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实事求是”

时间:2022-07-28 06:05:02

[摘要]“实事”不是经验中直接给定的事实,而是经由人的抽象思维能力求得的符合必然性的实存。“求是”不仅仅是一项思维活动的原则,更主要的是一项实践活动的原则。“求是”不仅仅是改造外部世界的活动,同时也是对内部世界的改造。因为改造外部世界与改造内部世界是不可分割的。“实事”和“求是”是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不能割裂开来理解。

[关键词]实事求是;实事;求是;实践

[中图分类号]B0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0)12-0003-03

何谓“再谈”?是因为1990年我发过一篇短文,题曰“何谓实事求是”。为什么要“再谈”?因为当年讨论的问题大多还存在。什么问题?即经验主义。经验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在历史上曾起过积极作用,但近代以来,它已经落后于时代了。当前,从经济生产到日常生活,都处在高科技的统治下,如果我们的思维方式不能与之相适应,那么,我们便将成为时代的弃儿。

“实事求是”这句成语提出时,肯定没有想到其内涵会像今天我们讨论的那样复杂,这是很自然的。因为时代在前进,人们的认识也在前进。人们对于外部世界和自身的认识都比以往更深刻、更提高了。这就是历史。尊重历史,就是要尊重历史在前进。在前进过程中,同一对象的内涵被更深入、更全面地揭示出来了,这是文明进步的标志。过去我曾说过,历史也是一种矿床,不过它与地质学上的矿床不同,后者是越挖越少。例如:煤矿,它的蕴藏量是一个有限量,终有一天会被挖尽的。但前者则相反,它会越挖越多。就像古典文献的研究,经过了数千年来多少文化巨人的探讨,现在是不是没有可进一步研究的了呢?恰恰相反,进一步研究的视域更宽广了。仅以一万多字的《论语》来说,谁敢说已经穷尽了对它的研究呢?肯定没有人敢这样说。为什么?就是因为视域在不断拓宽,探讨在不断深入。

“实事求是”是一个整体,很难把“实事”和“求是”分开来理解,但为了叙述的方便,又不得不把它们分开。因此文中经常会有分合交错的情况。

“实事”一说,从字面上便能看到,不能直接等于“事实”。也就是说,它指的是没有被夸大也没有被缩小的事,即没有被歪曲得面目全非的、符合客观规律的事。这样的事,是要经过一番求证以后才能把握到的,并不是经验中直接认识到的。

但是,人们经常不是这样来理解的。相反地,而是把“实事”倒过来,当作“事实”来理解,即把“实事”当作给定了的“事实”。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又说百闻不如一见。按照这种观点,见到的比听到的可信,见到的比听到的更真实。为什么?一个没有说出的理由是:在“看到”这种感知活动中,由于我们的视觉和被看到的东西直接打交道了,所以必然可信。在听到的感知活动中,我们的听觉可能没有与对象直接打交道,只是听别人如此说罢了。如果把这条理由归纳一下,就是说,只有我们的感官直接把握到的,才是最可信的。这种观点是什么观点?即经验主义观点。但这种观点是不对的。

在我们的认识活动中,感官的作用重要不重要呢?重要的。因为感官是我们的理智通向外部世界的门户。一个闭目塞听的人是不可能认识外部世界的。但是仅凭感官我们就能认识外部世界吗?不能。因为,人的认识所以有异于其他动物的感知活动,恰恰就在于它超出了感官的直接性。不超出感官的直接性,人类便不可能有认识。

古人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为什么只有自己才知道?因为直接的感受是无法传达的,一旦你说你感受到了冷或热时,你说的便不是你直接感受到的,而是某种感觉的一般称谓了。人的认识的特点,恰恰就在于它能交流,能传达,即超越了某种直接的特殊的感受上升到人人共有的一般性的认识。怎么才能实现这种超越呢?这就要说说人类认识活动的一般过程了。

人的认识活动和其他动物的感知活动不同,要经过一个否定之否定,才能实现对一个对象的认识。上面我们说,人的理智是经过感官通向外部世界的,但是,感官直接把握到对象,要经过一个中介的转换,才能成为认识的内容,获得对对象的认识。这个中介即自我意识。例如,我看到了“什么什么”,还不算认识,必须是我“意识到我看到了什么什么”时才算认识。在前一判断中,认识的主体是“我”,认识的对象是“什么什么”。在后一判断中,认识的主体是“我”,但认识的对象也是“我”(我意识到的我……)。不过不是任何一个我,而是看到了“什么什么”的“我”。在这两个判断中“什么什么”有一个微妙的变化,在第一个判断中,“什么什么”是与作为认识主体的“我”外在地并列的。但是在第二个判断中,“什么什么”成了作为对象的“我”的内容,失去了它的外在独立性。而作为对象的“我”是一个类概念,因此“什么什么”便也成了类概念的内容。这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由感性过渡到理性的核心内容。在这个过渡中,实现了一个飞跃,即原来外在的个别对象变成了认识中的一般对象。换言之,人们总是用一般来指称个别,这就是人的认识的特点。

人的认识活动为什么会如此复杂呢?这根源于人的存在方式。人的存在方式最主要地表现在人的生产活动中。正是这一活动,才使人超越了自然,有了抽象思维的能力,成了社会的人。自然动物是依赖于自然界的直接供给才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如果自然界供应不了它,它便生存不了,只能灭亡。所以,它们始终只是自然界的一个部分。人则不然,他是靠自己的生产活动,在改造自然界的条件下求得生存和发展的,所以他们超越了自然界,把自然界当成了自己有机体的一部分。因而他超越了自然界,组成了人类社会。正是人类的这种生产活动决定了他认识活动的主要特点,因为认识是为生产服务的。

具体说来,生产活动具有如下两个特点:①生产活动是一种类活动:②生产活动是一种超越性的活动。

生产活动和适应自然的活动是不同的。在其他动物的适应性的活动中,外界对象与这些动物是简单地并列的。所以,外界对象是强加于它们的、身不由己的条件。人对外部环境的改造是有目的的,这个目的即要有利于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所以,如上所述,他把外部环境当成了自己有机体的延伸。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说,其他动物与周围环境没有关系,只有人才与周围环境发生关系。凡存在关系的地方,这些关系都是为我的。所谓为我关系,即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类关系。如自我意识中的“我知道我……”。主客的关系不是强加于主体的外在对立物,而是主体主动的自我设定。所以,人们对外部环境的改造,间接地也就是对人自身的改造。人类文明的进步,正是在这种内外关系的辩证转化中实现的。

所谓超越性,即是在生产活动中,人们对自己改造的对象不是简单的肯定和否定,而是要通过肯定来否定原有的对象,以便达到新的肯定,即生产出新的产品来。这种产品,不仅在外形上,而且在性质上与原有的对象是不同的,它是一种全新的实存。在高科技条件下,这种新的实存,可能是在自然条件下从来没有存在过的,完全是人类的创造。例如,信息网络的发展,即已经向我们证明了这点。而且,我们相信,这种情况一定会越来越充分地表现出来。

生产活动的类特点和超越性,不仅促成了抽象思维活动的可能性,而且实现了抽象思维活动的必然性。这样,人类认知能力才真正超越了自然动物,具有了认知对象的感性特征的能力,又由此把握到了对象的本质。

说到“求是”,一般人都认为是求规律。我认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因为,这里所说的“求是”,不仅仅是一条思维活动的原则,更主要的是一项实践活动的原则。“求是”当然是要超越令人不满的现状,实现更有利于人类生存发展的环境。认识新旧事物得以过渡的规律性何在,重要不重要呢?当然很重要。不懂得其中的规律性,我们实际上便不能理解我们面前的现状,更不懂为什么要向新的状态转变,正如黑格尔所说的“在日常生活中,任何幻想、错误、罪恶以及一切坏东西,一切腐败幻灭的存在,尽管人们都随便把它们叫做现实。但是,甚至在平常的感觉里,也会觉得一个偶然的存在不配享受现实的美名。因为所谓偶然的存在,只是一个没有什么价值的、可能的存在,亦即可有可无的存在。”?眼1?演只有符合必然性的存在,才是合理的真实的存在。但是,如果人们以为,认识的任务到此便完成了,那么,实际上便还没有摆脱空论的旧习,还没有真正起到指导实践的作用。思维真正的作用和威力,就在于它要指导实践由旧世界走向新世界。因为谈思想上的必然性时,还只是一种抽象的原则,要使之成为现实,必须在一系列偶然性中来开辟道路,真正的必然性是实现在一系列偶然性中的。如果以为必然性可以抛开了偶然性,单独来实现自身,那便不是科学的理论,而是神学的教条了。

对于“求是”,还有一种片面的看法也常被人们所忽视,这种看法,即认为“求是”仅仅求外在环境的改善。这实际上还是没有理解“求是”的真谛,这可以说是几千年来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根本性的毛病。即老是把改造外部世界和改造内部世界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因而产生了一系列自讨苦吃的矛盾。

也许有人会说这不对,以往人们不是为了改善自身的生存发展条件而去改造外部世界的吗?怎么能说他们把内外世界割裂了开来呢?提出这种怀疑的朋友,是因为不了解何谓外部世界,何谓内部世界。我们经常强调一般的动物是适应自然而生的,所以它们只是自然的一部分,和自然是浑然一体的。人因为能生产,不受自然条件的束缚,走上了自主发展的道路,组成了人的世界。这两个世界的根本差别何在?即统治自然界的是必然性,统治人类社会的是对必然性的超越。夸大一点说,统治人类世界的是自由。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便是对必然性的超越,就是走向自由的表现。但是,近代以来,思想家们发现,人类对外部世界的改造,形式上似乎扩大了人的自由,可是细细一分析,却发现实际上这种改造活动的结果,不仅没有扩大人的自由,反而是对自由的丧失和剥夺。这便是所谓人的异化。马克思和恩格斯曾认为,这种异化是资本主义的私有制的结果,所以到此为止的人类史,只是人类的史前史;随着剥夺剥夺者的丧钟敲响,人类将真正开创自己独立发展的历史。但是从我们今天的现状看,事情似乎并不是那样简单。例如,高科技是人类自由的光辉创造,但是,它对个人自由的剥夺,也是前所未有的。例如,铺天盖地的广告,实际上已经完全支配了人们思想上的自主性。古语说?押好酒不怕巷子深,现在这种传统的看法已经很难成立了。

所以,我认为,“求是”的活动在不同的历史时代有其共性,它们都要考虑到内外世界的关系,但是,由于以往人们对外部世界的改造,在广度和深度上还十分有限,因此关注的重点往往仅是外部世界的问题。不过,近代以来,人类在改造外部世界的实践中,广度和深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我们对内外世界的关系仍关注不够,这就产生了我们在上面说到过的“异化”问题。至于在今天这个时代,人类似乎已经完全生活在自己创造的世界中了。因此,很自然的,内外世界的关系问题,才是今天“求是”活动的中心问题。这表明人类文明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人的自身的问题凸显了出来,即人性和人的自由的问题将真正成为时代的主题。

“实事”和“求是”,不是简单并列的两个方面,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辩证发展过程。因为“是”是从“实事”中求来的,反之,“实事”是按“是”的标准从现状中认定的,所以,它们的关系就如理想和现实的关系似的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不可能有一个最终的完满状态。

这就表明,人们永远应该立足于现实,但又必须面向将来。不从现实出发,想入非非地这山望着那山高,那便什么事也干不成。不过不断地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和生存环境,也就意味人们永远不要满足现状,要为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而努力。这就是为什么说在直观中,是现在在先,将来在后,可是在实践中却是将来在先,现在在后。因为人们总是根据尚未实现的理想来规划现在,并按此去奋斗的。这是人的活动的特点,人也是由此而走上文明大道的。

正因为如此,理想对于任何一个社会和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不可缺少的。

现实重要不重要?重要。因为它是立足的基点。不管人们为什么为崇高的理想去奋斗,都要有个立足的基点,不可能什么条件都不具备,空谈为理想而奋斗。不过,如此便认为,现实便是唯一重要的,只有看得见和摸得着的最重要,甚至提出要跟着感觉走,如果真是如此,那人和其他动物还有什么区别呢?甚至可以说还不如其他动物了。因为其他动物没有非生理需要的贪欲,而人的需要是无穷无尽的。但是问问提倡所谓现实主义的朋友,他们对非生理性享受,真的不关心吗?大概并非如此。金钱名誉这些既不能穿也不能吃的东西,他们是不是不关心呢?我们看到的现状恰恰相反,他们比谁都关心。否则社会上的不道德的乌烟瘴气就不会这么多了。

所以,要尊重人,尊重人的尊严,就应重视理想和理想教育。当然,理想不是一个给定的常数,而是有历史性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人们的理想是不同的。例如,当代的中国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便是最高理想。

为实现这个理想而奋斗,不是少数人,更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的事,而是全体中国人民的事。但是,几千年来的中央集权统治,使我国民众的民主意识很差,总以为国家大事,不是老百姓的事,而是少数领导的事。有些领导人也认为,自己比群众高明,所以张嘴就是“指示”。但是民主是时代的潮流,中华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顺应这个世界的潮流,甚至应站到这个潮流的前列去。古人说?押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其实这种情况只有今天才能真正做到。而且不仅秀才(知识分子)能做到,一般的老百姓也能做到。因为现在是信息的时代,通过现代传媒,人们不仅能够天下大事随时可知,甚至个人的隐私,能对人保密的也不多了。在这样的时代,如果还有人想扮演救世主的角色,大概只能成为历史舞台上的丑角而已。

当然,在现实中,每一个人所要追求的“是”和理想是不尽相同的,有的可能和全社会所追求的最高目标相近,有的可能与之相反,这就是现实。现实之所以叫现实,因为它永远是不理想的。生活在其中的个人,也不是整齐划一地行动的,而是各行其是,甚至相互冲突,似乎全无共同之处。所以要有道德和法律等无形和有形的外在力量去约束每一个人,以便使个人的行动不至于超出当前社会可能允许的范围。这里就隐藏了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即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关系问题。

所谓事实判断,是指人类在为改善自身的生存条件和提高自身的文明发展水平,在改造外部世界的过程中,获得的对实现事物或事件的认识,同时,这种认识反过来又指导着人们的实践活动。所以这种认识有着鲜明的实践性。所谓价值判断,是指人类对自身创造活动的意义的认识。本来这种认识,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是起指导作用和规范作用的,但是,在该项具体的实践活动之初,人们往往对此是不自觉的。他们以为指导和规范他们行为的是社会道德和法律。实际上,他们只是看到了认识论意义上的规范作用,没有看到存在论意义上的规范作用。我常以万里长城为例说明哲学中的价值概念。万里长城当年是为防止外敌入侵而修建的,即为实用而修建的,所以它虽然也蕴含非实用的存在论上的价值,但是人们却没有自觉到这一点,而只注意了它的实用价值。经历了千年风雨后,今天的长城虽然已失去了昔日的防御功能,但存在论上的价值却突显了出来,也就是说这项工程似乎比以前更伟大了。人们常说的“万里长城永不倒”、“不到长城非好汉”就是证明。显然,今天的万里长城已成为中国人民不畏、顶天立地的英雄气概的象征。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发现,事实判断是针对现实中的有限事物而言的,它关心的是它的实用性,价值判断是对在人类实践活动的创造性和超越性作用下,有限事物升华为无限事物而言的,关心的是它的意义。西方近代哲学,有着强烈的科学主义倾向,所以总认为,真理问题,仅仅是关乎事实问题,与价值问题无关。这是错误的。其实,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是有内在关联的。无论是事实判断还是价值判断,他们关心的都是人自身,不过,事实判断更为关心的是人的物质生活的提高,价值判断关心的是人们精神生活的提高。一句话,二者关心的都是人在文明大道上的进步。而且,两者中如果缺一,人在文明大道上便会步入歧途。

物质生活的提高,是发扬人的自主性、创造性和超越性的保证;人的自主性、创造性和超越性是提高人的物质生活的前提。

只有求“实”才能保证求“是”;只有求“是”,才有可能求“实”。

实践在前进,技术在前进,认识当然也要前进。明天我们还会发现今天的认识仍然是不充分、不全面的。这是人类存在方式的优点。这个优点即人永远是其所不是,而不是其所是。

参考文献:

[1]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44.

上一篇:理性幸福观解读 下一篇:正确认识和处理科学技术发展与伦理道德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