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项目管理与人才的思考

时间:2022-07-28 03:17:48

当前项目管理与人才的思考

摘 要:本文主要是作者结合自己相关工作经验,对当有我国项目建设生产管理的现状及其培养,选拔人才等方面进行的具体论述,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可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项目建设、人才、管理、质量、安全

前 言:

随着国家经济调控政策的实施,大批铁路、公路、电力、水利、能源等建设项目相继获得国家发展部门批准,继而进入实施阶段;大量项目相继破土动工,带动了国内建筑市场繁荣。四万亿投资在全国掀起一轮建设浪潮。

1.当前我国项目建设生产管理的现状

我国大量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实施,急需大量的优秀建设管理人才,建设市场的急剧扩大,现有建设人才与建设项目需求矛盾呈现出来;众多的建设项目投标承诺人员与实际进场人员不一致,项目经理、项目总监多为虚名(挂名),一人兼几个项目,进场施工管理人员数量少而且多数水平一般难以胜任现场施工管理工作,这种现象是普遍存在,造成质量安全事故时时不断地发生的原因。

1.1 铁路建设项目的目前状况

自2005年武广客专铁路项目开工以来,国内铁路项目的承包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几百公里巨大投资的铁路项目只分几个标段,每个施工标段都在160公里以上;尤其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后铁路项目开工数量骤然上升,今年仍在升温,施工(监理)单位每年中标项目增多,本来有限数量的管理人员用在大量建设项目上,造成成熟建设管理人员严重不足,虽然高等院校扩招仍不能解决人才需求矛盾,况且毕业生没有实践经验,难以适应建设管理要求。

1.2电力、煤化工建设项目的现状

2004年我国政府制定了《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04-2020年)》,规划纲要对我国能源发展提出了“要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坚持以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油气和新能源全面发展的战略”。进一步确定了煤碳、电力、化工行业在我国能源发展方面重要战略地位。随着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煤电一体项目、煤化工项目等能源项目雨后春笋般开工,项目法人与建设项目管理单位多数为同一单位,由于传统的管理模式,建设单位代表多数是本系统在职职工。这些人多数半路出家没有施工经验,即使经过培训,也是简单走下过场而已,因实践经验不足往往在施工管理中摆不正位置,给施工单位创造了有机可乘的机会,现场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埋下一定的隐患,带来一定的投资风险。施工承包单位多数是挂靠,真正的幕后老板与建设单位存在微妙关系,这种挂靠企业多数为个体老板,家族式管理,普遍素质不高,为谋取更大利益往往投入极少的成本。

(三)建设项目社会监管现状

各地建设项目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领导下,随着各类建筑工程法律规章及地方规章不断推出,建设行政主管监督部门的大力监管改革的不断深入,建筑市场逐步规范并形成了一个有序、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建设工程的质量意识已是深入人心,安全意识逐步提高,但质量安全事故却时时不断地发生,去年上海“莲花河畔景苑倒楼案”、今年“广州天河花花世界中心广场二期高支模坍塌”,触目惊心的质量安全事故告诫人们加强对施工现场的质量安全管理,严格按设计、规范及安全技术文件要求施工;提高现场监管力度,认真落实《建筑法》、《安全生产法》、《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有关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及规章的规定;按设计图纸施工,执行安全技术文件,加强依法监督管理等质量安全事故预控措施;但必须足够的丰富经验建设管理人才执行落实,归根到底还是项目数量与人才需求的矛盾。

2.引进培养建设管理人才用好现有本企业人才

当今企业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在世界金融危机背景下,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的不利影响,国家采取扩大内需措施的经济政策,铁路、公路、机场、市政、能源发展等方面重大建设项目实施,需要相当数量的建设管理人才;人才是保证工程质量,避免工程安全事故的关键。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企业的竞争依赖于人才,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建设市场的繁荣,这就要求企业引进人才、开发人才和用好人才。为适应当今建筑市场的环境,在建设市场取得更大的优势,就需要更多的优秀人才。

其次重视人才不是简单招聘大学生就能解决,大学生是企业人才主要来源,对新招聘的专业对口毕业生进行岗前培训,对施工现场质量安全控制要点有一定了解后再上岗,在实践中掌握一定技能,经过实践的磨练,才能成才,真正做到培育人才,人尽其才。

3.做好人才选拔工作发挥建设管理人才在项目实施期间的能动作用

项目建设要想成功就需要不同类型人员 ―具有足够的技艺和经验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工人是项目成功的关键,配备合格并有经验的领军人物和管理项目的各职能部门的核心管理人员是项目成功实施和经营的基本条件,在项目筹备阶段就应该到位,经验表明多数情况下项目筹措资金并不难,实施起来也不困难,许多项目竣工验收经营运行时在缺陷责任期内采取补救措施弥补实施期间遗留的缺陷,花费很高的代价,主要是管理得不好,管理人员缺少经验所致。因此做好选拔项目建设核心技术创新人才是项目成功重要关键环节。 项目建设核心人才优先选用取得国家相关注册资格人才,这类人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有良好的工作协调能力,掌握一定的技术标准又懂得相关法律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如项目管理师、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等。

4.委托专业化的公司形成建设、生产运行分离的现代化管理模式

投资各方组建的项目法人骨干成员多数为本系统职工,领导班子为项目竣工投产运行服务的,对项目建设管理经验甚少,委托专业化的建设管理团队,成员均是项目管理经验丰富专家,有利于弥补项目管理实践经验的不足,减少项目建设期间的各类风险,是项目成功的有效方法,委托专业的管理公司是国际通用的管理模式。

5.项目实施前要充分考虑建设管理人才资源

铁路、公路、水利、能源等项目大规模的建设,以煤碳为中心的电力化工产业项目兴起,突出暴露项目数量与建设人才的矛盾,表现为设计质量不高普遍套用老图,缺乏针对性,施工发现问题,设计解决不及时,施工质量普遍不高,现场施工质量不能有效控制,工艺试验覆盖率不高,施工过程关键控制点不落实,质量安全隐患不能有效避免;都与建设管理人员对技术标准不熟悉,缺少实践经验,对项目建设法律法规无知,缺少责任感造成的后果。

6.项目实施过程中发挥建设行政主管质量安全检查监督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能

重点对建设、施工、设计、监理单位的行为监督,质量安全检查监督行政主管机构依据法律法规对参建各方主要从业人员资格的管理人员到位、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工程实体质量、合同履约等行为进行监督,对违犯规定行为严格按法律法规规定进行处罚是切实解决当前项目经理、总监理工程师不到位挂名、出租、转让注册证书现象发生,消除质量安全隐患保证工程质量的有效手段

工程的质量是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生命线,保证建设工程质量,关系到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各级政府建立了完善的工程质量监管体系。通过监管和规范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有关单位的行为进行约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质量有一定的保障。然而频繁的质量安全事故发生不断提醒各级政府质量安全检查监督部门切实例行政府监督职能加强处罚力度,防止和减少质量安全事故发生。

7.项目建设管理实施过程质量安全管理的措施

(1)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相关单位在承揽业务前应向项目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自觉接受监督。

(2)工程项目实施期间政府监督部门加强对参建单位的行为进行监督。对项目经理、总监理工程师等重要岗位只是挂名,不到现场等违反规定现象坚决制止,保证落实项目经理负责制,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切实发挥各类人员施工现场管理作用,减少项目建设期间各类风险。

8.结束语

适度调整经济危机背景下当前经济政策改变国家集中投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实施时间,项目实施需要综合考虑各类社会资源,避免一窝蜂上马,防止因资源不均带来另一方面的负面影响,继续稳定长期投资大型基础项目,发挥国家投资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能力,建设长期稳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加强廉政建设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创建和谐社会,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营造良好的投资建设环境,杜绝低于成本价中标恶意竞争,层层转包违法事件发生。项目投资要有计划,一定要与社会资源匹配,防止资源不均留下隐患。牢固树立“不留隐患,不当罪人,建不朽工程”的质量意识。

参考文献:

【1】《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分析》(高辉清 )

【2】《加强项目管理人才的培养与开发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刘春荣 李红宇 经济日报)

上一篇:关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 下一篇:招标机构的发展与创新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