能让学生既能获得审美体验又能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呢?课堂需要的是愉悦性而高考需要的是能力,所以二者需要兼得。笔者结合教学实际作了一些尝试。

一、感知意象,启发想象

诗歌与其他一般文本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诗意的生发性,无所感则不能为诗,诗人表现情感的方式往往会借助意象和意境,正如刘熙载所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作品中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的主观情意。意象和意境融合了作者的审美情感,所以欣赏者唯有通过感知意象才能自如地走进诗歌的美的王国,从而获得审美体验。在审美领域,作为个体的学生,其实人人都具有审美感知的能力。高中阶段的学生特别是高二、高三的学生,无论是智商还是情商都已经相对成熟,经过小学和初中的知识累积,对诗歌鉴赏早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也有了自己的审美评价能力,能够完全站在一个审美鉴赏的高度,全面系统地看待诗歌。而不应该再像对待小学生那样,简单地让学生读一读诗歌、讲一讲主题思想、谈一谈表达技巧,一首诗歌就算讲完了。这是完全不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的,新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感知诗歌意象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发现美的过程。大多数教师在诗歌教学中注重情感内容的分析,总是很详尽地分析诗歌通过什么样的景抒发怎样的情感,或表达作者怎样的胸怀。这固然重要,但这仅仅停留在诗歌表象中而无法深入到作者的内心世界,缺乏对诗中意象的把握,对诗歌的赏析也就不全面。诗歌中的意象一般都有深层意蕴,从诗歌的意象入手,往往能够迅速地把握主题。例如,《春江花月夜》中“月”是一个很重要的意象,从月升写到月落,整首诗歌的感情随着月下景物的推移逐渐展开。而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月亮意象总是与人生的悲欢离合纠结在一起,“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等等,都在月亮意象中融入了自己的情感。而张若虚的这首《春江花月夜》则把游子思妇的离愁笼上了一层朦胧皎洁的月色,更衬出离愁之苦,又以江月与人生进行对比,阐释人生的短暂,而在短暂的人生里那离愁就越发显得浓郁。再比如王维的《山居秋瞑》,就该抓住“明月、清泉、松、竹、莲”这些意象,他在诗中对意象的使用是经过选择的,不难发现这些意象都和人品的高洁、愿望的纯洁美好有关联。这样,尾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一句中对山中宁静生活的向往就极自然地流露出来了。

当然,在诗歌教学中,要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他们步入诗境。诗歌是想象的果实,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别林斯基说:“在诗中,想象是主要的活动力量,创作过程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完成。”阅读诗歌,捕捉意境,则是对作品的艺术形象进行再创造的过程。这一再创造的审美活动,离开了读者生动活泼的想象将是无法实现的。诗歌文字所写的内容是有限的,往往局限于某一方面或某一层面,而读者则可以通过想象补充、丰富其内涵,正如刘勰所说:“精骛八极,心游万仞”,从而获得更高的艺术享受,更深层地体会作者在诗歌中蕴藏另一层面的含义,这样更能抓住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正义旨。诗人以有限的语词传达出五彩斑斓、千变万化的自然和精神境界。一首诗有时往往就是一幅画或多幅画。苏轼曾说过“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还是以王维的《山居秋瞑》为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这两句,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想象将画面美呈现出来。想象着在一个仲秋的夜晚,一轮明月的清辉均匀地洒下来,神秘地笼罩了这片寂静而又静谧的山林,葱绿的松林静静地挺立着,像孩童般地接受月光亲切的。一场柔和的新雨过后,山中的空气是那么的湿润清新,微微带些秋的凉意,而如水的月色是如此的澄清、透明,仿佛浸润到人的心灵。更有山涧一湾清溪在山石间畅快地流淌,溪水中分明折射着明月的柔光,那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的泉声,给原本静谧的环境平添了一股空灵之气,在这样宁静的夜色中悄悄拨动人们的心弦。明月无声,流水有韵,一静一动。茂密的竹林里传来了一阵欢声笑语,那是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完了衣服正嬉闹着回家来了,那充满青春气息的喧笑更加渲染了山林的旷寂;原本紧挨的莲叶晃动起来,那是勤劳的渔人下河捕鱼去了,更给无边的月夜增添了无穷的回味。这就是王维笔下的秋夜意境。如此美的山林景色,如此美的月光,如此美的心境,唯有通过想象才能获得无穷的审美体验。

可见,在诗歌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是何等重要。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开展想象,在头脑中构筑诗中所描绘的画面、形象、人物和性格,发动他们将这诗境诉诸于笔端,真正绘成画。这样,学生对诗的意境把握住了,审美情趣提高了,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就有了施展的空间。

二、反复诵读,结合音乐

许多老师都意识到学习诗歌最原始,最好的方法就是诵读。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可以读出诗意,可以读出美感,获得审美体验。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在设计教学方法时基本都会涉及诵读法,但在课堂上却很少被作为重点,有时甚至只是走过场而已。学生读诗也是扯着嗓子喊读,赶火车式的快读,毫无诗味。课堂上琅琅的读书声正在渐行渐远。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读诗热情,如何让诵读如音乐一样优美动听呢?

学生反复诵读固然重要,但可以技巧性地结合音乐。其实诗歌和音乐是密不可分的,《诗经》是民歌的源头,《楚辞》是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改编的,《乐府》是汉代可配乐的歌词,唐诗遵循一定的声律格式,宋词元曲可以谱曲传唱。诗歌与音乐的融合是有传统的,这就启发我们在进行诗文诵读教学时不妨返璞归真,还诗歌以本来面目,在诵读方式上融入音乐成分,进行丰富多彩的实践,让“诗”可以“歌”起来,让学生的心灵飞翔起来。诗歌有很强的节奏感,节奏是语言的音乐性。朗读可以靠节奏的变化来传达感情、烘托气氛,可以用较快的节奏表现热烈、紧张,用较慢的节奏表现宁静或凄凉,从而把冷冰冰的文字变成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个个跳动的音符。笔者认为如果在课堂上能让学生把诗“歌”起来,那样肯定能提高学生读诗的热情,并使他们领略到诗歌的审美情趣。

笔者在课堂上还未实行过让学生把诗“歌”起来,但是也尝试了把诵读和音乐结合起来,采用的是配乐和播放别人唱的古诗词朗读的方式。例如,在让学生诵读李煜的《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时就配上一段凄婉的箫声,这样,学生在诵读时就能入情入境,能更好地感受李煜内心的亡国之痛。而在教授李商隐的《无题》时就播放徐小凤演唱的《别亦难》,这首歌是对李商隐《无题》的深情演绎,更能感染学生,在优美的歌声中使学生获得了更多的审美体验。

音乐是一种情绪,音乐的感召就是情绪的渲染,音乐能帮人入情入境。反复诵读结合音乐可以让学生获得独到的体会和感受,享受更高层次的美感。

三、品味语言,撰写诗评

语文课是美的,这种美潜伏在语言的深处,所以要求语文教学回归语言本位。诗歌语言不同于日常口语,也不同于普通的散文化的语言。诗的语言精炼、浓缩、字少意多,有极强的表现力。我们引导学生读诗,通过对诗用词的研究、鉴赏,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领略诗歌的价值,还可以为学生写文章时在遣词造句方面提供经验。好的诗常在炼意、炼字、雕词琢句上独见功夫,因一词一字而尽传精神。所以笔者在“一词”上精当讲解,在“一字”上进行“点拨”启发,学生认真地思考和体味,就能获得独有的感悟。上课时,我们从诗歌中的某一句或几句话里抽掉一个关键性的词语。学生把抽后的单薄的诗歌和原诗相对比,把缺失的词语反复体会,融入自己的想象和感受,很容易就能感受到品析诗歌语言对于入景、入情地感知诗歌非常重要。

另外,笔者在教学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会让学生就某首诗的词句、意象、构思、技法等撰写简短诗评,表达自己独特的体悟与认识,其目的在于强化学生的思维,锤炼学生的语言。同时,也为高考诗歌鉴赏作了充分的奠基。下面是笔者在教授贺铸的《横塘路》时学生写的诗评,虽不是多么深刻精妙,但很具体准确:(1)喜欢“凌波”二字,让我想到了金庸笔下段誉的“凌波微步”,可以想象女子美妙的姿态。(2)“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似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了比喻的手法。(3)“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化虚为实,将抽象的情感具体化。

撰写诗评,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去钻研诗歌的深层意蕴和独到之处,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探求欲望,强化学生的思维品质,使学生在探求问题的活动中提高诗歌鉴赏的基本能力。

所以,只要我们认真地去探索正确的方法,定能在诗歌教学中使学生在获得审美体验的同时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当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诗歌教学之路还需要我更多地去思索、钻研,但笔者坚信鱼和熊掌二者可以兼得。

(吴建方 江苏省震泽中学 215231)

上一篇:基于ARARMA―EGARCH模型的上海银行间同行拆放... 下一篇:技术变革改变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