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媒体在刘翔伤退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时间:2022-07-28 05:13:07

我国媒体在刘翔伤退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摘 要】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子110米栏预赛中,飞人刘翔在跨跃第一个栏时就打栏被绊倒,和四年前北京奥运一样因没有成绩被淘汰,一样的全场惊愕,万众瞩目,一样是铺天盖地的疑惑、猜测、漫骂、支持和鼓励。但我国媒体在这次事件的系列报道中显得“长大”了。各媒体通过新闻策划、议程设置和评论互动,强化了舆论引导,凸显了人文关怀。

【关键词】伦敦奥运 刘翔退赛 人文关怀

在全球关注的伦敦奥运,“飞人折翼”遗憾出局事件再度“重演”,我国媒体立足客观报道的前提,从对刘翔在“伦敦碗”摔倒现场的特写报道,到事后受众的广泛反馈,到评论引导,不仅全方位呈现出了伤退事件的方方面面,更体现了大众传媒作为社会环境守望者的责任,加深了使广大受众人于人文精神的理解,公众也在公开透明的报道疏导下对刘翔此次伤退给予理解和支持。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阐释我国媒体在刘翔伤退事件中有效传播人文关怀的手段。

一、展示刘翔伤退特写,凸显人文关怀

美国信息署前任署长爱德华·R·马卢曾经说过:“真实就是最好的宣传,谎言则是最坏的。要有说服力就必须让让人相信;相信就必须可信;要可信则必须做到真实。宣传就是如此简单。”①我国媒体对刘翔受伤报道的处理,最大的进步就是从热身开始,就把镜头对准刘翔,从刘翔踏上跑道到伤退离场,六组真实而典型的特写镜头,使电视机前的广大受众见证了刘翔的受伤过程,也近距离体验了刘翔从起跑的表情动作到轮椅退场全过程的拼搏精神和坚强意志。

镜头一:打栏摔倒,意外受伤。这是一个惨烈的镜头,新闻媒体并没有采取其他转移或屏蔽的手段来隐瞒真相,相反,从央视到各地方媒体都多次反复播放了刘翔受伤的特写镜头组:腿部和脸部的特写,真实地表现伤痛对刘翔造成的痛苦,体现了带伤上阵的刘翔为国争光的坚强。

镜头二:抚摩伤腿,单脚挺立。倒下的刘翔坐在跑道上,无奈地抚摸了一下贴着胶布的伤处,然后忍痛单腿站起,慢镜头和回放让观众第一时间看到了更多的细节:他的右脚已经不能着地,整个右脚踝部位包裹的金色绷带……这让观众回忆起北京奥运以来刘翔为了战胜伤痛、重返战场所经历的磨难与所承受的压力。

镜头三:单脚跳跃,跳向站点。他顽强地以单脚跳上跑道后又返回来,以雷德蒙德的方式跳到了终点,“完成”了自己的比赛,这时全场观众给了他热烈的掌声。现场的特写镜头追踪记录了刘翔的每一步,他孤单的跳着,如此的悲情,每一步都让在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感受到了他的追求。

镜头四:深情亲吻,惜别栏架。单脚跳的途中,刘翔跳回跑道,亲吻了第四道的最后一个栏架。这一幕再现了他对这项运动的热爱和不舍,反衬了刘翔“壮志未酬捷翅先折”的真情与痛苦,激发观众对刘翔的理解与体谅。

镜头五:对手拥抱,志在参与。当刘翔跳到终点时,同组的运动员纷纷上前搀扶并与他拥抱,“伦敦碗”八万现场观众已经忘记了去注意谁是冠军,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了刘翔。匈牙利选手巴吉用自己的右手举起刘翔的左手,示意刘翔是奥运场上真正伟大的胜利者。正如ESPN一位记者所说:“刘翔还是坚持了下来,就这样,非常让我感动,他是一位坚强的运动员、坚强的选手。其他的选手给了他拥抱,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

镜头六:轮椅退场,乐观自若。刘翔被扶上轮椅,摄像机再次扑捉了刘翔的表情:黯然神伤,但没眼泪。正如《每日电讯报》报道的,他的表情乐观,这感染了所有人。虽然他那背影离观众越来越远,而人们似乎还在回忆着刚才的一幕幕动人情景。

二、利用评论引导,阐释人文关怀

新闻媒体的解说评论作为更客观并深度挖掘新闻事件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本次刘翔伤退事件中发挥了重要的引导作用。纵观刘翔伤退事件,我国媒体的主持人解说和媒体评论,都为刘翔设置了一个宽松的环境和舆论氛围,有效进行了舆论引导。

赛前,新华社就发表了一篇评论《需要逼刘翔还债吗?因伤退赛可耻吗?》,其中说道,刘翔也是人,不是神。让我们为刘翔祈祷,祝他好运!《新民晚报》刊发的一篇《刘翔,请为自己飞翔》更让人为之动容,其中说道,伦敦的夏天,有点凉。但刘翔的心,一直是热的。那份热情,让他克服了种种常人难以忍受的伤病,那份热爱,让他一次次挑战自我。说说容易做做难,其实,刘翔能够坚持到现在,能够最后勇敢地走上奥运跑道,他已经是一个大写的人。

凤凰网体育专栏作家翠红发表评论说:“2008年封锁消息是公关最大败笔……对刘翔本人来说,一堆名称不如一天真实的生活。”著名的媒体评论人梁宏达说:“刘翔为了保护自己,何罪之有啊?”著名央视主持人白岩松说:“他倒在地上的一瞬间,我们都傻了。但是,好在这次留给世界的不是没有出发的背影,而是出发了,出发就是一个超越……伦敦奥运会对于刘翔来说,已经结束了,不过人生的比赛刚开始,祝福刘翔吧。”这些评论,深入浅出地阐释了人文精神。

有人就央视事前知道刘翔赛前腿部有伤的信息抨击说,杨健的悲情解说是“演戏”,指责刘翔和媒体为了“商业利益”而“忽悠”受众。这是一种对体育与新闻都缺乏了解而造成的误解。其一,体育竞技是要挑战人类身体极限,是要冒风险的。高水平运动员长期训练往往带来了满身伤病。为什么一旦带伤上阵,失败了就是“演戏”呢?其二,在伤情不完全确定的情况下,媒体既不可能准确预测运动员全力拼搏的结果,也不允许不负责任地披露运动员还不确切的伤情。需要也只能对有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预测和制定各种应急新闻报道和舆论引导方案。当刘翔的摔伤成为事实,电视媒体著名的体育解说员杨健根据事前预案,面对意外、惊愕的广大受众,几度哽咽并即兴说道,“感谢刘翔在这么多年的比赛里带给我们那么多骄傲的回忆,今天的这场比赛太惨烈了。但是我们还是要说刘翔是一个战士,在这个体育项目当中中国辉煌了10年,他在这10年时间里补足了中国最大的短板,就是田径的短板,我们在这个项目当中总能听到刘翔的名字。”语言里饱含着真情,可谓有感而发。

三、多向反馈受众评价,演绎人文关怀

从现代传播学的视角看,“受众不是大众传播者的‘侍从’,可任意驱使,而是传播活动中双重‘主体’中的“主人”之一;他也不是大众传播者的敌手,专门揭短拆台,而是大众传播这一巨大工程的合作者。②”任何内容和形式的大众传播活动,最终都要通过受众的接受、理解、反馈和行动来实现。因此,广大受众对大众传播活动具有积极的检验、监督和扩大传播、形成舆论和延伸效果的作用。对媒体来说,如何发挥把关人的作用,设置议程,组织报道,把受众的多元反馈构建成一个正确的公众舆论场,这也是我国媒体在这次刘翔伤退报道中成功地演绎人文关怀的环节。

围绕刘翔事件,许多媒体进行了精心的新闻策划和巧妙的议程设置。中央电视台在刘翔摔倒后曾播出了一个4分多钟的纪录片,刘翔说:“我觉得在我身上总会发生一些奇妙的事情……我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可以值得以后回忆很长时间。”事实证明,在媒体的引导下,这再度发生的“故事”,确实引发了许多人的深思:英国运动员鲁塞德斯基幽默的一段话一针见血地批评了我们某些人“唯金牌论”的认识误区:“赛前我们听到两条截然不同的脉络:最好的刘翔重回7步上栏,准备找到最好的状态;或者,他的脚伤有点问题。结果,当他摔倒在跑道无缘半决赛,环视微博和网络,全世界最不肯原谅他的居然是中国人。”就连利益密切相关的广告商也践行了人文观念。上海通用汽车凯迪拉克市场部对刘翔的退赛表示理解和支持:“刘翔带伤上场挑战自我,最后一刻依然不放弃的行动彰显了‘信念·创造·拥有’的精神,凯迪拉克品牌为有这样的代言人而自豪。期待着他的下一次飞翔。”可口可乐以一个现代大企业的高瞻远瞩和大度胸怀表示:“我们不会因此改变跟刘翔的广告合作,我们知道他已经竭尽全力了,我们觉得很惋惜,也将会继续支持他!”

在我国网络媒体的策划下,广大网民更是活跃在微博平台上,在刘翔伤退后有近3000万条的微博热议。理解关心、支持鼓励的声音不绝于耳。速途网编辑张雨芹说道,“刘翔的摔倒更多使人的心产生契合,也正因为他涉及到人的情感,而微博正是宣泄情感又能快速引发共鸣的平台,对于微博在承受突发事件所带来的冲击应该做到双保险。更多的人还是力挺刘翔,他也不是神人”。北京的一位网友说:“刘翔有权利作出自己的选择!那些一味只知道指责他的人,请你们记住:他是一个优秀的运动员,不是你们的争夺金牌的筹码!”另外,一些名人也都微博表达对刘翔的理解支持。其中徐小平发微博说:“这是我听黄健翔亲口讲的故事:2004年刘翔获得第一名的瞬间,他旁边一位日本NHK主播,激动得满眼是泪水,走过来与黄健翔紧紧拥抱说:‘感谢刘翔,替我们亚洲争了光!’刘翔在非裔和欧美裔统治的跨栏项目中登上世界之巅,是中国和亚洲的骄傲,是载入史册的体育传奇。我崇敬他!”王菲也第一时间发微博安慰刘翔:刘翔没关系,前面还有很多栏要跨,共勉,加油!”作为从2001年来一直接触采访刘翔的央视记者冬日娜,通过微博告诉了更多的人刘翔为伦敦奥运所做的种种努力。公众对刘翔伤退事件的理智对待,表达了对刘翔的人文关怀。

来自社会不同角落和层面的受众,以他们对刘翔事件的理解,把一个本来十分悲壮的事件,生动地演绎了成为一支人性关爱,理解包容,催人奋发的人文精神交响乐,它说明我国媒体在发挥舆论引导功能,传播人文精神方面正在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①http:///wiki/

public.diplomacy.A history of the term public diplomacy

②肖沛雄:《新编传播学》,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97

(作者:广州体育学院体育新闻传播专业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上一篇:微博时代“媒介审判”的产生与规避 下一篇:大众传媒的舆论监督功能对文化发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