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控制理论的税收管理论文

时间:2022-07-28 03:06:56

基于控制理论的税收管理论文

一、税收管理会计信息控制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税收管理会计信息控制必要性(1)财税风险视角的必要性。企业的会计信息是企业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和资金流量等的反映。因此,会计信息形成后的不同状态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正是由于具备这种影响,企业会计信息的最终状态也会对企业税务风险的大小产生不同的影响。第一,在会计信息的形成过程中存在主观故意的虚假反映。它是指包括经济交易中交易物的虚假以及会计报表信息的虚假。如针对一般的企业偷税漏税行为而言,交易物方面的虚假表现为会计凭证等的伪造或销毁等主观行为,会计报表信息的虚假是指企业不按现有规定对经济交易进行会计核算。当上述主观故意行为存在时,企业就会受到税务机关的严厉处罚。第二,会计信息的形成过程中存在主观无意的虚假反映。主观无意的虚假反映是由于企业会计人员的从业素质不高,认识不足所导致的企业会计信息形成过程的不规范,继而使其制定的会计报表无法正确反映企业的相关财务信息的行为。这种情况虽属无意但也会形成虚假的企业会计信息,因此也会让企业承担相应的税务风险。第三,会计信息的形成遵守了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一方面,企业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对其经济事项进行了会计核算,另一方面,企业进行会计核算的信息质量符合要求。如果企业未执行上述要求,使其会计信息的记录与核算达不到相关规定的要求,那么企业很可能要面对的是不确定的税务风险。(2)税后利润视角的必要性。首先,企业进行会计核算的最终结果有差异,那么企业的税后利润大小也会不同。可对企业会计信息状态的不同导致的企业税收差异,从而造成企业税后利润的差异影响进行分析。当企业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某项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时,此项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还有可能由于具体核算方法的不同得出不同的会计信息,这就有可能形成多种企业税收额度。此时,企业如果不能对具体经济事项所涉及的会计信息进行准确核算,就会面临不同的税收义务大小,也为企业纳税带来麻烦。另一方面,会计信息控制也会影响企业的税后利润大小,具体情形有两种:一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会计信息控制;二是对与企业经济业务相关的特殊事项的会计信息的控制。这两个过程的控制如果没有按要求执行,会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准确性造成影响,从而使企业无法正确计算其税款,继而影响企业的税后利润额度。

(二)税收管理中会计信息控制可行性要想实现对企业会计信息的控制必须具备两个要素:企业会计信息的形成发展具有多种可能性;企业管理者能否通过一定的方式对其中的某种可能性进行选择。(1)会计信息不确定性分析。会计信息不确定性指会计信息偏离企业的价值核心而显示出来的不确定性,主要包括会计信息的外部不确定性和内部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为企业在现有的税收制度下,对企业会计信息的形成进行控制提供了可能,继而实现企业税收管理目标。(2)在会计信息形成过程中,经济业务或事项的发生或确定具有可选择性。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也会发生特殊事项的经营业务。虽然这些特殊业务很少发生,但一旦发生,其会计核算会更加复杂,针对这种情况,企业一般事前就对特殊事项的经济业务进行税收筹划,以承担不同的纳税义务。对此,企业也会有多个纳税方案,而企业会根据一定时期的经营目标来选取其中一种方案予以实行。这也说明了企业在会计信息形成过程中,对其经济业务或事项发生的确定具有可选择性。

二、税收管理中会计信息现状及影响

(一)会计信息发展现状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与之前的规定相比,在涉及到企业会计事项的许多方面做了调整,并逐渐与国际会计规范趋于一致;如将“公允价值”引入新准则之中、着重凸显了“金融资产”这一新资产分类名词的地位等。《企业会计准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前企业的会计管理与会计核算。首先,《企业会计准则》中条款的变化使企业开始意识到经济环境和其所处的市场条件的变化,并据此重新制定企业决策;其次,企业也要准确了解《企业会计准则》,并对企业内部的会计管理实践进行适当调整。

(二)税收管理中会计信息的突出问题(1)企业会计信息不准确。不准确的企业会计信息会给企业经营决策造成不良影响。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企业呈现的会计信息不真实、不准确;但并非所有的企业会计信息都不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企业会计信息的失真可以分为违法性失真和非违法性失真两种。企业故意为之的会计信息失真行为是“会计信息造假”的表现;而由于企业会计人员的素质不高、专业基础不扎实引起的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则会使企业会计信息呈现出不准确的信息。笔者重点分析违法性企业会计信息失真行为。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经济环境的日益变化,现代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这一问题也愈发受到关注,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也愈发普遍了。尤其是对拉动国内就业起很大作用的中小企业,他们一方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持力量,另一方面也是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重灾区。另外,由于我国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相对较低,企业会计管理也不是很规范,企业内部财务人员的从业素质也不高,继而使得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得不到有效治理。(2)无法获取完善的企业会计信息。除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外,会计信息还存在另外一大问题,即企业会计信息的形成无法得到有效控制。这主要是由于在企业对其具体经济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核算时,并没有注意收集与该经济业务相关的会计信息,这就使得后续的会计信息整理、分析和会计确认、会计核算过程中,会计人员无法有效控制企业的会计信息。即使企业的会计从业人员是按照《企业会计准则》来对经济业务进行会计管理与核算,也会由于在会计信息处理前期未有效控制企业会计信息的形成而对企业的纳税情况造成影响。

(三)会计信息失真对税务管理的影响(1)企业涉税业务或事项的会计信息不确定性的影响。由于企业的经济业务本身具有不确定性,会计处理活动本身也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所以企业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是其自有的属性。这一客观存在的企业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对企业的税收利益也存在极大影响,企业管理人员应重视这种不确定性,并对其进行有效控制。对于企业涉税业务或事项的会计信息确认、计量、核算和管理,如果有关企业涉税业务或事项的财务报告上的会计信息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对企业参与的经济交易所创造的价值描述不真实,就会改变企业纳税基数,继而改变企业纳税额度,使企业承担多缴纳税款或少缴税后受到税务机关处罚的税务风险。另外,企业如果不能有效控制其会计信息的形成过程,就会影响企业收集纳税信息,无法按照税务机关的规定提交缴纳税款依据,继而不能对其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有效性进行证明,这也可能使企业遭到税务机关的处罚,承担一定的税务风险。(2)企业涉税业务或事项会计信息造假的影响。我国法律对企业涉税业务或事项会计信息造假有具体规定。如《税收征收管理法》定义了“偷税”的概念,并对其处罚办法进行了规定。企业如果有偷税行为,根据其性质和严重程度不同可能受到诸如罚款或刑事处罚等不同的处罚。企业对其涉税业务或事项的会计信息造假会使其蒙受较大的经济损失,影响企业在业界的形象,从而阻碍企业的持续发展。

三、控制理论背景下税收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优化

(一)重视对会计信息的控制(1)充分了解税法与《企业会计准则》的关系。要提高对会计信息形成过程的控制程度,深化企业会计人员对涉税会计信息重要性的理解,就要充分掌握我国税收相关法律法规与《企业会计准则》之间的关系。我国税收相关法律法规与《企业会计准则》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在很多会计事项的处理方式上各有区别,使每种法规都具有不同的立法框架,由于立法基础不同,税收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会计准则》在企业经济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上体现出了不同的方式。另外,虽然我国税收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会计准则》两者相互独立,但在规制企业税务相关行为上具有高度的统一性。企业在具体会计事项处理中,涉及到税务方面的会计核算时,要先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信息收集、数据核算,然后再对比我国税法的规定,确定企业的纳税额度,使企业的纳税义务通过会计核算的形式反映出来。(2)企业要对会计信息的形成有完整的认识。企业在进行经济交易或经济事项时,会产生相应的经济数据资料,企业的经营管理部门应当对这些数据予以保留,并交与会计部门进行整理和分析;然后,对上述数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处理,最终形成会计报表。会计人员必须充分了解并掌握上述会计处理过程,按照规定处理会计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从而真实地反映企业的会计信息,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财务信息支持。这就要求企业的管理人员必须充分认识会计信息形成过程的重要性,完整掌握会计信息的形成过程,有效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最大限度降低企业的税务风险。

(二)强化会计信息形成过程企业会计信息是根据企业实际发生的经济交易或事项确定的,是对企业经济业务发生后创造的企业价值和企业资产增减的真实反映。鉴于此,企业会计信息的形成主要有两个过程:一是企业发生经济业务并产生会计信息的过程;二是企业根据经济业务及其产生的会计信息进行会计核算的过程。企业进行税收管理,就应当重视企业会计信息的形成过程,并加强对此过程的控制。认识到这一点,再结合上述企业会计信息形成的两个过程,企业对会计信息形成过程进行管理时,必须从一开始就按照国家税法的相关规定对会计信息进行收集、整理,从而为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提供保证。为了完成企业会计信息形成的第一个过程,企业税务管理者应当保留与企业经济交易相关的诸如企业股东大会对于某些经济业务的决策、会议记录以及交易合同等数据资料,以证明企业在某项交易中的交易决策,并给予书面证明,从而决定企业的纳税额度。具体可从以下方面着手:(1)加大宣传力度,使员工理解控制企业会计信息的重要性。企业税收管理要落到实处,使企业会计信息的形成过程得到有效控制;因此,企业管理者必须加强学习和宣传,使企业内部员工对企业会计信息控制理念有所了解,然后针对企业会计信息的处理进行相关培训,使企业会计信息的控制观念深入人心,让企业员工都能切实明白企业会计信息控制的重要性。(2)形成对税收相关法律法规的专门整理。除了使企业员工明白企业会计信息控制的重要性外,企业还必须对与企业税务管理相关的税收法律法规进行专门收集和整理,派专人对我国税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分析,实时关注税法的变化等。在我国,针对税务的法律法规各具特点,有些法律条文十分繁琐复杂,现代企业要想规避税务风险,使企业的税收管理处于一个稳定的水平上,就应当在企业内部安排专人对上述资料进行归纳和整理。(3)形成对企业涉税资料的专门整理。现代企业的经营范围日益扩大,企业的经济交易或经济事项涉及面也更加广泛,企业的税务资料也越发复杂。因此,有必要在企业内部安排专人对企业涉税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归纳和分析,以便企业核算其税款额度,证明其涉税交易数据资料的真实性与准确性,使企业最大限度降低税务风险。

(三)完善会计信息风险评价与管理机制(1)会计信息风险评价与管理机制的主体。要构建会计信息风险评价与管理机制,首先要明确会计信息风险评价与管理机制的主体对象,即企业税务管理部门和财务管理部门的员工,以及相应的企业管理者。各个企业可按照企业内部结构和企业税务风险的不同来制定与企业相关的会计信息风险评价与管理机制。(2)会计信息风险评价与管理机制设计方案。要完成会计信息风险评价与管理机制的方案设计,可以将企业内部的税务风险防控和管理分为三个层次来进行。首先,可以在企业财务部门内部建立第一层次的企业涉税会计信息风险评价与管理机制。由企业内部的专业税务或财务管理人员负责,对企业的涉税经济事项进行调查,合理评估涉税业务的会计形成过程,再由企业财务主管进行审核,为企业涉税会计信息风险评价与管理机制的建立打下良好的会计信息基础。其次,在企业审计业务内部建立企业涉税会计信息风险评价与管理机制;这是第二层次的会计信息风险评价与管理机制,与前述第一层次在操作上相互独立。将与企业税务相关的一切经济事项和活动纳入企业审计业务之中,通过企业内部审计活动对企业涉税会计信息的风险评价和管理进行第二道把关。再次,对企业涉税会计信息风险评价与管理机制的外延进行拓展,形成第三层次的企业涉税会计信息风险评价与管理机制,使之与前两层的企业涉税会计信息风险评价与管理机制相互区别开来。第三层次的企业涉税会计信息风险评价与管理机制主要是应对重要的特殊税务活动来建立的,发生重要特殊税务风险时,企业高层管理者应及时出面应对。

作者:方燕单位:开封大学财政经济学院

上一篇:数据集市的信用风险论文 下一篇:事业单位税收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