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时间:2022-07-28 04:44:45

略谈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摘 要: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作业设计,应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为丰富学生语言积累、发展思维、提高语文素养作出努力。本文以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为切入点来推进课程改革,先分析传统的小学语文作业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再以全新的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提出符合快乐学习的、全面开放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现状策略

一、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现状及问题

新课程实施后,少数教师小学语文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但是“课改”前后语文作业类型变化不大,传统的语文作业类型依然占据主流地位,作业量有增无减,多数教师还固守原来的作业布置方式,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并没有实现完全意义的转轨。造成学生即使是面对新课程,也无法从原来被动学习的惯性中解脱出来。不彻底的转型必然导致学生作业负担沉重局面的继续维持。

1.作业设置忽视个性差异

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作业的设置基本延续着全班学生布置统一的作业的现象。这些统一、单调的问题压抑着学生的个性成长,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个别差异,学生自主选择少,个人的潜能得不到很好的发挥,使学生成为老师精神上的附庸。这样的作业在训练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方面同样无所作为。面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实施无差异的作业设计,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基本无法实现,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2.作业答案缺乏开放思想

语文具有一定的模糊性特点,对同一份语言材料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理解甚至存在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景。而当前还有老师在语文作业上注重作业答案的唯一性,过于强调作业的甄别与选择功能,教师只是与事先的“标准答案”作比对,“扣字不扣意”,非对即错,关注结果和标准答案是否吻合。这样的作业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与快乐学习的思想背离,阻碍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

3.作业评价存在片面性

作业评价缺乏人情味,只有刻板的“优”、“良”、“中”、“差”评语或者是“A”、“B”、“C”、“D”的等级,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压制学生潜力的发挥。另外,不能“因材施评”也是作业评价片面的表现。水平不同的学生不但做着完全相同的作业,评价时标准也是一样的。结果后进生永远也尝试不到成功的喜悦,哪怕他尽了很大的努力,再怎么努力,也得不到老师的优质评价,因为老师的评价是有统一的标准的。反思当前的语文作业,多封闭性少开放性、多统一少选择、多书面少实际,压抑了学生的自主发展,抑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无论在设计理念,作业形式还是评价体系上都不利于教育的推进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制约着课程改革终极目标的实现。

二、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对策

1.作业设计应多样化

传统作业设计形式单一,以书面作业为主。实际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教师要善于在学生活动中捕捉时机,设计灵活多样的作业内容。新的作业设计应可写、可读、可看、可操作、可玩耍,让每项活动增加目的性,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听、说、读、写与演、唱、画、做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符合他们好奇、爱动、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把语文技能的培养与活动相贯穿,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参与学习。

(1)观察性的,如:养小蝌蚪、种蒜苗,观察其发展。观察大自然的四季变化,写观察记录。

(2)兴趣性的,如:成立童话、故事小组,收集、汇报故事、童话。朗读、演讲小组经常交流。“谈天说地三分钟”等形式。

(3)竞赛性的,赛诗会、速读会、语文智力有奖游艺会、成语接龙等。

(4)游戏性的,如猜谜语、游戏作文、对对联等。

2.作业设计应兴趣化

常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是枯燥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长此以往,对语文学习的厌倦就在所难免,就会出现学生应付了事,作业效率不高,教学中,针对学生的个位特点以及认知水平,我设计了既要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又要符合语文的学科特点的尽量让孩子感兴趣的作业练习激发学习兴趣,变机械重复为快乐实践。

如很多学生喜欢绘画,学习了古诗《暮江吟》后,我让学生根据诗文画出诗中所展现出的秋天傍晚及夜晚时江面及江边的美丽景色,更深入的体会诗文所创设的意境。学完了《中国石》,可让学生画一画酷似中国版图的中国石,并试着在上面标明祖国的名山大川。很多学生喜欢写模仿文,学完了《故乡的杨梅》这篇语文天地的开卷有益中的文章后,它虽不是单元的主体课文,但文章却很适合仿写,可引导学生进行仿写。学习了《滥竽充数》后,可让学生续写南郭先生逃走后会怎么想怎么做。再比如学习了《葡萄沟》后让学生当"导游",进行模拟旅行,让学生轮流当"导游",解说一路风光……

3.作业设计应层次化

研究表明,学生智力发展水平呈正态分布,智商的通常分布为:超常(130以上)和低常(70以下)约各占人群总数的1%,偏高(110-129)与偏低(70-89)约各占19%,智力中常约占60%。学习能力先天有差异,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样,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遏制。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是主体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对不同水平学生的要求应有所侧重。如低年级抄写字词类的作业,对优生可不必抄写几遍,要求他们将这些词语抄一遍选择几个喜欢的词语造句。中生则可以选择一或两个造句,对于较差的孩子则可只抄写。再如中年级写观察日记,对好中差三类学生要求各不相同。对好学生要求不仅能细致观察,具体描写,还要表达出一定的喜爱之情。对中等学生,要求细致观察、条理清晰、描写较具体。对差生要求仔细观察,能比较有条理地抓住主要特点,写一段话就可以了。

4.讲究作业的评价艺术

无论老师提供学习内容有多么新,学生学习方法有多么先进,如果教师在作业评价上采取老一套,新内容和新方式的价值就根本体现不了,对小学语文学生作业来说也是如此。因此,改变作业的评价方式十分重要。新的课改理念告诉我们,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能起到激励快乐学习的作用。

综上所述,我们只要深刻领会语文学科的特点,把握学科教学的规律,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本着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语文教学思想,坚决贯彻新课程改革精神,就一定能设计出有利于学生语文学习乃至终身学习的语文作业来。

上一篇:加强近郊初中体育教学工作的一些思考 下一篇:促进民族团结营造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