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对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五教学的思考

时间:2022-07-27 11:17:13

谈对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五教学的思考

从2004-2012新课程模块实施整整走过了8个年头了,通过对几轮选修部分的的教学实践,《自然灾害与防治》对选修五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与大家共勉。

一、为落实课程标准,学习各种自然灾害,教材必须要进行重新整合

自然灾害的成因、分布、危害、防治措施、树立减灾观是学习各种自然灾害永恒的主题,所以必须按此思路进行重新整合,否则,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掌握。

课程标准对选修课程学习顺序不做具体规定,选修课程可以在必修课之前、之后或者同时开设,因而教师的教学空间很大,不必拘泥于具体知识点进行教学,这将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开展创造性的教学活动。

这需要老师下大气力进行教学设计。

二、选修和必修、区域地理部分藕断丝仍连,必修内容是通向选修的桥梁

选修中大量的知识和必修相连,所以他们看起来是断了,其实丝是相连的。

比如:有关地震的知识,要涉及到了必修教材当中的相当一些内容:地震波、板块构造学说、分布及成因、地质构造、“3S”技术等等;洪水、涝渍、风暴潮等水文灾害要用海陆位置、地形地势、大气降水的时空分布、天气系统、、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等等;台风要用的低压气旋;干旱、旱灾也要用到降水的分布、各种天气系统等等;沙尘暴、寒潮要用到天气系统的冷锋、冷高压等等;

教师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准确领会课程精神,仔细研究学习必修课内容标准和选修5的内容标准,并将选修5与必修课内容标准进行对接,比如必修1的天气系统的相关内容与选修5的分析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这一教学内容的对接。地质灾害要用到地形地势、地质构造、人类活动等等;生物灾害要涉及到中国、世界的种植业、林业、牧业分布等等;……

学生已有的知识是桥梁,这个桥梁的搭建关系到各种自然灾害的成因、分布等知识的学习。因此学好、教好必修课是学习选修的重要基础条件。

三、教师大量的特别是学生熟悉的、身边的例子,做到旁征博引,对比分析

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海地、智利、日本、等地地震、海啸等许多案例数字的比较,让学生从具体的实际数字当中体会地震的特点,影响地震,产生危害的因素等来分析问题,课堂在学生的感慨、震撼中进行、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让学生感觉地理就在身边。

这需要老师时刻关注灾害的地理时事、进行大量的知识储备,为教学提供好的素材。

三、别拿豆包不当干粮,高考对选修要求也很严格、规范

因为自然灾害很多知识都和必修地理分不开,所以就是我不学,我还能答题,但是要想得高分,不容易。自然灾害尽管看似简单,但是绝对不能掉以轻心,概念、机制、原因、准确性、科学性的描述,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绝对不能满足,也绝对不能让学生满足于我了解了。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要严格、规范。

四、树立正确的减灾观——选修五学习的理念

课程标准当赋于地理一个非常基本的理念,就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这两个理念来讲,或许没有体现在我们具体的高考的试卷当中,但是他对终生发展是有利的。我们的教学是不是仅仅就是围绕着高考,无论我们的课时多么紧,你都不要忽略选修五教学,不能忽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减灾观。

这需要我们的正确引导,不能凡事把高考挂在嘴边上!

综上所述,选修五教学要做到:整合必修和选修教材,使学修和必修看似藕断,实则丝连,案例选取贴近生活,能够旁征博引,对学生要求和自己的教学严格规范!

上一篇:“导学互动”教学模式例谈 下一篇: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 “兴趣” 的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