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拍摄影师刘涛:我是快乐的抄表工

时间:2022-07-28 04:42:52

街拍摄影师刘涛:我是快乐的抄表工

一名普通的合肥供水集团的抄表员,莫名喜欢上街拍。在枯燥的工作之余,“脑洞大开”的他以独特的视角记录市井幽默原生态的基层生活。诸多照片在网络上引发关注,其作品还入围了北京“三影堂”摄影奖(由中国当代摄影艺术最重要的代表之一荣荣和他的妻子、日本著名摄影艺术家映里共同创办)。2015年,他入围“2014中国十大新锐摄影师”的评选。他就是刘涛,一个用相机改变人生的普通人。

小人物逆袭反击

今年33岁的刘涛家住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某个小区。刘涛家境贫寒,父母均为下岗工人。2000年,刘涛高中毕业入伍,成为上海提篮桥监狱的一名武警战士。自小酷爱画画的他,最爱模仿日本著名漫画家井上雄彦。服役期间只要有空,他就坐到电脑前,研究PS软件,希望自己将来成为一名设计师。不料,退伍返乡后,家人托人把他送入合肥供水集团巢湖水源厂。父亲送他去报到,拉着他的手说:“这份工作来之不易,你可得好好干!”望着父亲花白的头发,刘涛只得放下理想,老老实实地工作。从此,他白天被厂车拉去郊外巢湖边的水源地检查水源,晚上检查设备电路。2007年,水源厂重组,刘涛又成了抄表工。

刘涛的工作主要是抄单位和商业门面的一千多块水表,还要送单子、催费。虽然工作稳定,但枯燥而单调,每天奔波在外,不论风霜雪雨。夏季暴雨时节,风大得连伞都撑不起来,刘涛被淋得浑身湿透,还得把头紧紧贴在地上,一遍遍擦拭水表才能读到准确数。一天抄完一千多块水表,刘涛浑身泥垢,脸也成了大花脸。

2008年的一天,刘涛骑着助力车来到一个老旧小区抄水表。他弯腰用铁钩把盖子打开,见水表上蒙了厚厚的灰尘,便用力地“噗噗”吹气。有个小孩非常好奇,蹲在一旁模仿他脸红脖子粗地大声吹气。家长看到后,一把将孩子拉走,大声训斥孩子:“以后不好好学习,就和那个灰头土脸的叔叔一样!”刘涛怔住了,他抿着嘴认真抄下数字,骑着助力车离开了。

晚上,刘涛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没吃饭就躺在床上。他想:我难道就这样过一辈子?刘涛闭上眼睛,脑中想起了街头那些被绳子吊着脖子的模特、橱窗上大幅广告画里的华丽女子与闭目养神的男子。那些醇厚的人情味、戏剧性的场景和瞬间的冷幽默在他心中强烈地碰撞着。刘涛想,自己非常喜欢日本摄影家森山大道的街拍照片,何不效法森山大道,开启别样人生?

刘涛不顾“摄影穷三代,单反毁一生”的调侃,从二手市场淘了一部3000多元的理光GRD3小型数码相机。这部相机简陋到没有变焦功能,只能靠移动脚步调整镜头。刘涛还把街拍的主题定位为“城市底层特写”,因为父母和这座城市里的保安、环卫工等一样,是街头基层的劳动者。

第一次出门,刘涛选择模仿森山大道的夜景摄影。那晚9点多,在逍遥津公园南大门前,躲在一个旮旯的他将镜头对准了一名拾荒者。都市霓虹下闪烁的光影与拾荒者黑黢黢的脸庞所形成的反差,让刘涛陶醉。孰料,他不停按下快门的节奏声被对方发现了。“你想干啥!”拾荒者气势汹汹地举块砖头冲他扑来!大惊失色的刘涛夺路而逃,穿过几个街巷确定没人追踪后,才渐渐平静下来。他想:“咱只是拍个照片,怎么被别人追着打啊?”刘涛又悄悄折踅回去,买了两只烤猪蹄送到拾荒者面前,怯生生地给人家道歉并说出自己的目的。

从此,刘涛每天抄完水表后,从11点多到下午2点多就走在合肥闹淮河路拍摄,下午下班后又拍到深夜,每天拍摄近10个小时。

我的快乐不出卖

时间一久,刘涛发现,街拍对象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对陌生人怀有戒心,他多次被人拒绝拍摄或被要求删除照片。历练久了,他总结出自己的“处世哲学”:即使来不及或不允许按下快门,至少能用双眼看到并记下这个场景。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画面内化为一种经验和感受。只要感觉还在,之前错过的每一张照片终究能在拍摄中找回来。

为此,刘涛设定的创作思路是不停地观看,不停地走,多看多想,少按快门。很多时候,刘涛像一位不动声色的导演,让不知情的“演员”按照自己的想法表演。一次,刘涛发现一个大门上有两个“闪电”红漆图样。于是,他准备待两个路人相向走过,“闪电”正好“落”在他们的头顶时再按下快门。等到“演员到位”,他惊喜地发现这是一个女人和一对夫妻,妻子斜睨向对面的女人,而“闪电”则正好“落”在了她丈夫和对面女人的头顶,三人之间立有了一种令人无限遐想的微妙关系。“天啦,这真是大大的收获!” 刘涛按捺不住狂喜,立即按下快门。

就这样,刘涛平均每天拍五十多张照片,再选出两三张满意的,上传到当地网络论坛。为了让别人多看几分钟,他还精心配置了音乐。看到作品经常被版主置顶,好评跟帖动辄数百条,刘涛美滋滋的。

2011年,经同事介绍,刘涛认识了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在供水集团机关工作的女友。一开始,由于两人身份与地位相差较大,许多人并不看好他们的爱情。但随着交往加深,刘涛独特的魅力和开朗直率的性格深深感染了女孩。刘涛发挥特长,将两人交往的点点滴滴,用一千多幅漫画坦诚地记录下来,送给她留存。时间一久,这份独特的“漫画情书”打动了女孩的芳心,他们的爱情也终于瓜熟蒂落。现在,刘涛与妻子已经有了爱情结晶――3岁的小女儿。而今,妻子非常支持他的街拍爱好,他也自觉地在晚上8点回家,一家三口共享天伦之乐。

随着刘涛拍摄的两千多张街拍作品在网络传播,他成为了摄影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很多商家慕名找刘涛拍宣传片,尽管开价诱人,但都被他拒绝了。刘涛平静地解释:“我是小人物,摄影只是用来获得精神的满足,没想过换工作,只希望自己的作品是自由的、单纯的、快乐的。更何况商业拍片和自己拍片有很多不同,拍多了商业片很可能丧失自己的灵感和个性。”

多年夙愿今成真

2013年年底,巴黎原生艺术画廊经纪人通过微信辗转联系上刘涛,对方表示非常喜欢他的照片,打算给他在南美洲或巴黎做个展览。那天早上8点钟,刘涛正在菜市里拍一个跳绳的女孩子。看到这个信息,他眼睛发光,办展一直是他多年的夙愿,想不到即将实现。

听到这个喜讯后,他跑到星巴克,点了份最贵的咖啡,并叫来妻子分享他的喜悦。小夫妻惬意地坐在旋转椅上,一起憧憬着浪漫文化之都巴黎。后来,法方经纪人来到合肥,告诉他:“刘先生,十分抱歉,画廊老板不同意办展,但所有人都相当喜欢你的照片,我们决定选几十张照片买断版权,你开个价吧。”

从喜悦的顶峰坠到谷底,刘涛十分苦闷,可他还是定了定神,平静地拒绝了对方:“这标不了价。一旦把照片卖了,以后街拍时我满脑子就想哪种素材值钱,哪种不值钱。有缘千里来相聚,你们喜欢我的照片就送你们,但还是希望以后有展览的机会。”听懂刘涛意思后,法方经纪人惊讶地张大嘴:“我见过的所有艺术家谈到最后都是钱,你为了经营纯粹的艺术,竟然放弃这个千载难逢改善生活的机会。这简直不可思议!”虽然很敬佩刘涛纯粹艺术理念,但他们还是遗憾地因为没有先例而空着手回到了法国。

虽然没有合作成功,但刘涛仍旧拿着相机回到了街头。2014年年初,在妻子的鼓励下,刘涛报名参加国内首家以摄影作品为主要内容的“三影堂”摄影展。由于合肥没有制作照片的专业机构,刘涛便骑车到婚纱摄影店放大照片,镶的也是婚纱照的相框。参展前,他还发愁地对妻子说:“怎么办?要花三四千元呢?”妻子笑着说:“没事,就当咱们去旅游了。”

让夫妻俩高兴的是,由于他的作品散发出独特的幽默感,刘涛受邀赴京与来自日本、美国、德国等国的摄影师交流。4月26日,“三影堂”展览开幕那天,刘涛经历了如同他照片中一样滑稽荒诞的场景:当嘉宾们逐一自我介绍来自美国、德国、日本摄影师后,轮到刘涛时,他竟然结结巴巴,语无伦次。在妻子鼓励的眼神中,他终于稳住阵脚,介绍自己是来自合肥的抄表工,并谈及了创作思路与历程。艺术家们一阵沉默后,继而爆发出最热烈的掌声。同行们的认可让刘涛热泪盈眶,他第一次觉得能领着爱妻登上如此高雅的艺术殿堂,自己的照片没白拍。

2015年1月27日,刘涛摄影展得以举行。在合肥市政务中心的阳光大厅内,由两百多张照片组成的刘涛生命里的第一个个人主题摄影展,让他心潮激荡。展厅里,爱开玩笑爱幻想的刘涛,用好奇心把整座城市变成了他镜头下的作品――“维纳斯”鼻孔里的“冰冻鼻涕”、榴莲遮头的水果摊老板、轮椅老人与童车孩子的奇妙相遇……许多荒诞的巧合和戏剧性反差、一幕幕精彩的市井生活,被定格在刘涛的镜头中。

8月,刘涛喜滋滋地捧回一台5000多元的卡片机,这可是他咬牙买下来的。虽然略有些名气,他仍然决定“街拍”到底。每天端着相机走在热闹的街头,晚上回家和妻子、女儿享受温馨的晚餐,再哄女儿睡觉,这就是抄表工刘涛的幸福时光。

(题图由作者提供)

上一篇:我的儿子 只是长得不一样 下一篇:金子的德国老公叫来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