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金对话理论对大学外语教学的启示

时间:2022-07-27 11:30:23

巴赫金对话理论对大学外语教学的启示

摘要:运用巴赫金对话理论的精髓来分析大学外语教学的对话性特征,从行为哲学层面上为大学外语教学提供理论支持。大学外语教学“对话”模式的实现将改变目前大学外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教师“独白式”模式,恢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注重学生的参与性以及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增强大学外语教学的活力,促进教师与学生双主体的共赢。

关键词:巴赫金 对话理论 大学外语教学

巴赫金是前苏联享誉世界的文艺学家、文艺理论家、批评家和符号学家。巴赫金的理论对文艺学、人类学和心理学产生过重要影响,其“对话”和“狂欢”理论为他赢得了“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思想家”的美誉。我国学者主要研究巴赫金的文学批评、哲学尤其是语言学等方面的理论,鲜有学者从教学的视角审视巴赫金的理论学说对教学理念的启示意义。笔者认为,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从哲学思想层面上为大学外语教学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持。本文在解读与阐释巴赫金对话理论的基础上,揭示了该理论对大学外语教学的指导意义。

1 对话理论概述

用巴赫金的话说,对话“是同意或反对关系,肯定和补充关系,问和答的关系”。“对话性是具有同等价值的不同意识之间相互作用的特殊形式。”巴赫金认为,我之存在是一个“我之自我”,我之外,皆为他者“于我之他”。也就是说,一切离开了主体而存在的,不论主体还是客体都是他者。“它(主体)既可以作为一个有的自由体感知世界,同时又作为客体的一部分,作为一个他者被自我主体感知,被自我之外的一切他者感知。按照巴赫金的观点,主体的存在不是独立的,没有客体的映照,主体将因无法感知而不存在。”这是他所说“单一的声音,什么也结束不了,什么也解决不了。两个声音才是生命的最低条件,生存的最低条件”的哲学内涵。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充分肯定个体的独立价值和意义,他认为对话的前提首先是把对方看做和自己一样地位平等的主体,有了这一前提才有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平等对话关系;反之,任何一方价值的被放逐都无法实现主体间的对话。巴赫金的对话理论特别重视自我与他者的相互联系,充分阐明了主体与他者之间的既独立平等又相互依存的关系。

2 大学外语教学的对话性特征

按照巴赫金关于“对话”的定义,笔者认为,就大学外语教学而言,其实质是对话。首先,按照巴赫金的理论,对话关系表现为“问与答、肯定与否定、肯定与赞同、建议与接受、命令与执行等关系”,而以上因素也是大学外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差异是对话的前提和基础”,在教学活动中,对话的参与者——学生具有各自的特点和独立性。然而,在传统教学理念中,教师把学生视为管理和控制的对象,要求学生认同与接受自己的观点,按自己的要求来进行学习活动。以认识论为基础的主体性哲学认为主体是实践活动、认识活动的承担者、参与者和实现者;而客体是进入认识活动并作为认识对象的客观事物。按认识论对主体和客体的划分,在教学活动中,不但教师是主体,每个学生都是具有独立价值的主体,而教师和学生这两个主体各有其认知的客体:学生认知的客体是外语,即外语符号系统及其功能;教师认知的客体是教学规律,即学生学习外语的规律。学生习得外语的过程离不开教师对学生的指导,而教师对教学规律的总结也离不开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所产生的效应,并且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会弱化教师的地位和功能,因为“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教学不是单纯地你教我学,而是教学双方的互动,“是具有同等价值的不同意识的交流”,在外语教学活动中,价值和地位平等的两个主体的意识世界却是截然不同的。作为对话的一方,教师在与课程文本的对话和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使教学有的放矢。由于每个学生的外语基础、智力和学能各不相同,所以对学习的热情和学习的结果的期待值不同。师生之间的“对话”有助于实现教学活动二主体的互相理解、融合统一和共同提高。作为教学活动的二主体,教师和学生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学生主体通过教师的指导逐步进行外语的认知与习得;教师主体通过教学过程逐步掌握教学规律这个客体。总之,对话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强调主体间动态的交流,通过相互影响和补充,实现共享智慧和经验,最后实现双赢。

对话理论指出,“对话的参与者,可以是双方或多方”,因此不仅教师和学生的对话非常重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也是大学外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的大学外语教学中,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对话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注重学习老师传授的知识,但缺失对其他学生的话语、观点做出积极的思考和回应,因此一部分学生不能从他者的思考和言语中获得启示帮助自己习得语言,以至于失去了修正自己的理解和弥补语言习得中的缺陷的机会。巴赫金一直强调的是“对话参与者的主体性、积极性和主体间的相互影响”。也就是说,对话具有沟通、交流、认识自我和影响自我与他者思想意识的功能。“自我存在于他人意识与自我意识的接壤处,……一个意识无法自给自足,无法生存,仅仅为了他人,通过他人,在他人的帮助下我才展示自我,认识自我,保持自我。”只能在与他人的交流中,每一个学生主体才能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更充分的认识,在与他者对话中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和能力。学生与其他主体之间的对话合作在本质上是一种“共享”和“互惠”的关系,对话教学承认个人主体的同时,突出主体间的协作与补充,共享智慧与体验,最后实现双赢。

对话也可以是“自我观察”或“内部对话”。作为教学中的另一积极因素,学生与自我的对话是影响他们语言习得效果的重要因素。在传统的外语教学中,教师常常扮演全知全能的角色,为学生传授知识,为他们安排好学习内容和任务;学生被动地接受老师的安排,缺乏对外语学习终极目标的认识和为自己制订学习计划和目标的自主能力。对话教学促使学生对学习知识的过程进行充分的感悟和反思,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参与新知识的建构,同时加强自我规划和自我管理能力,在持之以恒的学习中不断提高外语水平。

3 大学外语教学提倡参与性精神和行动构建

理解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应从其重主体、重参与的精神为切入点,因为这是巴赫金理论的精髓之一。大学外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然而由于四、六级过级证书在学生求职中的重要作用,目前大学外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为四、六级考试和其他各类考试服务,大学外语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教师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反馈的单向教学模式。在这一教学模式中,教师以课本为依据,以传授知识为目标,教师讲解知识的角色以及学生学习知识的关系固定化,课堂常处于教师的“独白”状态。与对话相对的是独白,独白把他人完全作为意识的客体,“最大限度地否认在自身之外还存在着他人的平等的以及平等且有回应的意识,还存在着另一个平等的我(或你)”。巴赫金认为,“语言保证了他人和自我的对话的权利。”传统教学模式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独白”不期待学生作出互动和应答,学生因此被剥夺了参加对话的机会。按照巴赫金的观点,“我”的能动而唯一性的存在至关重要,因为“任何思想如果不与我这唯一应分之人发生联系,都只能是消极的可能性”。因此,教师长时间“独白”的消极性后果是导致学生无法看到自己作为独立的主体在课堂中的存在价值,最终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的“失语”。巴赫金行为哲学的核心是参与性思维方式、参与性精神及其行动建构。从参与性精神来看,最基本的原则就是“我”与“他者”这两个不可混淆的价值中心。从具体的行为意识的角度来看,我和他者是全然不同的,这就意味着我不能推卸我的唯一性的参与性责任,正如他者也一样的。我从自己的位置上向他者展开我之存在的所有价值特点。参与性精神表现为一种负责的行为,强调个体必须负责的价值立场。大学外语教学应让每个学生以负责的精神进入独有的唯一性之中,并让每个学生成为参与的主体和责任的中心,通过与教师对话,学生从自己的位置上向教师展示有别于他者的自我的独特价值。巴赫金的行为哲学强调行为者对自己的每一个认知活动承担责任,巴赫金认为,“越是接近理论的统一性,就越贫乏越空泛,相反,则会变得越来越具体充分。”负责的意识要求主体以实际行动参与到活动中,用参与和理解来代替抽象理论的演绎或归纳。也就是说,在大学外语教学中,“抽象思维可以向参与性思维转换”。首先要明确:大学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学生对语言的理论知识的认知,因为理论知识只是语言认知与习得的辅基础。这种通过抽象思维习得的语言知识,可以通过学生主体的参与最终把语言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语言技能。这种从理论走向实践的转变即是将被动地学习理论知识变为“我”参与其中并对自己负责任的过程。巴赫金并不排斥理论认知,他排斥的是理论认知的权威化。在大学外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把学生当做与自己一样的主体而不是说教、控制和灌输知识的对象,倾听不同学生主体的言语和观点,只有当学生意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才会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当学生主体的话语“被人聆听、让人理解、得到应答,”多个主体之间的对话将促使学生更快更好地习得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4 结语

在当今的大学外语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学生和自我等各种对话中都有不同程度的“独白”。一方面,这会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目的的实现;另一方面,这使学生的外语学习徘徊不前。巴赫金对话理论的精髓与外语教学的特点相对应,彰显了自身的实践价值。大学外语教学是通过语言符号和多媒体传播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模式,而能够发生对话关系的是表现思想立场的符号或表现事物含义的符号,也就是说对话是由“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引起。将对话与教学的特点相对照,可以看到它们之间的对应。因此,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对大学外语教学具有启示意义。

(本文得到云南师范大学加拿大研究中心资助)

参考文献:

[1]董晓英.再登巴比伦塔-巴赫金与对话理论[M].上海:三联书店,1994

[2]巴赫金.话语创作美学[M].莫斯科:艺术出版社,1979

[3]巴赫金.论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M].上海:三联书店,1992

[4]巴赫金.言语体裁问题[A].巴赫金全集:第四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5]袁文丽.在对话中传播在传播中对话—巴赫金对话理论的传播学意义[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6]王才仁.英语教学交际论.广西教育出版社[M].1996

[7]巴赫金.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一书的修订[A].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8]梅兰.巴赫金哲学美学和文学思想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9]巴赫金.论行为哲学[A].巴赫金全集:第一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10]巴赫金.1961年笔记[A].巴赫金全集:第四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1998

[1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上一篇:基于教材,更要基于学生 下一篇:“丈夫气”和“男子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