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万!再攀网银安全之巅

时间:2022-07-28 01:53:15

一百万!再攀网银安全之巅

CFCA一百万张证书的成功发放,不但意味着一套遍布全国各大网络银行的先进、成熟的证书发放体系已经建立起来,同时也标志着我国互联网安全应用已经走向了一个全新的起点。

对于网上银行,可能每一个人都不会陌生,但究竟有多少人了解它的安全系数?根据“CFCA 2005网上银行调查”结果显示:在国内网银中的2000多万用户中,懂得如何使用第三方数字证书来保护自己资金安全的用户尚不到三分之一,这也是木马病毒、假银行网站、假购物网站和假冒银行短信等案件频发的症结所在。

信息安全领域的专家指出:只要采取了数字证书这种有效的安全保障措施,并且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网上银行就可以放心使用。

那么谁来颁发这种数字证书?CFCA(中国金融认证中心)就是这样一家由中国人民银行与国家信息安全管理机构批准成立的国家级权威的安全认证机构,无论是在网上银行、网上税务、还是网上招投标、网上采购、网上拍卖,每张CFCA的数字证书都保证着用户在互联网上成千上万,甚至上亿的资金交易安全。2006年8月11日下午,“2006互联网应用高峰论坛暨CFCA百万证书创新应用颁奖典礼”在京举行,同时首次对外公布:已经颁发的CFCA证书顺利突破百万。

引爆数字革命

谈到CFCA数字认证,就不能不说起“我国首部真正意义的信息化法律”(《电子签名法》)。从一定意义上说,《电子签名法》也拉开了信息数字化时代的立法序幕。当前,网络信任体系是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电子认证、授权管理和责任认定。对于后两个内容,目前各国都还在探索,而电子认证则已经应用得比较成熟。我国也于2004年8月颁布,并于去年4月1日正式实施了《电子签名法》。

信息安全界专家分析,电子认证的推广不仅是让网络交易具备了安全措施,更重要的是使得网络交易的法律责任得到认定,从而为网络商务行为提供了信心。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只要电子认证、授权管理和责任认定的问题解决了,网络信任体系也可以顺利搭建。

互联网的创新坐标

CFCA作为国家金融信息安全的基础设施,证书发放突破百万无疑具有里程碑意义:一百万张证书,意味着一套遍布全国的先进、成熟的证书发放体系――几十个证书申请审批机构和数千个证书受理网点;意味着上百万个用户的安全应用;意味着数十万亿资金的安全交易;意味着几千万亿次用户的放心使用。这标志着我国互联网安全应用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同时也是一个新的起点。

“数字证书机制则是目前保证网上支付安全的最有效办法,至今尚未发生过一起由于数字证书机制被攻破而使交易资金损失的案例”,CFCA总经理李晓峰这么解释数字证书的安全性,“它的运算量非常大,即使把全世界PC联网起来用上几百年的时间也没法破解”。

李晓峰还表示:作为国家级权威的第三方安全认证机构,CFCA主办“2006互联网应用高峰论坛”旨在进一步推动互联网的安全应用,并为各个应用领域搭建一个全面交流、学习、沟通的平台。各行各业在涉及网上信息传递时采用由权威公正的第三方安全认证机构CFCA颁发的数字证书,在促进交流的同时,也让网上交易中的资金、信息得到了可靠的安全保障。

上一篇:政府门户网2.0问题犹存 下一篇:国美真“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