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东汽人 演绎“东汽精神”

时间:2022-07-28 08:47:07

在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43年发展历程中,如同一个多幕剧,上演了一幕幕精彩的大戏。

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东汽人薪火相传,围绕着同一个梦想――“东汽崛起”,不屈奋斗,收获累累硕果。

在地震中、重建中迸发出来的“东汽精神”,岂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东汽精神”如酒,是三代东汽人共同酿造的。“东汽精神”如戏,是三代东汽人共同演绎的。

第一代东汽人:迎难而上敢于决胜

丁一:奠定了东汽的魄力与胸怀

万事开头难,东汽创业之路何等艰难。所以,没有人比丁一更心疼震后的东汽了。这位被称为“丁老总”的老厂长,将自己毕生的积蓄20余万元捐献给了东汽,带着重病还亲自去东汽,看望慰问。

上世纪60年代中期,三线建设拉开序幕,以丁一为首的一批有志于研制大型发电设备的优秀儿女响应国家号召,告别繁华都市与亲友,背起行囊先后来到这个偏远荒凉的小镇开天辟地。在吃住行都成问题的条件下,丁一他们建设厂区、启动生产,首创的“24小时服务精神”家喻户晓。

艰难中,又遭遇,而发展的脚步不能停下。1971年,东汽的基建尚未完工,丁一就带领东汽人试制出第一台7.5万千瓦汽轮机。接着,丁一瞄准高国产化比例30万千瓦汽轮机。丁一他们就在资金极度缺乏的情况下,开始研制第一台30万千瓦汽轮机组。

1973年7月,上级审查通过了东汽30万千瓦机组设计方案,几经波折,终于在山东黄台电厂为这台30万千瓦机组找到了归宿。1980年,30万千瓦机组研制进入关键阶段。正当东汽人争分夺秒,埋头苦干之时,碰上国民经济调整。上级主管部门下达通知:“停止试制工作,所产生的一切费用上报了结。”若是继续研制,不仅是同上级唱对台戏,还要承担“产生的一切费用”。

丁一选择了后者。在全厂干部会议上,丁一说:“我是一名党员,为了国家的电力事业,为了工厂的长足发展,为了工厂几千名职工,我宁愿不当厂长,也一定要把这台30万千瓦机组搞出来!”

面对困境,丁一致信中央领导和有关部门领导,寻求支持。终于,凝聚着“丁一们”报国情怀和心血的30万千瓦机组获得“准生证”。

尽管已时隔30多年,时任叶片设计处助理工程师的刘志前仍万分感慨:“正因为困难之多,世界上一些老资格的汽轮机厂家研制出一米长叶片后,随后一口气生产了30多年!”东汽正是这些老资格汽轮机厂之一。

在东汽的创业路上,自行成功研制30万千瓦机组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因为这是跨越的一步。如果没有当年的30万千瓦机组,就没有今天的60万千瓦机组和核电机组,也不会有今后的超临界和重型燃机,更没有东汽跻身于当代国内外强手之林的重要地位。

就是丁一这份决心与魄力,一开始就奠定了东汽的发展气魄与广阔胸怀。而这份坚韧、拼搏、决心、求胜如同一颗种子,种在了东汽人的心里,种在东汽发展史中,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是任何风雨也不可撼动的。

丁一,一个定格东汽格调与品质的人,被牢牢记住。

陈宽金:文化凝聚力是东汽发展的保证

“东汽精神”是逐步在东汽文化中形成的,而东汽文化的培育与形成,传承与发扬同样精彩。

“不靠天、不靠地、一切只有靠自己”、“不能等、不能要、只有双手去创造”的实干精神一直孕育在东汽人心中。

陈宽金无疑是细心看到了东汽人的品质的人,于是他将东汽人“不甘落后、永争第一”的豪情,提升到共同的企业文化。

1984年8月,厂长陈宽金引入新鲜的企业文化理念,首次总结出16字“东汽精神”:民主人和、献身拼搏、创新开拓、唯旗是夺。同时,“团结、奋发、求实、文明”成为了东汽厂风。

陈宽金在上世纪80年代的企业发展中,引入企业文化理念无疑是先进的、超前的。

企业文化的向心力将东汽人牢牢地捆绑在一起。所以,今天当他人不解,是什么在支撑东汽人?东汽人会说:“是东汽40多年来倾力打造的以‘以人为本、企业树人、人才兴企’的人和文化”!

2002年,东汽发起核心价值观大讨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寻找东汽文化引航船,一个形成体系的企业文化链由此出炉――“东汽精神”。相信,东汽人不会忘记曾经有一位老厂长将东汽人的精神提炼了出来,成了大家的心灵支柱。

文化的积累和传承,使东汽在废墟上崛起。解读“东汽精神”,则需从东汽浓厚的企业文化入手。

第二代东汽人: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

王为民:为厂为国奋斗不止

在高考之时,王为民选择了工科的汽轮机专业,当时的中国只能造20万千瓦汽轮机,落后于西方。报效国家这个志向,在青年时的王为民心中就扎下了根。

毕业后王为民被分配到东汽设计科热力室工作,他从技术员到科长、副处长、总师办主任、副总工程师,一路成长,没几年就成了厂内技术骨干。1999年底,36岁的王为民成为了东汽最年轻的总工程师。

尤其值得肯定的是,王为民深信全球开发利用清洁可再生的绿色能源是大势所趋,在他的努力下,2004年东汽与德国Repower公司签订技术转让合同开启了东汽风电产业的发展。短短五年,东汽自主研发出了低温型风机、耐盐雾风机等多种机型,2009年东汽风电比例超过50%,震后撑起东汽发展半壁江山。

王为民对东汽的付出何止这些?地震之后,刚投入使用的档案馆大楼损坏严重,大量的重要图纸和技术资料危在旦夕。这些技术资料是东汽乃至国家重大装备制造的宝贵财富。一旦损毁,损失不可估量。

余震不断,危险重生,王为民带领档案馆干部职工与消防官兵全力抢救图纸资料。馆存的重要底图、部分重要技术资料和图纸复制产出所必需的电脑、工程复印机、晒图机等设备成功抢救出来,公司很快恢复了CRDM技术转让的设备采购、材料采购、厂房工艺布局等工作。

抢险工作完成后,王为民又投入到恢复科研和生产的工作中。2010年,王为民荣获“第六届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这个奖是沉甸甸的。

王为民作为一个优秀的科学技术人才,为提高我国汽轮机制造及热力涡轮机械水平和自主研发能力,为国家大型发电设备制造行业的技术进步做了突出贡献。为厂为国,他的奋斗不会停息。

赵萍:潜心做事无愧东汽

赵萍,东汽风电事业部副主任工程师。1988年,西安交通大学毕业的赵萍来到东汽,从事汽轮机流通设计。2006年9月开始从事风电叶片设计。

从用铅笔一笔一笔地在图板上画图到如今用计算机设计,从一名不懂事的大学生成长为一名高级技术人员,她付出了艰苦的努力。

赵萍在工作中自尊、自强,开拓创新、乐于奉献。她曾做过一个“二维叶型优化设计研究”的课题,将中科院设计的软件进行改进,实现人机对话,这样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该课题获得工厂2005年度科技进步三等奖。

赵萍曾经并不善于在公众面前表现自己,在一个契机下领导让她介绍工厂老机改造方案。战战兢兢的她硬着头皮接下任务,回到家一遍又一遍地背诵讲稿,竟然非常成功地完成了此次讲解任务!“挑战时刻存在,若是觉得我不行,不妨试试看。”她微笑道。

工作要“试试看”,待人要用真心。多年工作,她学会欣赏每一个人的优点,善待新人,尊重前辈。现代技术工作极少能独自完成,汽轮机设计更是如此。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她带来优秀的工作成绩。在承担“压气机设计技术研究”分课题任务时,她主动与专家沟通、学习,实施过程中得到编制软件高水平人员支持,输入三万多个数据时,得到燃机室同事全力相助。

“生活中也许有诸多的不如意,努力去改变,否则就愉快地接受,真诚做人、精心做事,尽力做好我们该做的每件事,就会无愧于自己,无愧于东汽。”这,便是她最朴实的东汽宣言。

第三代东汽人:震不跨的东汽使命与责任

欧国坤:创新前进的好劳模

2008年8月,作为劳模代表的欧国坤受东汽奖励,到北京奥运会现场观看开幕式。他是东汽人出色的代表、新一代高素质工人的典范。他不仅是在一线与机器打了十几年交道的工人,而且是德阳市“十万职工建新功,岗位创新争标兵”、劳动竞赛中的技术标兵和工厂“模范党员”及“质量标兵”。

1993年,欧国坤进入了东汽,他的父亲和师傅都是东汽的劳模,在领导和同事的熏陶及自己的努力下,他进步很快。进厂不到两年,他就能很好地独立进行汽轮机转子叶片的装配工作了。

欧国坤的努力钻研与大胆尝试的品质一直伴随着他。转子作为汽轮机心脏,叶片装配工艺技术要求极其严格,被工厂列为精品工序。他通过摸索,提出了采用分段处理的装配方案及采用铆锤代替手锤铆接围带的合理化建议,降低了工作劳动强度,还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震后,欧国坤在第一时间救出不少同事,在没有专用工具的状况下,用双手把砖块一块块地搬开,尽最大的努力抢救受伤的伤员和清理遇难者遗体。

重建中,欧国坤带领转子转配班搬入东汽表工公司,对大量转子进行清理、除锈,并对损坏的转子叶片拆除和更换工作。2009年,欧国坤带领全班19人完成火电5万-100万转子、燃机ST转子、电厂通流改造转子等共计102根转子的装配任务。同时欧国坤狠抓班组建设和基础管理,努力提高班组管理水平,力争把转子装配班建设成“创零缺陷管理、争创行业一流”班组。

欧国坤累却快乐着,因为东汽就是他的第二生命。

文小山:在东汽的大熔炉成才

东汽常年以“导师带徒”、“结对子”等形式传、帮、带,促使工人向知识型、技能型转化。文小山就是这样成长起来的。在师傅的严格要求和悉心传授下,刻苦学习、努力钻研,文小山不仅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而且也光荣地成为“导师带徒”活动中的师傅。

2008年7月,由于震后东汽机构的调整,文小山转到表面工程研究所德阳工段。这对于文小山这类年轻人是考验也是栽培。文小山所在的工段是个学习型集体,其内成员都是一专多能,除了数控机床的编程及加工操作,还能操作普车、磨床,甚至自己制作零配件的CAD图纸。不断学习、不断解决工作上“疑难杂症”的过程中,文小山成为了这个“兄弟连”的尖兵。

为了给文小山这类年轻人更好的展示平台,东汽积极组织技术工人进行技能大赛并推荐优秀者参加上级工会和劳动部门举行的比赛。在技术比武大赛平台中,文小山脱颖而出,被推荐参加全国逐级晋升技能大赛。

大赛所使用的数控机床要求特殊型号的刀具,需要单独采购,而且价格不菲,文小山的领导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刻想方设法着手解决,并专门派车送往训练地点。终于,文小山等不负众望,力克群雄,分别夺得全国大赛第二名和第十五名。

个人是渺小的,只有投身集体,才能放出光芒,文小山的成功,与东汽良好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分不开,与东汽激励进取的文化氛围分不开。

相信像文小山这样的一批优秀技术工人将为东汽实现“四个一流”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中美国:从激烈 对抗到超级融合》 下一篇:白春礼:青联是青年学者的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