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大学生校园归属感及其培养

时间:2022-07-28 06:48:40

论电大学生校园归属感及其培养

【摘 要】理论层面上看,要形成学生校园归属感有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维度。透过理论视角观察实践发现,电大学生校园概念淡化、教学交互方式转变及成人学生特质,导致学生校园归属感淡薄,呈现出文化认同缺失、群体认同障碍和活动参与不足等特征。为此,试图从校园文化建设角度提出化解困境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电大;归属感;校园文化

打造优质教育品牌已成为电大人致力追求的一项发展战略,提升社会影响力是创建和保持优势品牌的必经之路。学生认可电大教学文化、管理文化及服务文化等,并在师生关系良性互动中形成强烈的校园归属感,积极主动参与电大校园建设,这是提升电大社会影响力的关键之举。因此,研究并培育电大学生校园归属感,是关系电大长远发展的重大现实课题。

一、学生校园归属感形成的三个维度

国外学者Goodenow认为学校归属感指学生在学校环境中被他人接受、尊重、包容和鼓励,并感到自己是学校生活和活动的重要一份子的感觉。[1]国内学者包克冰等人认为学校归属感是“学生对自己所就读的学校在思想上、感情上和心理上的认同和投入,愿意承担作为学校一员的各项责任和义务,及乐于参与学校活动”[ 2]。梳理国内外文献对此概念的理解,我们发现可从三个维度考察学生校园归属感的形成,即认知维度、情感维度及行为维度。

(一)学生校园归属感形成的认知维度

该维度强调学生对学校目标、纪律、道德规范的接受,即对学校教学文化、管理文化、服务文化等校园文化的接受,反映出学生对学校的自豪感、在学校的安全感和舒适度。曹光法通过实证研究,为学生校园归属感的影响因素进行排名,前五位的分别是学校氛围、人际关系融洽度、同学友谊、校领导及教师的整体素质以及校园的安全状况。[3]可见,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强化学生的校园、导师及专业归属感,有助于提升学生校园归属感。

(二)学生校园归属感形成的情感维度

该维度强调学生感受到的来自教师及同伴的接受、重视和尊重,反映出学生在学校人际交往互动中的如喜爱、享受、联结、依恋、厌恶、高兴、悲伤、焦虑等情感体验。正如前文曹光法的实证研究所述,人际关系融洽度、同学友谊对学生校园归属感具有重大影响。在校园、班级中人际交往和谐的学生更易于获得较高水平的校园归属感。

(三)学生校园归属感形成的行为维度

该维度强调学生在学校的各种课内及课外参与活动的积极程度。乐于参与校园活动是具有较高归属感的重要特征。根据学者finn的认同C参与模型理论[4],对学校认同的学生将可能增加参与校园活动的数量和质量。同时,学生在得到恰当指导的前提下,增加的参与活动也将有助于学业的成功,而该成功又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校园的归属感。因此,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校园活动,加强对学生情感性的支持服务,将促进学生校园归属感提高。

二、电大学生校园归属感淡薄的原因探究

高水平的校园归属感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缓解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减少辍学暴力等不良行为,促进学生为学校发展献策献力。然而,电大作为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学生校园归属感普遍淡薄。深入探究该问题起因势在必行,以便有的放矢地给出对策。

(一)校园概念淡化造成文化认同缺失

电大校园尽管有传统校园一般的物质形态,但其学生到校集中授课较少,学生在虚拟校园学习时间更多于实体校园。因此,电大对学生的教育、管理、考核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也都随之发生变化,致使学生校园概念淡化。一方面,学生对电大的教学文化、管理文化、服务文化等校园文化感知较少,极少接受学校文化氛围的熏陶,由此对提升学生校园归属感造成重大影响。另一方面,不少基层电大仅把校园文化建设简单地理解为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认为这是学生管理部门的工作,并没有从增强电大核心竞争力的高度进行系统的校园文化建设顶层设计。其后果就是不少学生对电大教学文化缺乏认同,对管理文化缺乏敬重,对服务文化满意度不足,从而不认可电大开放教育文化,难以产生高水平的校园归属感。

(二)交互方式转变引发群体认同障碍

电大教育的一大特点就是强调远程教育、虚拟学习环境。这就摒弃了传统校园里的情感交流方式,导致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变成了人与机器的交流。电大学生在大部分学习时间处于时间、空间和心理上的准分离孤立状态,由此造成群体缺乏认同,其具体表现为:一是实体班级概念模糊;由于电大学生有家庭工作单位等多重身份,在繁重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之下,更倾向于把有限的精力、时间投放到以网络为载体的自主学习当中,较少关注实体班级文化的建设。二是师生情感淡薄;在以网络学习环境为主的背景下,学生与教师直面沟通交流的机会大大减少,现实中师生相见常互不相识,师生情感自然淡薄。据新疆克拉玛依电大对69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9%的被调查者认为师生之间互相关心及沟通不够,100%的学习者希望能得到教师的关注和重视。[5]三是同学友谊弱化;据该电大调查,62%的学习者认为电大“同学”的概念相当淡漠,78%的被调查者希望同学之间能够互相交流,建立深厚的友谊。

(三)成人学生特质导致活动参与不足

电大学生不同于普通高校学生,他们大多在社会上参加过一段或更长时间的工作,工学矛盾、家学矛盾比较突出,其心理上体现出成人化、职业化、时效性等稳定务实的特点。如果校园文化活动创新不足,其吸引力和凝聚力不够,较少受到校园文化和优秀教师的熏陶的这些成人学生们大多更愿意参与处理社会、单位及家庭事务,对校园文化活动的参与热情明显不高。学生参与度不高,群体认同更加缺失,对校园文化的认同也更加难以形成,这进一步影响到认知维度和情感维度归属感的建立。

三、提升电大学生校园归属感的文化策略

校园归属感是学生对自身归属需要满足与否的感知及体验,是一种情感需要和心理感知。校园文化教育作为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行为,最能浸润学生心田、塑造学生德行,其对这种主观感受必将发挥重大影响作用。因此,从校园文化建设角度去提升电大学生校园归属感才是治本之策。

(一)站在校园文化建设高度,重塑制度文化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生命和灵魂,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师生的思维、品质和行为,对提升学生归属感意义重大。杰出的制度孕育出优秀的校园文化。只有深入地把握校园文化建设规律,才能塑造出先进制度文化,为优秀校园文化的形成提供根本性保障。因此,重塑制度文化首在理解校园文化。电大校园文化如大树一般由根、干、枝、叶所组成。根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价值核心层文化,体现出电大的办学宗旨、办学目标、价值观、伦理观及办学的精神和理念。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增长层文化,体现出电大的管理文化、课程文化和服务文化,决定着电大事业的根本内涵、保障机制及发展前景。枝文化是承载校园文化的载体,如以网络平台、宽带电视平台、实体校园文化活动等,体现出电大的技术含量及品牌特色。叶文化是校园文化的表象文化,如学校形象标识、校训校歌等外表特征,体现出电大文化的形态风貌。制度展现出人的意识形态。管理者应在深入理解校园文化结构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电大校园文化建设的规律,为制度设计奠定良好的理念基础。

(二)搭建群体交流互动平台,培育情感文化

要重视情感文化培育,为群体交流互动搭建平台。一是以服务促进情感交流。《服务利润链》一书中谈到:企业要高度重视两类客户,一类是接近非常满意客户,另一类是将流失的不满意客户。推一把前者将得到更满意客户,其将更努力地宣传企业。拉一把后者将避免失去一名客户。书别强调:维系老客户的成本是开发新客户的1/6。因此,电大必须把对学生的关怀放在第一位,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尤其要把这种服务理念贯穿到新生和毕业班学生的教育管理之中。入学指南设计得要有鼓动力,课程导学要有吸引力,要对学生学习心理予以引导等,从而快速提升学生校园归属感,减少流生率。另一方面,要给予毕业班学生更多人文关怀,进一步提升其对校园的忠诚度和满意度,使他们毕业后能为母校发展主动提供更多帮助。二是以虚拟活动强化群体意识。虚拟网络技术使电大学生形散神不散。要充分运用好微信群、QQ群、博客等网络工具,组织好虚拟班级活动。虚拟网络内容要有人文关怀,逢生日发个祝贺短信,遇传统节日问候留言,使群生活留有情意。三是以实地活动增进互动沟通。设置相对固定教室,给学生根据自身专业特征和班级特点美化教室的机会,加速班级文化形成;鼓励筹建学生会,其工作可涉及科技、文艺、体育等多种类别,并允许他们参与到学校重大事务的决策过程中;要定期不定期地组办各类校园文化活动项目,如艺术节、文化周、宣传日、运动会、学生沙龙、名家论坛、“达人秀”、学习擂台赛、校报校刊编发等。

(三)适应电大教育独有特质,创新教学文化

一方面,电大主要是面对成人的学习,校园文化活动要具有吸引力的重要路径就是要形成面向成人的课程文化。成人课程必须体现针对性、实用性、速成性等特点,否则再多的校园文化活动或课程也无人问津,活动参与率必然低下。为此,应加强通识课特色课程建设,寻找和开发一批适合成人学生需求的校本教材,如《经济学与社会生活》、《电子商务创业》、《心理学与健康生活》、《个人理财》等。这些课程尽管在当前电大教学中还未占有主导地位,但其符合成人生源求知需求,必将是未来电大课程开发的发展方向,获得学生们的认可。另一方面,电大学生主要学习方式是基于网上远程学习,因而应对网络教学文化予以创新。网络教学文化要努力实现网上课程资源实用化,重点加强微课程资源建设,提升网络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要督促教师答疑指导规范化,对人数少的小班可试行预约面授辅导、网上辅导答疑等个性化服务;要推动远程互动讨论常态化,营造良好网上学习环境,形成电大独有的网络教学文化。

参考文献:

[1]Goodenow.Classroom belonging among early adolescent students: Relationships to motivation and achievement[J].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1993,13:21-43.

[2]包克冰,徐琴美.学校归属感与学生发展的探索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6,26(2),51-54.

[3]曹光法,姚本先.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问卷编制及研究[C].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2009.

[4]Finn J D.Withdrawing from school[J].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1989,59:117-142.

[5]胡宗哲,童成莲,张巧玲.增强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者的认同感和归属感[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

作者简介:

辜红丽,女,江西南昌人,福建广播电视大学三明分校教师。

上一篇:新课标下初中英语教学中师生互动模式探索 下一篇:新时期中职生职业规划能力的培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