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SOU坞修期间利用闲置FPSO替代临时生产技术研究与实践

时间:2022-07-28 01:38:50

在FSOU坞修期间利用闲置FPSO替代临时生产技术研究与实践

【摘 要】 2012年,陆丰油田 “南海盛开”号FSOU(以下简称NHSK)需要进坞大修,油田面临3-4个月的停产。于此同时,中海油计划利用NHSK坞修期间,对原有的系泊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并移位到新的油田区域。为了减少NHSK坞修期间油田停产造成的产量损失,开展了利用替代FPSO进行临时生产的研究。通过对利用动力定位FPSO和利用闲置非动力定位FPSO临时生产方案的研究对比,最终采用了利用闲置FPSO进行临时生产的方案。项目成功地把不同厂家的单点进行嫁接,实现了利用闲置的非动力定位“南海开拓”号FPSO(以下简称NHKT)进行临时替代生产,项目也得到了成功实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该项目贡献产量200万桶,同比使用带动力定位功能的“睦宁”号替代临时生产方案节省费用2亿元。

【关键词】 FPSO 坞修 单点系泊系统 临时替代生产

陆丰油田群位于南海珠江口盆地,所在水深132米至146米,生产设施包括3个平台和1艘命名为“南海盛开”号的FSOU(浮式储卸油设施,以下简称NHSK)。油田日产能约5万桶,平台生产的原油通过海底管线连接到FSOU储存,每隔5至7天,NHSK则通过外输软管把原油外输到连接在船尾(Tandem mooring)的提油轮进行外输。2012年,NHSK根据法规要求将进船坞大修,完成大修后NHSK将接入到陆丰13-2B平台西北侧新建的单点水下系泊系统继续生产。为了减少NHSK坞修期间油田停产造成的产量损失,中海油启动了替代FPSO进行临时生产的方案研究。对利用“睦宁”号动力定位FPSO(隶属于BLUEWATER公司的, 在西江油田和惠州油田都有过临时替代生产的成功经验)和利用闲置的“南海开拓”号FPSO(以下简称NHKT)进行临时替代生产的方案研究。通过研究,方案比选,利用闲置的NHKT进行临时替代生产的方案优势明显。最终选用了利用闲置的NHKT号非动力定位FPSO进行临时替代生产的方案。但是,NHKT和NHSK不仅在船型、结构、尺寸上不同,FPSO的核心―单点系泊系统和转塔也由不同厂家生产,两个设施也分别在不同船级社入级。把NHKT嫁接到NHSK的单点系泊系统上,在国际上没有过先例。因为技术风险过高,两艘FPSO的原设计厂家均不宜接手此项工作。如何让设想在工程上进行实现,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自力更生,通过技术创新解决了一些列的技术问题,同时依靠精细的项目管理,临时生产的工程项目最终得到了成功的实施。

1 工程方案研究

NHSK为无原油生产处理能力的,载重量为12万吨的储油轮,而NHKT为具有原油处理生产能力的15万吨储油轮。两条船均具备动力和自航能力,其和水下系泊系统的单点也都为可解脱式单点系泊系统,均采用TANDEM外输方式。通过调研,NHKT自2010年从南海东部某油田退役后在船厂搁置,通过适当维修改造,具备临时替代生产条件。 为把不同尺寸,不同单点型式FPSO植入到现有的单点系泊系统上进行生产,需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是如何能沟通把15万吨级的NHKT接入到12万吨级的NHSK的系泊系统而能保证系泊系统能承受比其设计能力大3万吨的FPSO的强度要求;其二是2艘FPSO以及其相应的系泊系统和转塔,型式、结构、尺寸均存在较大差异,如何能够保证在有限投资的条件下,通过尽少的改造,使这两套系统完美适配;

1.1 系泊系统强度计算分析及方案优化

系泊系统及动态软管受力计算分析。NHKT载重吨为15万吨,而NHSK的系泊系统是以12万吨船舶设计。NHSK单点系泊系统自1993年建成后已使用20年,系泊腿各部件破断强度应考虑腐蚀的影响。系泊锚链腐蚀率按DNV OS E301规范取0.4mm/年,系泊钢缆最小破断强度参照周边油田的历史试验数据,上钢缆剩余强度按50%折减,海底钢缆按10%折减。同时“NHKT”FPSO 船型和上部设施的比“南海盛开”增加受风面积。为评估NHKT植入到NHSK的系泊系统后,其系泊系统能否承受各种作业和极端天气条件下的载荷,分别对系泊系统、动态软管、浮筒导链孔强度等进行校核,系泊系统及软管受力分析根据DNV POSMOOR规范校核,分析软件采用MOSES和Orcaflex。

以下分别对各项校核进行介绍:系泊系统分析结果:分别考虑了FPSO正常作业、外输油作业和FPSO解脱三种典型工况。FPSO正常作业,按有义波高5.0米及对应的风流进行校核;外输原油作业时按有义波高4.0米及对应的风流进行校核;FPSO解脱后按100年一遇的环境载荷条件进行校核。分析结果表明,上钢缆在单根破损状态时破断安全系数为1.01,不满足规范要求的最小安全系数1.1。在更换顶链和上钢缆的前提下,NHKT可在有义波高6米以下安全作业,超过该天气条件时需解脱FPSO; FPSO外输原油时6万吨级穿梭油轮可在有义波高 4米以下安全作业。软管分析结果:软管分析考虑了FPSO连接和解脱两种典型工况。FPSO连接状态按有义波高5.0米及对应的风流进行校核,FPSO解脱后按100年一遇的环境载荷条件进行校核。根据计算,FPSO解脱后单点浮筒吃水为26米,比原设计浅了9米。分析结果表明,在设计工况下,软管所受最大拉力和最大弯曲半径均未超过其允许值(17吨和2.4米),也未显示会与附近的系泊腿发生碰撞,但FPSO解脱后处于100年一遇的风暴工况时,软管存在和海底碰撞的风险,但碰撞能量较小,可以接受。单点浮筒导链孔强度校核:由于两套单点系泊腿的布置形式存在差异,NHSK单点系泊腿的水平方位角和NHKT单点浮筒对应的导链孔相差7.5度。根据有限元分析,单点浮筒导链孔的最大计算压应力为140MPa,小于材料的允许应力180MPa。单点浮筒导链孔具有足够强度承受由于角度差异产生的载荷,作业过程中导链孔处产生的少许磨损对短期使用来说可忽略不计,无需对导链孔进行改造。NHKT临时替代生产时间为5月至9月,除台风等恶劣天气外,其余时间海况较好,10年统计显示有义波高在3.5米以下的概率达到95%以上。通过平衡生产时率和项目投入,重新确定FPSO解脱条件,确定将FPSO的正常安全生产作业条件限制在有义波高5米以下,FPSO外输Tandem Mooring的作业条件限制在有义波高4米以下。同时通过对最薄弱构件,上钢缆的更换,提高了系泊系统的最小承载力,达到了前面定义条件下的生产需要。

1.2 单点及转塔结构适配研究和改造

NHSK的单点系泊系统属于可解脱式内转塔系泊系统,主要由内转塔、单点浮筒和8条均布系泊腿等组成。一条长约1.8公里的6寸输油软管连接陆丰13-1平台和NHSK。NHKT也属于可解脱式内转塔单点系泊系统,由一个嵌入至船艏的内转塔和一个“蜘蛛”式单点浮筒组成,两者通过结构连接器连接,具有快速的解脱和回接功能。两套系统均属于FPSO内转塔系泊的同类型产品,但由于为不同厂家设计,其关键部件存在较多不同。其中最大不同点是单点浮筒上的结构连接器不兼容,其次是八条系泊腿的布置不同。为实现NHKT接入现有单点系泊系统,通过技术创新,工程改造,解决如下问题:

(1)单点浮筒结构连接器不兼容,将现有单点浮筒替换为NHKT的单点浮筒以满足匹配问题。(2)现有系泊腿顶部链规格为33/4寸,与NHKT的单点浮筒止链器规格不匹配,为此对顶链进行了更换,以适配NHKT浮筒的止链器。(3)单点浮筒立管通道尺寸不同,对现有6寸输油软管接头进行了改造,以满足匹配。(4)NHKT浮筒接入后,其锚链孔和锚腿方位角存在7.5度差异,通过建模计算,计算结果证明其能满足强度要求。(5)由于NHKT的单点浮筒安装用的临时浮筒已弃置,新建一个无法满足进度要求,单点浮筒安装方法应进行优化设计,设计了直接提拉张紧连接浮筒的施工方法,实现了在没有安装用的临时浮筒的条件下,实际浮筒和锚腿的连接。

1.3 研究结论

通过研究计算,把NHKT进行维修后,可以满足短期生产要求。通过控制NHKT载货量,更换旧系泊系统最薄弱的上钢缆,同时降低恶劣海况下的解脱条件,可以满足系统荷载强度的要求。

2 工程方案应用效果

FPSO临时替代生产工程方案经过可行性研究、详细设计、加工改造及海上施工,前后历时约5个月。2012年5月20日NHSK解脱,6月11日NHKT接入并复产,2012年9月19日NHKT解脱并复员。在替代生产期间,累计生产原油约200万桶,安全外输油作业累计7次。该单点系泊系统成功度过了2012年几次台风的考验,NHKT每次解脱、回接安全顺利。 通过项目实践证明,采用非动力定位FPSO进行临时替代生产方案技术可行,并且比使用带动力定位功能的FPSO替代临时生产方案节省费用2亿元,经济效益显著。

3 结语

通过大胆设想,科学研究和优化,在没有单点厂家技术支持的情况下,陆丰油田成功实现了使用非动力定位的FPSO临时替代生产,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该项目的成功实践,为油田临时生产开创了一种新的模式表明,其单点嫁接技术的研究和成功应用,大大增加了国内队伍对单点技术的认识,对长期受少数单点厂家垄断的技术是一个重大突破。

上一篇:探究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老年癫痫患者的临床疗... 下一篇:60例儿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及干预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