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予孩子坚强秉性

时间:2022-07-28 04:01:55

一身或蓝色或灰色的衣服,一头短短的头发,腰里挂着一支玩具枪,或手中挥舞着一个木头刀……乍一看,以为是谁家的小男孩,其实她是一个长得十分娟秀婉丽的女孩子,这些都是她的爸爸妈妈给打扮的,他们就是要让她从小具有“男子汉”的气概。

小时的她对什么都有兴趣。

两三岁时,热爱京剧艺术、在儿研所做医生的奶奶,除了让她听梅兰芳、程砚秋、余叔岩等京剧大师的录音外,还常常带她去剧院,这让她对京剧着了迷。她喜欢表演,奶奶对她爸爸妈妈说:“这孩子嗓音好,在艺术方面很有天赋,不学点文艺太可惜了。”

于是,爸爸妈妈先是让她学手风琴,后给她报了舞蹈班、表演班,接着又让她上了美术班、外语班……反正大人给她报什么,她就学什么。

后来她表示:小时候累是累点,但参加了各个兴趣班后,感觉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不,简直如鱼得水了,回家后,自己常把所学的内容现场发挥一番,逗得全家人笑声不断。

她的表演天赋很快就让导演们注意上了。8岁,她开始与葛优合拍电影。她先后演过《魔刀》、《飞越人生》、《只要你过得比我好》、《盐丁儿》、《上一当》等10多部电影。

其实,老师是不喜欢自己所执教的班上出“童星”的,他们担心孩子演电影影响到班上的成绩。可不,这样的事就发生了!

一次外出拍戏回学校后,正遇上考试,老师告诉她,你就不必考了。可她坚持一定要参加。出人意料的是,她每门功课无不在90分以上。从此,老师对她拍戏再也不说什么了。

而老师有所不知的是,她无论到哪里拍戏,都随身带着课本,没有戏的时候,她总是待在自己的房间里自学、做功课。尽管很累很苦,但她却从不退缩。

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她上了高中。高一下学期,班主任找她去谈话,劝她留级,因为高中课程难度大,外出拍戏占用了过多的时间。老师说,她要是不留级,就别想考大学了。

这时,她做了一件在常人看来极不可思议的事。那天,她对父母说,她要退学。爸爸妈妈并没有惊慌,他们相信女儿做出此项决定自有她的道理。她说:“我想在家学习,直接报考北广(现在的中国传媒大学)。”爸爸为她找来各种辅导资料,请来老师为她讲解。

有些亲戚和邻居觉得她这是在“瞎胡闹”,好多孩子住读在学校,整个高中下来,却不一定能考上大学。再说,孩子不懂事,做父母的应当为孩子把舵,引导孩子。

可奇迹出现了,她在家没日没夜地学习了几个月后,顺利通过了高中毕业考试。之后,参加全国统考,她的专业和文化课全部过关,政治还几乎得了满分。14岁的她成了当年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年龄最小的学生。

从此,她更是按自己的意愿行事,父母对她也不加干涉。她以优异的成绩大学毕业后,别人都忙着找工作,她却跑到电影学院,为朋友写剧本、拍短剧。就这样,不满18岁的她过了一年的“游民”生活。

之后,她在旅游卫视做了主持人,凭着她扎实的基本功和靓丽而不乏沉稳的外形,一个人主持好几档节目,很快,她就成了台里的顶梁柱。可一段时日后,她觉得这份工作并不是自己所喜欢的,毅然辞职。父母也没有说什么。

不久,她被邀请参加央视一档电影访谈节目。制片人听了她的谈话,那机敏的反应,那对电影的深刻见解,让制片人心头不禁一动:这可是一位难得的电影节目主持人!后来一打听,她不仅是传媒学校的高材生,而且还曾是一位电影“童星”,于是立即邀请她加入刚开播不久的《中国电影报道》栏目。

这可是她最愿意做的事。此后,尽管她每天都要看两部电影,要看完有关这两部影片的所有花絮,还要上网查看导演与演员的相关资料,可她并不觉得有多么累。加之因为有以前在电影界的拍片经历,拥有了众多的人脉关系,到了采访时,她总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如采访葛优,像老朋友聊天,做出来的节目却非常“火”。

她就是如今央视电影频道的当家主持人瑶淼。

当有人问起瑶淼成功的奥妙时,说是否因了父母的“顺势教育”,她却说:“这个不是主要的。”这时她往往会向人讲起爸爸妈妈从小就希望她像铁血男儿一样坚强的事情。她说,穿男孩的服装,玩刀、枪、弓箭等男孩子玩的玩具,当然重要的是读懂了爸爸妈妈内心的那种渴求,让自己从小养成了坚强的性格――这才是最为关键的。

她还告诉人们,第一次去外地拍《魔力》时,她尚不满八岁,父母把她“扔”到站台上,她挥挥手向父母告别,不带走一片云彩的样儿。在剧组里,一待就是好长时间,别的孩子都有大人陪,没有父母陪的她就学会了靠自己。也免不了受别的孩子的欺负,可她总是强忍着。她总是不无骄傲地说,是父母培养出的坚强使得她走过一路的沟沟坎坎……

教育孩子,不要给孩子硬性提出什么宏大目标,只要赋予孩子坚强秉性就行了。坚强是阳光,它能为孩子驱除头顶上的阴霾;坚强是梁柱,它能为孩子构架起人生万丈大厦;坚强是鼓荡的风帆,它能让孩子的生命之舟一路驶向浩淼无际的大海洋……

(怡然推荐)

上一篇:多元思维制造需求 下一篇:坐在轮椅上的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