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就是好音乐

时间:2022-07-28 03:17:50

重复,就是好音乐

重复,能产生好听的音乐

不知道你发现没有,只要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一出新产品,电视上就会开始打广告,同一个广告在经过几番猛烈地轰炸后,常常会达到这样的效果:顾客在没吃过的情况下,也会对新出的食物产生兴趣。想想你是不是有过这种时候:“吃什么?”“随便。”“我看肯德基新出的那个汉堡挺好吃的样子,要不我们试试?”“好呀!”

同样,一位歌手要出新歌了,他就会在各大卫视进行演唱,或在电台播放。最后当这首歌在你耳边播了无数次后,你有没有觉得――嗯,其实还挺好听的!即使在你初次听过后,你认为它并不好听。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是重复效应,也叫曝光效应,是指一种刺激经多次呈现后,会越发受人喜爱,并被人们所接受。也就是说,这种重复效应,不仅会让人有种“强迫熟悉”的体验,同时还会增加人们对这种刺激的好感。尤其是在音乐中,重复效应则体现得更为明显。例如,把一个对音乐毫无兴趣的人与一位正在排练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音乐演奏会的人同关在一个屋子里,等他再出门的时候兴许嘴巴里还会吹着巴赫的曲子哩!看来,简单的重复行为就像是在人身上施了魔法一样,让一个对音乐不敏感的人也能自发哼起名家的曲子。

人们常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不过,这句话在音乐的世界里并不适用。美国伊利诺伊州大学的音乐学家统计了一些在全世界都比较流行的音乐。结果发现,一些经常在收音机里播放的热门歌曲往往都有一段重复演唱的副歌部分。令人奇怪的是,虽然这些歌曲早已被人们听过无数遍了,但人们还是会饶有兴趣地再去听。而且,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音乐理论学家也发现,人们在听音乐时,基本上有90%以上的时间都是在听以前听过的歌,这从音乐播放软件iTunes里面的播放统计次数就可以看出来。这就是说,人们在听歌时,总是在重复地听自己熟悉的曲子。

可见,重复非但没有使人们对听过的音乐失去兴趣,反而还让这些音乐具有一种百听不厌的魅力。这就好理解为什么生活中人们总爱听那些年代久远的被反复演唱过多少次的老歌老调了!

重复,

能大大增强人的注意力

为什么重复会产生好音乐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重复能够大大增强人的注意力。

美国阿肯色大学的音乐学家设计了一个实验,研究对象是在音乐艺术方面没有受过专门训练和任何经验的本科生。研究人员把一些近代著名作曲家的音乐在计算机上经过了一些改动,使得改动后的音乐与原版相比只是多了一些重复的片段。从音乐鉴赏方面去考虑,改动过的音乐是计算机随意拼凑起来的,应该比原版难听才对。但结果却恰恰相反:这些学生听过后都一致认为改动后的音乐要更好听,更吸引人的兴趣。而且,他们还觉得这些好听的音乐更有可能出自人类艺术家之手,而并非是被计算机随机生成的。

此外,当把这些改过后的音乐拿到音乐理论协会的年会上播放时,研究人员发现,尽管听众对原版都非常熟悉,也知道自己在听什么,但改动版似乎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也具有更强的说服力。这是为什么呢?研究人员指出,这可能是因为重复更能增强人的注意力――人们在接触带有重复片段的音乐时,第一次听上去一个比较随意的词语,在第二次听到时就有熟悉感,所以,这时人们才会更加关注它。

不仅如此,重复还能使音乐的小片段听起来更具乐感。研究人员将随机生成的一串音符以循环的形式演奏(连续演奏6次)给一些志愿者听,让他们评价其音乐感有多强。结果显示,所有的志愿者都认为以循环形式演奏过的音符更具有乐感。

看来,不管是一串音节还是一串音阶,只要将它们重复演奏,就足以将一串声音变成一段乐曲,从而带给人们听觉上的美感!

重复,使人产生音乐幻觉

其实,重复不仅会让一些音乐的材料更好听,还可以让一些非音乐的材料呈现出音乐的魅力。简单地说,就是重复可以将人们听到的非音乐材料戏剧性地转变为音乐幻觉。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心理学家发现了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证。研究人员让一些学生听这样一段话的录音:The sounds as they appear to you are not only different from those that are really present, but they sometimes behave so strangely as to seem quite impossible。(意思是:声音在你听来不仅与其原来的样子大为不同,有时还会让你感到非常奇怪。)紧接着,这句话中的一部分――相连的几个单词如sometimes behave――被重复播放了好几次。之后这段话又被完整地播放一遍。

结果据学生反映,当他们听到那些曾被多次播放的词语时,顿时感觉说话者像是唱起歌来,仿佛进入了迪斯尼动画音乐的幻觉一样。更令人惊奇的还是,他们在听到sometimes behave时,几乎可以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后面的两个词so strangely。而且,如果在听完整的录音并在sometimes behave之后暂停时,学生们就会无意识地在脑海里补上后面的so strangely。

此外,反复的聆听还可以使一个声音不可避免地与另一个声音连在一起,就像当“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在耳边响起,“绵绵的青山脚下花正开”立即就会闪入脑海。因此可以让声音的不同部分以这种方式紧密相连――比如古代人们在读诗文时,就是反复吟诵,将它们以音乐的形式呈现,以便加强记忆。

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通过重复就能把任何事物都变成音乐,因为音乐有其特殊的性质。科学家给志愿者反复播放闪光,结果显示,人们并没有产生音乐幻觉。这是因为闪光并不具有声音的特性,以至于很难激活人们与音乐相关的心理过程。可见,重复能够使人产生音乐幻觉也是有条件的哦!

上一篇:吃肉也能减肥? 下一篇:他让世界知道了大熊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