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作业功能的思考

时间:2022-07-28 01:29:34

新课程下作业功能的思考

摘 要:新课程改革以来,教育部门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从课堂教学到作业设计都要求加入全新的理念和应用。简单谈谈新课程下作业功能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新课程;作业功能;方式

正确把握作业功能,设计符合新课程的作业。以往我们主要强调作业有“检查教师教学效果”和“消化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等功能,把作业当做教师节省工作量和加强课堂管理的主要手段。在这种认识指导下,作业很难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它更多地束缚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高,所以新课程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看,作业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巩固所学知识,扩大知识领域,并且产生知识的迁移,让学生明白学习既没有时间限制,又没有空间限制,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主。

一、教师作业设计要符合学生心理,应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转变教学观念、转变学习观念,认识到课程改革的观念和实施的需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在平常的教学行为中体现出来,才能真正认识到作业在学习初中地理教学中为学生发展所起到的独特作用。

初中学生活泼好动,想象力丰富,其身心发展属于青春期,独立性、自我意识增强。传统单一的作业形式,会使他们产生厌倦心理,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学习地理的热情和兴趣。初中地理作业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让他们能感受到地理作业学习所带来的乐趣。

二、作业设计形式多样性、科学性、趣味性相结合

地理作业的创新,主要表现在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不同形式的作业功能不同,用多种形式的作业相互结合来实现学生发展的目的,达到课标要求的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有以下作业形式可借大家参考借鉴:

1.常规型作业

常规型的作业主要为巩固和落实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服务。我们在常规作业布置上做了一些探索:初中地理作业,以填充图册为主,这时就需要教师做出一些筛选,哪些题目必做,哪些题目选做,哪些题目学生可以不必做。必做的题目,尽量让学生自主完成。有些选做的题目,可以在老师的帮助和引导下完成。有些学生对一些填图的试题很感兴趣,教师要善于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作业学习的效果和质量。这类作业要少而精,适用于当堂训练趁热打铁,巩固所学知识。最好在下课前完成,减轻学生课后的课业负担。例如,学习《中国地形》让学生填中国山脉图,《气温和降水》让学生根据本市气温和降水数据绘制温雨图,学习《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让学生填我国主要农作物分布图和表格。

2.游戏类作业

如,中国政区拼图,以小组为单位,同时将分散的省级行政单位拼成一幅中国政区全图,拼好后放在课桌上,看哪一组拼得最快最好。此类作业能充分调动全班学生的共同参与,课堂气氛活跃,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3.展览类作业

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组,以组为单位,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某一专题内容。如,在讲《西双版纳》一节时,要求学生收集并展示西双版纳的相关资料,并由提供者介绍资料的来源和背景。学生踊跃参与,气氛热烈,效果很好。

三、创新作业评价的方式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举、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创设一种“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的个性化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总之,作业不仅具有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巩固所学知识,扩大知识领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作用。而且作业成为学生课外、校外的一种生活过程和生活方式,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也就应该成为一种生活的态度,让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体验幸福和快乐、苦恼和辛劳。这样,作业已不再是强加给学生的负担,而是学生成长的一种自觉的生活需要、人生需要和学习需要。

参考文献:

程平.新课程下中学地理作业的创新设计[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3(01).

作者简介:刘超库,1969年9月出生,本科,就职于陕西省兴平市初级中学,研究方向:初中地理。

上一篇: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1) 下一篇:一题多解 强化训练 活化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