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实践教学新方式的思索与研究

时间:2022-07-28 12:03:02

ACR实践教学新方式的思索与研究

高职院校要培养的是“适销对路”的实用型人才,培养高技能人才,一定要让学生动手、真刀真枪去实践。目前,国内许多酒店采取与开设酒店管理专业的院校进行合作,接受大批学生进行定岗实习,一方面丰富了酒店的人力资源,另一方面促进了学校教学效果的提高,同时也为学生的就业铺平道路,是一种较为成功的校企合作模式。在有些饭店企业中,实习生的比重已占到40%~50%,对实习生的管理,不可避免地成为学校和饭店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然而就目前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实习来看,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如何对现有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有效地提高学生实习质量及效果,培养高素质、适用的旅游人才是高职院校、酒店企业共同需要思考、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传统酒店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作为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改革,国家明确要求积极推进职业院校学生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努力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教学模式,也就是要在职业教育中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明确要求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时间应不少于半年。在这种校企联合、产学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涉及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和企业生产管理的全过程,学校与企业是两个有不同第一追求目标的机构,学校以育人为第一目标,追求社会效益,而企业以赢利为第一目标,追求经济效益。两者利益的不统一,使得目前校企合作关系松散,实践教学成效较差。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角色错位,视实习为负担

学生在长达一年的酒店实习过程中,往往无法正确定位自己,而错把自己定位在一个打工者或学生的身份。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是学生,到酒店后不以正式职员的角色要求自己,在实习过程中,对酒店的规章制度、等级森严的组织结构以及不容质疑的命令等刚性管理表现出天然的逆反心理,常常出现消极怠工、对管理人员有抵触情绪等,最终导致实习计划的流产和失败。一部份学生认为到酒店实习就是参加社会工作,可以随心所欲,不愿继续接受学校的约束和管理;甚至部分学生存在借助实习机会赚取收入的想法。尤其在实习后期学生思想更加波动,容易和酒店发生摩擦。也给学校实习教学管理带来很多问题。

(二)酒店:廉价劳动力,未尽指导责任

对于酒店而言,使用实习生最大的好处莫过于节省人力成本,酒店除了每月支付给实习生400元左右的管理费之外,无需再支付各项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奖金等费用。因此,酒店每年都保留一定比例的岗位让给实习生。有些酒店单从经济效益出发,将实习生充当廉价劳力,只考虑到饭店各部门的用人需求,对实习生进行工作分配,哪些部门缺人,就将实习生分到哪里去,从这个环节来说,这是对实习计划不负责任的表现。另外,大多数饭店企业一味要求实习生工作,忽略了实习生的再培训。有些酒店认为培训实习生,是在为“他人作嫁衣”,出现拒绝实习生参加饭店的在职培训现象。在实习生管理方面,没有充分考虑实习生由学生到工作职员这一角色转变过程中系列心理变化的影响,在培养人才方面缺乏循序渐进的耐心。

(三)院校:缺乏管理,放任状态

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酒店专业教育能否办出成效、办出特色的关键,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然而,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却遇到不少问题,导致难以实现预期的实习计划和目标。如有些高职院校虽然制订了严格的实习管理规程,但往往缺乏系统的实习教学计划和“双师型”教师队伍,致使实习管理过程形式化,实践教学难以取得预期实效。表现在院校有实体安排计划但无实习指导书;实习前有实习指导书和总体安排计划,但不够完善;学生的轮岗实习机会由酒店方决定,轮岗概率低,实习计划达不到本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高职院校对学生实习的指导仅停留在生活、思想等层面,缺乏对专业技能的有针对性指导。学生到酒店实习处于放羊状态,不仅严重影响教育教学质量,产生恶劣社会影响,同时也侵犯了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

针对上述现状,我们应建立使学生、酒店、院校共赢的旅游人才培养实习管理模式——ACR实习模式。

二、ACR实践教学新模式的内涵

2006年8月,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实行实践教学改革,与杭州黄龙饭店合作,推出酒店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新模式——ACR实习管理模式。即适应(Adaptation)——思考(Consideration)——研究(Research)实习管理模式,我们用首写第一个大写字母来表示,这就是ACR实习模式名称的由来。

杭州黄龙饭店在与我校合作办学、合作育人过程中,以我院酒店管理类专业2004级实习学生(即定单培养班学生)为研究对象,按照我院创导的“ACR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来教育,管理学生。杭州黄龙饭店在学生不同阶段实习岗位安排、实习管理以及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意见,使我院实习教学环节更具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ACR实习模式以培养学生形成岗位要求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为指导,与企业共同设计学生的实践教学内容,把实践教学环节分成三个阶段进行,完成不同阶段的实习任务,而不是简单的理论教学与实际相结合。这种模式有利于学生尽早了解工作岗位和环境,学习目的更加明确,学习动力也更足,学生能够提前进入职业角色,为走向工作岗位提前做好了心理准备、知识准备和能力准备。

具体来说,ACR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实习管理模式改变传统的学校单一育人模式,将学生实践期间的具体内容、时间安排、实践目标等进行了细化,确保学生在酒店实践活动的高效性。

三、ACR实践教学新模式取得的初步成效

2006年8月至今,浙江旅游职业学院酒店管理学院2004级黄龙班实行“ACR实习模式”。近一年,从黄龙班56名学生的实习现状来看,新模式带来的效果是显著的。杭州黄龙饭店是浙江省的第一家四星级饭店,也是目前设备最齐全的现代化中外合资饭店,目前正处于黄龙饭店升星改扩建阶段。酒店安排学生每两个月轮岗,对于成熟发展快的学生,根据双向选择,对学生进行定岗定位。从酒店反馈来看,黄龙班的整体实习质量、实习效果明显高于同类院校学生。当然实践的过程也是不断完善的过程,也是不断总结提高的过程。模式的实施同时也带给我们一些思考和启示。

(一)“学校、企业、学生”三方要全程、全方位互动

作为校方,学生实习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实现旅游人才培养的最佳途径,组织和管理好实习工作十分关键。高职院校要做到与实习基地密切配合,全程、全方位地酒店进行沟通,如派遣专业指导老师挂职煅炼,担当起辅导学生的职责,一起检查实习项目计划是否合理,是否可以达到预设的目标,共同完善实习项目计划。

作为企业,为其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当务之急,尤其是员工流动的酒店行业,人才是企业发展和提升的第一大瓶颈。通过该模式,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酒店可高效率地完成人才储备。企业与学校共抓学生实习,作好学生的日常培训工作,以使学生能够及时满足岗位工作需要。学生在酒店实习的过程,也是酒店企业了解、选择适合企业需要的人才的过程。酒店可从实习生中挑选部分优秀者作为人才储备,同时可以利用自己的企业文化的力量,对学生进行熏陶,缩短实习生成为企业员工的适应期。作为学生,比同类学生会更主动更自觉地学习。学生要在实习中思考问题,总结经验,再用经验指导实践,应用于实践的过程。这种新型的实习模式将实习任务细化为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具体而详细的阶段性目标,使学生能够通过逐步完成这些目标,最后真正掌握专业技能,同时使自身各方面能力得到进一步锻炼,最后成长为一个既熟悉专业,又具备综合素质的综合性专业人才。

(二)校企联合考核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旅游院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饭店企业是人才利用的地方,但双方在供给与需求上经常是脱节的;通过校企联合,ACR实习模式建立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使学校了解酒店对人才的质量要求,酒店深入介入学校的教学过程,做到“定单生产、全程指导培训、联合考核”,是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的更高层次的表现形式。

(三)三方共赢互利是该模式实施的关键点

学校、企业、学生是ACR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实习管理模式实施的主体,三方对模式的认可度直接影响模式的实施效果。要想取得三方共赢,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分别要达到该模式在不同阶段的实习要求。酒店管理专业饯行“ACR实习模式”使三方形成利益共同体,基础夯实。学生:在真实而且综合的酒店环境中,更好的掌握实用技能,直观感受高星级酒店的经营模式和企业文化,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学到基层管理者必备能力,比如沟通能力、团队精神等。良好的实习履历,最终将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酒店:得到新员工的补充,比起来自从劳动力市场的员工,实习学生专业思想明确,更有专业素养,组织纪律观念强。实习生的到来降低了酒店的用工成本和招聘成本。校方:校企合作解决了学校的实训基地,实训师资,为学校教学科研的发展提供基地。经过实习的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动手能力、适应能力、管理能力进一步增强,更具有就业竞争力,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是高职院校的首要任务。

(四)校企无缝链接、持续合作是模式顺利实施的保障

ACR旅游人才培养实习管理模式是企业和学校共同培养人才的理想模式,期间涉及到双方培养成本的分配、实习计划项目的协调、指导老师的选配等诸多问题。学校和企业合作关系的密切程度关系到模式能否顺利实施。在这方面,学校与企业之间既要“两厢情愿”,又要“门当户对”。从学校来说,要走出传统职教由学校单方面育人的框架,主动寻求酒店作为实践育人的合作伙伴;从酒店方来说,要在充分认识到这一模式对于其自身及学校和社会的意义的基础上,改变过去把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服务当作“社会公益支持”的观念,以主人翁的姿态进入实践教学的主体角色,使企业成为实践育人的主阵地。作为社会的细胞,企业除了追求利润,还肩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而接受实习生,正是饭店为社会培养人才,履行社会责任的一种途径,有利于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认识上达成共识,除了需要双方不间断的沟通和协调外,还需要“ACR实习管理模式”的全程参与,形成利益共同体。

ACR旅游人才培养实习管理模式不仅优化职业教学过程中的实习教学环节,同时使学生的实习效果符合高职的培养目标和酒店企业市场需求。实行ACR模式,学校与企业的利益趋同了,学生培养的针对性得以加强,更多的酒店把学生实习作为企业培养人才、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当成是企业人才培养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蔡丽伟.专业实习——饭店企业、学生、学校的三赢[J].饭店现代化,2004,(7).

[2]吴军卫.旅游饭店对实习生的使用浅谈[J].集团经济研究,2005,(5).

[3]陈国生,袁鹏.高专酒店管理专业酒店实习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8).

[4]侯明贤.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习模式与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7,(4).

[5]马瑞.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习问题分析及对策初探[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2).

上一篇:高速公路个人履职报告 下一篇:小议完善采油成本管理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