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建湖县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及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评价分析

时间:2022-07-28 02:40:50

盐城市建湖县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及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评价分析

【摘 要】目的:对盐城市建湖县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以及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免疫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对2013年1月-2013年5月间盐城市建湖县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以及麻疹疫苗查漏补种的接种率进行统计,并对快速评估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活动中第一轮应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770剂次,实际强化免疫接种751剂次,接种率为97.53%。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疫苗;免疫强化;麻疹疫苗;查漏补种

【中图分类号】R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382-01

目前在我国,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为儿童接种的六种疫苗中的最为重要的两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和麻疹疫苗的强化效果和接种率将会对脊髓灰质炎和麻疹的发病与流行产生显著的影响[1]。为了对无脊灰状态予以维持,加速实现消除麻疹的目的,盐城市建湖县在今年1月-5月间实施了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以及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本次研究中对这次活动的效果进行了评价分析,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资料来源于盐城市建湖县各个预防接种单位上报的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和麻疹查漏补种登记表和统计表,人口资料为我县免疫规划年报表。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将以上统计的研究资料进行整理,针对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率和麻疹疫苗补种率展开回顾性分析,并对其免疫效果进行评价。

1.2.2 实施情况

脊髓灰质炎疫苗免疫强化情况:本次活动中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的对象纳入标准为:全县4周岁以下适龄儿童,即2009年1月1日至强化免疫服苗期间出生儿童:1、“零”剂次免疫的儿童(不含出生2个月内的新生儿);2、4月龄以上累计服苗次数少于3次的儿童; 3、2012年1月1日以后由外地迁(流)入本地且不论既往有无免疫史的流动儿童;4、在常规免疫中漏卡、漏种的本地户口儿童或流动儿童;5、2008年1月1日到2008年12月31日出生的儿童,2012年无糖丸服苗史的,在查漏补服期间补服一剂次。此类对象不纳入本次强化免疫统计,只进行常规免疫登记。

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情况:本次活动中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对象的纳入标准为:8月龄至4周岁的儿童,即在2008年3月1日-2012年6月30日期间出生的儿童(含外来流动儿童)。以接种证为准,8-17月龄年龄组儿童未接种麻风疫苗,18月龄-4周岁年龄组儿童未接种麻腮风疫苗,不管其居住地与出生地,凡无麻疹类疫苗接种禁忌症的儿童均作为查漏补种免疫对象。所有查漏补种对象均接种1剂次麻风疫苗或麻腮风疫苗。如18月龄-4周岁年龄组儿童补种后仍未达到2剂麻疹类疫苗的,则应另行安排时间完成2剂麻疹类疫苗接种。

1.3 数据处理

研究中所得到的相关数据采用SPSS14.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针对计数资料和组间对比分别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在P

2 结果

经统计,第一轮免疫强化时,本地儿童应种219,实种213.流动儿童应种770,实种751.合计应种989,实种964. 接种率97.47%。

麻疹疫苗查漏应补种624剂次,实际补种600剂次,补种率为96.15%。

3 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经过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以及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使盐城市建湖县儿童的脊髓灰质炎疫苗全程接种率以及麻疹疫苗全程接种率得到了显著提高。免疫强化和查漏补种工作为对常规免疫工作的一种补充,能够使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得到有效的控制。从上述调查结果我们可发现,我县的免疫效果基本上符合预期要求,然而依旧存在脊灰疫苗0剂次接种现象,并且第一轮接种的服苗率较第二次低,这表明,我县的免疫工作依旧存在空白点和漏种现象。因此相应的免疫预防工作者应对其给予注意,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积极的改善[2]。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体会到,做好免疫接种工作的关键在于以下几点:① 政府重视为强化免疫工作基础。各级政府应对免疫强化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和全力的支持[3]。② 多种形式的宣传为免疫强化工作的保障。应在街道、社区等场所对免疫接种的重要性和相关知识进行宣传教育,以提高家长对免疫知识的知晓程度,积极主动为儿童进行免疫接种[4]。③ 周密合理的免疫强化计划为改善免疫强化工作质量的重要依据。在政府等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各个免疫接种单位应依照自身的特点和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对免疫强化工作进行合理的规划,计划要具合理性和周密性,扩大覆盖面,保证免疫工作的广泛性[5]。

综上所述,本县的脊髓灰质炎疫苗的免疫强化和麻疹查漏补种工作效果相对理想,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使本县的脊髓灰质炎疫苗和麻疹疫苗接种率得以提高,然值得注意的是,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依旧存在一定的空白点和漏种现象,基层免疫预防工作者应对其给予关注,通过一些高质量的宣传、培训以及督导工作对免疫工作进行强化,从而实现免疫接种工作高质量,宽范围的展开,提高适龄儿童的疫苗接种率,以达到对流行病的发生与发展进行预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景明辉.邢台市麻疹强化免疫活动效果分析[J].河北医药,2009,11(21):1374-1375.

[2] 李氏天,张宁.5568 名活产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03):91-92.

[3] 吕友强.曲阜市2010年实施麻疹及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活动评价[J].中国当代医药,2011,32(08):418-419.

[4] 曹雷,王华庆,郑景山,等.中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调查分析[J].中国疫苗和免疫,2012,15(05):419-421.

[5] 朱晓荣.哈密三道岭2009年消灭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活动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0,17(06):592-594.

上一篇:颅脑损伤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与护理 下一篇:结核病/艾滋病双向筛查工作进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