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国战争电影中“战斗英雄”形象

时间:2022-07-28 06:46:22

浅论中国战争电影中“战斗英雄”形象

[摘要]根据我国自电影引进以来(1905年)所拍摄影片中的“战斗英雄”形象在不同时期的变化,本文将我国电影中涉及“战斗英雄”的战争题材电影和非战争题材电影分为新中国成立前电影(1905―1949年)、“十七年”电影(1949―1966年)、“”时期电影(1966―1976年)、新时期电影(1976年至今)四个阶段,分别对这四个阶段的战争题材电影当中的“战斗英雄”形象的特点和内涵进行了分析与阐释。

[关键词]中国电影;战争题材电影;战斗英雄

战争片是世界电影史上非常重要的电影类型。我国的军事战争题材电影也有着深厚的发展历史,在中国电影类型片中占有特殊的地位。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横空出世。

但《定军山》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它是中国的第一部电影,因为谭鑫培先生在这部影片中饰演的是一位古代的“战斗英雄”――三国时期的老将黄忠,在家喻户晓的《三国演义》中,黄忠奇袭天荡山为人津津乐道,影片中还选择了这出剧目具有强烈的动作性和场面性的“请缨”“舞刀”“交锋”等武打和舞蹈动作。因此,《定军山》还包含了强烈的战争色彩和英雄主义色彩。可以说,我国的第一部电影就为我们用京剧的手法塑造了一位“战斗英雄”。

战争题材电影中一定涉及“战斗英雄”,但其他题材电影中也经常出现“战斗英雄”,而且不管影片的规模大小,表现的内容怎样,影片中总会有单个或数个“英雄”人物出现,“战斗英雄”是战争电影和涉及战争的电影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能够体现战争的残酷性和战争与人性之间的冲突性的最佳载体。“战斗英雄”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战斗英雄直面生死的考验。人最宝贵的就是生命,所以生与死,是人类所面对的最严峻、最本质的考验,在任何实地战争中都会有生命的付出。而战斗英雄则是离死神最近的那个人,他必须以不凡的勇气和魄力面对死亡。

2.战斗英雄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阶级性和民族性。不同时代、国家、阶级有着不同的英雄观。在不同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英雄的定义也不尽相同。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提倡集体主义,因此孤军作战的个人英雄主义注定会是失败的,如《》《战火中的青春》等影片,个人主义行动要受到组织的批评或战斗失败的教训。

3.战斗英雄必须具有强烈的个性。虽然战争片中的英雄人物经常充当国家利益、政治观念的代表或作者思想意识的承载者,但为了塑造人物形象的需要,战斗英雄必须与其他战士区别开来。战斗英雄所具有的鲜明个性,如巴顿将军的桀骜不驯、威严傲慢是我们将他牢牢记住的原因。

我国电影中的“战斗英雄”随着时代的变化,在发展中表现出许多鲜明的特征。以下将对我国电影发展中四个重要的时期进行梳理,总结出属于每个时代的“战斗英雄”形象。

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前电影中的“战斗英雄”

1913年的《难夫难妻》促成了中国早期电影的代表人物张石川与郑正秋的合作,十年之后推出的中国电影史上的重要之作《孤儿救祖记》获得了商业上和艺术上的成功,这也意味着:“中国电影从其第一部影片《定军山》开始,经由《难夫难妻》对生产形态的建立和对新剧的借鉴,再到《阎瑞生》等影片对长故事片的尝试,终于在《孤儿救祖记》上找到了一种能为市场认可的电影(产品)形态,即‘社会片’。中国类型电影由此产生。”①

借着《孤儿救祖记》的东风,很多跟风者蜂拥而上,“社会问题片”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的中国影坛盛极一时。所以,战争片无法成为社会的主流,从观众的接受再回到当时社会的大背景,我们可以看到,战争带给人民无尽的痛苦,面对这种国情,电影工作者们也只能选择回避的态度,采用重情节、重表演、简化环境的社会剧来表达内心的苦闷和对现状的不满。甚至有的电影制作者采取了完全的消极态度,用武侠神怪电影来暂时满足人们简单的希望和梦想。

但是在各种局限下,仍然有许多电影制作者拍出了一些以战争为背景或与战争有关的优秀影片,这些影片虽然算不上战争片,但电影创作者们仍然通过这些影片表达了他们对战争的思考。如商务印书馆拍摄的长故事片《松柏缘》(又名《江浙大战》),在爱情戏中加入了简单的战争场面和军人形象;还有大中华电影公司于1929年拍摄的《铁蹄下》,虽然没有战争场面,但剧情中兄妹挺身掩护北伐军战士来反映民众对北伐军的支持和盼望,出现了简单意义上的“民众英雄”,虽然远远不是“战斗英雄”,但着重的是一种“历史进步或代表真善美的人物在与代表邪恶势力、反动、假恶丑的人物的冲突或斗争中,最终占据主势力导位置或取得胜利”②的社会学性质。

随着抗日战争的升级,“国防电影”开始出现,电影制作者对战争的表达虽然没有正面描述,但在表达上更加直接,都是以普通村民与狼群、山匪之间的斗争反映当时的激烈战况,“民众英雄”形象更加鲜明,如《壮志凌云》中的田德厚和顺儿、《夜奔》中的冯德等。与此同时,南下的电影人在香港这块创作环境相对安宁的土地上也创造出不少抗战电影,如1937年香港影人邝山笑等人拍摄的描写中国人民奋起抗战的粤语片《最后关头》,这是香港全体电影人联合义拍的中国第一部正面宣传抗日的影片。

综上,新中国成立前反映战争与宣传抗战的电影因为当时环境的影响和电影语言运用不纯熟等原因的影响,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战争电影问世,其中塑造的一些英雄人物一般是觉醒的农民或知识分子,电影着重刻画的是他们饱受压榨或摧残,逐渐觉醒的过程,他们并没有真正的军人身份或出现在战场上的正面镜头,所以不能算是真正的“战斗英雄”,但其中一些塑造人物性格的手段对之后的战争电影有着重大的影响。

第二阶段:“十七年”电影

新中国成立后,描写形象和战争场面的电影占了当时电影产量的大部分,这些电影以真实的人物造型、真实的气氛渲染、真实的细节描写,在银幕上还原着战争。这时的战争电影也分出了许多类型,如游击队片,代表作有《平原游击队》《铁道游击队》《地雷战》《地道战》等影片;战役片:《南征北战》《上甘岭》等;反映部队战斗生活的影片,也是数量最多的一类,如《钢铁战士》《关连长》《红色娘子军》等。

与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国战争片相比,“十七年”战争片明显地表现出在新的社会制度下所形成的一些鲜明特点,特别是政治性,所有的抗战电影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有组织的人民战争,所以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战斗英雄”,如《》中的、《平原游击队》中的李向阳、《红色娘子军》中的洪长青等,此时期的“战斗英雄”有如下几个特点:

1.身份:“战斗英雄”大多为“农民的儿子”,容易使当时的观众产生认同感。

2.性格:“战斗英雄”代表的正义的一方,电影创作者们过滤掉了真实社会中复杂的人性、烦琐的关系,环境更为纯净,主人公更为纯洁,被赋予坚强勇敢、冷静沉着、机智灵活、爱憎分明的个性。

3.形象:主人公大多高大魁梧、浓眉大眼,符合人们的审美标准,如《平原游击队》里的李向阳、《地雷战》里的赵虎等。

4.感情:“十七年”电影中对“战斗英雄”的感情处理上一般比较含蓄、机智、富有诗意,如《铁道游击队》中寡妇芳林嫂与在其家养伤的游击队长刘洪之间的感情和《地雷战》中民兵队长赵虎与玉兰的感情。

由此看来,抗战影片在人物塑造手段的选择上,虽然有着一定概念化的倾向,但却取得了较令人满意的艺术效果。除了正面描写外,还用细节刻画“战斗英雄”形象,充分发挥细节的情节作用和表意作用。如《平原游击队》中小宝子手中那颗“复仇”的子弹,《上甘岭》中出现在坑道里的小松鼠,这些细节除丰富人物性格外,也都有明确的象征意义,使得“战斗英雄”的性格更加生动丰富。

第三阶段:“”时期电影

中国电影的发展在“十七年”后受到了1966年至1976年间发生的“”的重创,主流意识形态以超常剂量强行灌输,使得电影发育不良,严重畸形,这一时期电影主要是以革命样板戏的翻拍为主,于是就出现了一种没有战斗场面的“战斗英雄”,如杨子荣和李玉和。

此时期的战争片主要是翻拍“十七年”电影中的《南征北战》(1974)、《渡江侦察记》(1974)和《平原游击队》(1974)。塑造“战斗英雄”的方式仍然沿袭与革命样板戏的“英雄”们一样的“三突出”原则,即“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他们高大完美;他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他们只有恨(对反英雄的恨)和爱(对党和人民的爱),没有情(亲情)和欲(接吻、拥抱等)。他们足智多谋,英勇善战,常常是党的命令的授命者和完成者。

第四阶段:新时期电影

随着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一批以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为表现内容的军事影片的出现,新中国新军事题材影片的创作又迎来一个高峰期。这批影片的代表作品有:《七七事变》《血战台儿庄》《风雨下钟山》《长征》《大决战》《太行山上》等。随着创作人员电影语言运用上的更加娴熟,这些作品呈现出特殊的价值与生机。“人物与思想内涵从单薄走向丰厚、深刻。在叙事、制作上从低成本、小投入到追求高成本、大投入,倾心于一种奇观化的视觉效果。”③特别是近几年战争电影中的“战斗英雄”走出“高、大、全”形象模式,出现了新的转变和特点。

1.身份:从单一的“农民的儿子”转向更多岗位,除固定的战士外,我们还看到了知识分子、科学家甚至土匪、犯人等形象,而且对军队中的爱国将领在抗战中所起的历史作用以及各阶层中国人的抗战活动进行了正面描写,如《血战台儿庄》《一个和八个》等,真正做到了“英雄不问出处”。

2.性格:“非英雄化处理”。新时期的“战斗英雄”不再纯洁如一,性格更加复杂多变,重点在内在的精神人格处理上,将“英雄”传导成为普通人能够喜欢的人物形象。

3.形象:从“完美”转向“非完美化处理”,如《我的左手》中的残疾军人、《集结号》中右眼失明的主人公。

4.感情:“英雄”的感情成为性格塑造上的重头戏,深入挖掘主人公对亲情、友情、爱情的处理。

由于传统军事影片与当下社会和观影主体之间经常存在着割裂感,最近几年的创作者对“战斗英雄”进行了新的审视,受好莱坞式的编剧策略的影响,从人性出发成为艺术创作的首则,避免生硬的意识形态宣传和沉重的政治意识,将英雄还原成为普通人。以《集结号》为例,创作者将“战斗英雄”塑造成为一个性格暴躁冲动的军人形象,随着剧情展开,我们发现了他性格中的细腻与坚毅。与传统战争片中主人公最多有些个人主义的行为相比,谷子地明显地具有反抗精神。但创作者正是利用这种反差吊起了观众的胃口:这样的一个人如何去做一个“英雄”?很快在后来的战争中,谷子地谨守团长嘱托,坚决执行阻挡敌人的任务。这两件相互矛盾的事情将谷子地刻画成为一个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战士。在接下来寻找部队原籍的过程中,编剧巧妙地避开了对意识形态的涉及,而转向人性的深入挖掘:人存在的价值在哪里?创作者让谷子地这个平凡、粗糙、“非英雄”式的“战斗英雄”以一种偏执狂的态度和言行,把这条宏大信仰支撑下的人性线索坚持到了最后,给予我们深深的思索。

结语

在不同时代,战争题材电影中的“战斗英雄”都因其探索性的性格塑造,富于时代意蕴的人物形象,具有独特价值的内涵精神,影响着一代代人。通过对这几代“战斗英雄”的分析,我们相信中国战争题材影片创作会再接再厉,以更广阔丰富的内涵和新颖多样的文化姿态,树立起崭新、经典性的军人和投身于战争的普通人形象!

注释:

① 皇甫宜川:《1905―1930:一种类型的缺失――中国战争片研究笔记之一》,《当代电影》,2005年第4期。

② 郦苏元:《当代中国电影创作主题的转移》,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13页。

③ 章柏青:《九十年代电影的多元化审美形态》,《都市影视》,2001年“学术专号”。

上一篇:财务决策课程研究型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下一篇:COOK宫颈球囊在GDM患者中促宫颈成熟及引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