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方院校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优势与作用

时间:2022-07-28 02:44:05

论地方院校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优势与作用

摘 要:在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遍布各地的高等院校是重要的参与者和生力军,本文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地方院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地位及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种的优势、作用等方面对之试做论述。

关键词:文化遗产;保护;地方院校;图书馆

在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遍布各地的高等院校是重要的参与者和生力军,地方院校图书馆该如何确定和把握自己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位置,具有什么样的优势和作用?本文试就此略作讨论。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总则》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了如下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1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1)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和主要内容包含了人类文化呈现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所有的人类文化遗产都具有不可再生性,对其进行有选择的保护,实际上就是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多样性。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对濒危文化采取的“一种记录、保存、评估、拯救、起死回生、继续自续、人类共享的一项文化工程”。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近年以来,部级、省级、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陆续公布,其数量和类别均非常丰富。2006年第一批公布的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有518个项目,2008年第二批又公布了510个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147个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仅此可以看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前景不容乐观。由于我国幅员广阔、民族文化异常丰富,目前国家和地方所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还远远不能涵盖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部。在现代化过程中,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文化一体化使得主流媒体和流行艺术普及到千家万户,占居了公众视野,同时也挤占了传统文化遗产的存在空间。在这种主流媒体的强势权威下,我们的整个民族,现在都在“自觉自愿”地抛弃自己的民族文化去追求现代化的文化。

二、地方院校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功能定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迫切需要集合来自社会的各种力量,通过全社会各团体和个人的努力,才能使我国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没有物质形态却有物质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包括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实物、文化场所和对其过程记录的文字、声音、影像等等资料。这些物质载体与图书馆馆藏之间却有着密切的联系。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物质化保护是国际遗产学界公认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保护手段,而收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也是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条重要途径。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有形的图书馆馆藏就好像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物质遗产有其非物质性,非物质遗产也有物质性。总理在我国第二个文化遗产日参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时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物质性,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性和物质性结合在一起。物质性就是文象,非物质性就是文脉。人之文明,无文象不生,无文脉不传。无文象无体,无文脉无魂。文化文化,文而化之,化而文之,两者要很好地结合起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的图书馆四项社会职能中,保存人类文化遗产位居第一。在其《公共图书馆宣言(1994)》所赋予的公共图书馆若干主要使命中,即有:提高对文化遗产的认识,促进对艺术鉴赏、科学成就和创新的了解;提供各种表演艺术的文化表现途径;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和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支持口头传统文化等,上述表述都确认了图书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职能和地位。事实上,图书馆自诞生之日起就把文献资料作为自己搜集、整理、开发乃至服务读者的对象。

三、地方院校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优势

首先,地方院校图书馆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需要的必要场所。它设有收藏书库、报告厅、展览厅、大厅或广场等场所或设施,可以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料保存、宣传、展示、研究等活动。而且很多地方院校图书馆本身就有丰富的地方文献资源,并把地方文献的收集与利用作为其工作任务之一。可以为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最基本的资料支持和帮助,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极为有利。

其次,地方高校图书馆具有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和掌握现代图书信息技术的专门人才。这在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料抢救工作和后续的资料整理、数字化、保存、保护等方面,具有地方上其它保护单位所不具备的优势和特长。借助现代技术设备,采用相应的记录手段、记录方式、记录符号、通过网络、多媒体等现代技术对各地独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声音、影像原生态存储,并可以对其进行后续的整理、编排,从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保护等提供资料支撑和策略支持。

再次,地方院校往往具有依托独特地域优势,并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调查和研究的专家学者。这些专家学者一般具有深厚的专业背景和和学术造诣,加上地缘上的临近,使他们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亲近感,他们也更有机会接触这些地方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乃至对其进行学术调查和研究。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地方院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就形成了自己的专门队伍和独具特色的地域资源,比如专门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团队,独具特色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库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地方院校图书馆正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与专家学者加强合作,提供技术和资金上的支持,从而借此建立起依托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特色馆藏。

上一篇:图书馆应对网络影响的发展策略 下一篇:内控制度优化下的医院财务管理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