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医学生解剖学学习情况调查分析

时间:2022-07-28 12:00:35

低年级医学生解剖学学习情况调查分析

[摘 要]解剖学是医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医学生对解剖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以后的工作有重要的影响。如果医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解剖知识,在以后的工作中,产生失误的概率将大大增加。在这个医患关系如此紧张的时代,这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学好解剖知识,不仅是对医生自己负责,更是对患者负责。文章通过对低年级医学生解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分析,对其中暴露的问题进行探讨,并结合实际情况给出良好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解剖学;医学生;学习现状;解决措施

1 方 法

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大二年级临床专业的110名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包括20道选择题和一道问答题,问卷的主要内容为医学生对解剖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学校解剖教学的反馈。收回有效问卷102份,将数据录入Spss13.0系统进行分析。

2 结 果

2.1 学科掌握情况

有37.25%的同学觉得自己解剖学掌握的不是很好,四道解剖基础题全部答对的同学少于60%,只有不到10%的同学在课后会经常讨论解剖题。

2.2 影响因素

有66.67%的学生觉得有一个好的解剖老师讲解对解剖成绩的提高是最重要的,超过70%的同学对上课老师放的影像资料表示非常感兴趣。大多数的同学觉得学习课时太紧张,老师总是在赶进度,导致很多地方没有听懂。对解剖学感兴趣和非常感兴趣的同学总共占78.43%,觉得学了解剖学以后自身医学素养有提高的占68.63%。觉得PBL教学课时太短的同学占54%。超过60%的同学觉得学校标本等资源开放的时间过短,导致没有充足的时间去观看。

2.3 预期学习情况

超过70%的学生都希望自己在学完解剖学以后,闭上眼就可以浮现出身体重要部位的解剖结构,对解剖知识应该融会贯通。作为一门重要的医学学科,我们不应该只是为了通过期末考试而去学它。同学们应当把目标定得高远一些,力求弄懂每一个解剖结构。

2.4 实际学习情况

很多同学对解剖学是有着浓厚的兴趣的,但是由于多种原因,比如说学习的硬件设施,以及资源的分配问题和老师的授课方式等导致学习成绩平平。当然很多同学自己也承认,大学的学习时间分配太过自由,平时压力太小,导致学习态度懒散,以至于浪费了很多的时间。等到考试月的时候,由于解剖学内容繁杂,也就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仔细学习,这也是很多同学只求一过的原因。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第一次接触解剖学就学不好,就在同学心里留下了解剖学很难的印象,学科结束后,这对学生自己的巩固与复习是很不利的,必然会导致恶性循环。

2.5 学习解剖的意义

解剖学是外科学、妇科学、儿科学等学科的基础学科,是任何一名临床医生都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对于一名外科医生来说,有时候你多记得某一根血管的位置,就可能会挽救一个患者的生命。在手术中,因为主刀医生解剖知识不扎实而发生的意外太多了。每一场手术都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患者的生命应当是医生眼中的一切,如果因为医生的知识匮乏导致流血牺牲,那么这个医生是不配拿起那把救人的刀的,他也不配得到患者的原谅,他的医学生涯很有可能就此停止了。

3 结论与分析

3.1 医学生对解剖学的兴趣还是挺高的

大部分的学生还是非常向往学习解剖学的,也许是因为医学生本来就对人体比较感兴趣,大多数人都是希望自己以后成为一个优秀的大夫。很多同学对解剖的标本和影像材料都表现出明显的兴趣,相比于书上文字的介绍,又提高了一份热忱。事实证明,图像和实体标本形象而生动地展示解剖知识更能激发同学的探知欲望。

3.2 预期学习情况和实际学习情况有较大的出入

从一开始信心满满地要吃透解剖学,到后来只是学到一点皮毛,这样的反差让人难以接受。超过70%的同学觉得学校对解剖学的课时安排是不合理的,解剖学内容过多,过杂,要想在短时间内吃透是不可能的,况且还有别的学科要学。很多同学反映,有时候老师上课纯粹就是在赶进度,根本没有时间顾到同学有没有听懂。这是与教学目的相背离的。其次由于近几年大学的扩招,导致教学资源相对较少,比如说教具就显得不足。很多同学看一个标本的时间也就没有那么充足,有些同学可能会因为不想排队而放弃某一些学习的机会。同时,解剖学考试只在学期末才会进行考核,很多同学在学期初就因为缺乏学习压力而白白浪费了很多时间。为了更好地学习解剖学,提高学习效率,学校、老师和学生都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

3.3 学生对一些老师的满意度不是很高

在学校安排的教学进度这个大前提下,有一些老师为了赶上教学进度而忽视了教学质量。特别是一些内容较多的章节,往往采取读课本、课件的方式加快教学进度。但是这种方式严重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解剖课变得异常枯燥,从而使一些同学对某些老师产生不好的印象。进而对这门课程也产生反感,这非常不利于同学的学习,是同学们学习解剖学的重大阻碍。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如果失去了兴趣,那同学们连学下去的勇气都没有,又谈什么追求卓越呢?

3.4 解剖学能提高学生的医学素养

大多数的同学在学完解剖学以后,都觉得对人体有了更深的了解,在以后学科的学习中,遇到相关的解剖问题,不会再那么迷茫。这对于培养自己的学习自信和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都是有利的。在早期的临床实习中,低年级医学生观摩手术的时候,就可以把学到的解剖知识与临床实习相结合起来,用到临床实习当中去,这时候解剖学就是一门工具学科。

4 解决方案

4.1 调整学校教学计划和合理分配教学资源

学校应该适当延长解剖学的教学课时,让老师有充足的时间去传授那些不应该一带而过的知识。大一的时候还是有一些空课的,学习应当多安排几节解剖学的内容。虽然是几节课,但是这样却大大地减少了老师的教学压力,也减少了同学的听课压力。实在不行,也可以安排几节晚自习来上解剖课,大一的时候学习压力并不大,占用几节晚自习对同学们也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同时学校在平常就应该开放解剖实验室,而不应该只是在上课的时候开放,这样可以使标本等资源的利用率大大增加,为想自学的同学提供资源,缓解教学工具过少的问题。也可以通过添置教学标本增加学校的硬件实力。在一些教学场所,比如说教室和楼道可以张贴一些解剖挂图,增加学习气氛,方便同学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

4.2 改进教学反馈机制,敦促老师改进教学方案

建立一条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反馈机制,方便老师随时了解同学的学习情况,根据同学的掌握情况来更改自己的教学方式与内容。由于大学的扩招,学生人数的增加,老师难以兼顾到每一个同学的学习状况。所以老师更应该调整以往的授课方式,在授课的过程中,多掺杂一些视频等同学感兴趣的方式来传递知识。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组织一些协作活动,比如说PBL,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记住知识。通过这种方式,既增加了学习的娱乐性,也能让同学记得更加深刻,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达到抗遗忘的效果。

4.3 制定完善的学习成绩评价体系

不要只是通过期末考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测试应该细化到每一个章节,对于这种比较重要的学科,不应当只是期末一考定胜负,老师在平时的课堂中就应该开展一些小测试。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让同学不至于在学期初那么懒散,也可以不断地复习和巩固所学到的解剖知识,为将来成为一个优秀的医生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些小测试的成绩也应当是计入综合测评成绩的,以便引起同学足够的重视。在平时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多结合一些临床知识来讲授解剖知识,这样能让同学切实体会到解剖与临床紧密的关联性。

5 结 论

解剖学是每个医学生所必须要掌握的基础学科,学校有责任和义务确保每个走向临床的医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学校、老师和同学三者之间要互相配合,优化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使培养的学生成为临床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玉彬,余寅,韦素丽.案例教学法在解剖组织胚胎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解剖学研究,2010(3).

[2]范定怀.提高人体解剖学教学质量的尝试[J].解剖学研究,2002(3).

[3]武胜昔,王亚云,李云庆.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的思考和尝试[J].解剖学杂志,2002(1).

[4]刘学敏,武志兵,吴海萍,等.PBL教学法在护理学专业人体解剖教学中的应用[J].解剖学研究,2010(5).

上一篇:娃哈哈Hello―C营销策划方案 下一篇:某三甲医院医生工作满意度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