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贝宁:如能再次选择不做主持人

时间:2022-07-27 10:15:20

撒贝宁:如能再次选择不做主持人

跨界主持被赞,事业春风得意台上智慧幽默,台下奇思妙想

撒贝宁可谓当下最受瞩目的主持人,这不仅因为他跨界主持了《今日说法》、《撒贝宁时间》、《梦想星搭档》、《开讲啦》以及春晚等多种类型的节目,有“全能型主持人”之美誉;更因为他与章子怡的闪恋以及章子怡移情别恋而成为众人同情的对象。不过,情场失意的他,化悲痛为力量,事业路上走得相当顺遂、得意。日前《开讲啦》在上海举办了专家研讨会,撒贝宁还走进大学校园与年轻学子面对面,无论是专家还是学生,都对撒贝宁近年来的主持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

主持“开讲”幽默机智,幕后奇思妙想多

《开讲啦》是由上海唯众传媒倾力打造的一档智慧型节目,以嘉宾演讲和青年代表提问、嘉宾现场作答为主要形式。其实,在节目录制之前,撒贝宁始终无法想象出节目最后会是什么样。因为在他的脑海当中,“演讲”是特别无趣的事情,稿子事先写好,什么时候做什么动作都会提前设计演练好,毫无悬念感。可是第一期节目录下来,他就喜欢上了这个节目,“被现场的气氛所感染”。首期嘉宾是冯仑,万通的董事长。他讲的是“关于梦想和年轻人的方向”,这个节目让撒贝宁特别开心的是,那是一个完全自由的话语体系,“它不是那么死板,我和嘉窦之间可以用最自由的方式去沟通,包括开他的任何玩笑。”那天冯仑一再强调“年轻人一定要找准自己的方向”,但是他坐飞机到上海录节目,却不知道自己是降落在浦东机场还是虹桥机场。撒贝宁当时就在台上问冯仑这个问题,引得下面哄堂大笑。

不过,人们看到的都是撒贝宁在台上的表现,其实在幕后,小撒也参与了整个节目的创造,常有一些奇思妙想,不仅给嘉宾带来惊喜,也为节目增色不少。

“雨神”萧敬腾来的时候,撒贝宁就突发奇想:为什么不能真的给他下场雨呢!于是他派两个人拿了壶到房顶上等着。演讲结束,当雨水从天而降时,现场所有的人全傻了。

他还为导演巴兹鲁曼用玫瑰花瓣制造了一场浪漫。当时巴兹鲁曼讲到一半,天花板上掉下来什么东西。巴兹鲁曼说:“这是老天给我的预兆,我的票房一定会好。”看到这儿小撒兢来了灵感,立刻跟编导说:赶紧去买一束玫瑰花,把花瓣全部揪下来……于是,演讲结束,导演闭上眼睛祈福时,天上的花瓣飘落下来,他睁开眼睛,惊呼:“我的天哪!”

撒贝宁说:“在艺术创作的过程当中,千万不要丢掉了想象力、创造力。在任何时候想象力进发的那一瞬间,你都要把它利用上。我相信《开讲啦》在未来还会有突破。”

不喜欢跟嘉宾沟通,期待初次见面碰出激情火花

许多主持人在节目录制之前,都会与嘉宾进行适当沟通,但撒贝宁是个例外。“如果在私下里把要谈话的内容都交流过了,火花都爆发出来了,之后,在台上变得多无趣呀,那就变成大家演一遍。”“我习惯完全不交流。两个人在台上第一次见面碰出来的火花,我认为是最灿烂的。”

科比来的时候,他的助手也问过能不能提前见面,但撒贝宁就是不见,他喜欢嘉宾带着一点点的紧张和兴奋,“那个状态很刺激”。虽说事先不见面,但是撒贝宁有办法让嘉宾一上台就感到主持人是“自己人”。演员海清录完节目后就跟撒贝宁说:“我在台上第一眼看见你,觉得特别亲切,有特别想上来拥抱你的感觉。”能给嘉宾带来踏实、信任的感觉,让他们喜欢这个气场,而不是真的害怕或者紧张,撒贝宁觉得“这个东西特别微妙。这是我的工作方式。”

跨界主持被专家称赞,事业得意

如果说《开讲啦》节目中青年榜样的演讲是主菜,主持人撒贝宁机智幽默、妙语连珠的表现,绝对是场上必不可少的调味料。他的表现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好评。《开讲啦》的节目嘉宾、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在研讨会上说,“在节目中可以看到主持人的魅力,主持人本身是有观点、有立场的,作为一个表达者出现在现场,没有端在那儿。”上淘视觉艺术学院文化创意产业管理学院院长汪天云也评价道,节目“在严肃的时候非常理性,在欢乐的时候非常轻松,这实际上体现了节目主持人的水平。”

《开讲啦》节目制作方唯众传媒总裁杨晖也表示:“能够和小撒这样的优秀主持人合作,是我们这个团队非常幸运的一件事情。我特别希望,我们能够一起携手把《开讲啦》做到大家心里面那个最Top的位置。”

据悉,2014年《开讲啦》将进行全面升级,还将推出《开讲啦》子品牌――大型季播节目《青年中国说》,撒贝宁仍将继续主持。

心语:如果再次选择,不做主持人

从1998年主持《今日说法》至今,撒贝宁的主持之路可谓一路顺风,迅速成为当下炙手可热的一线主持人。如果再做一次选择,还会选择做主持人吗?他平静、真诚地回答:我会选择不做主持人。“一方面,我觉得主持人承担的责任太重、压力太大。另一方面,主持人无功受禄的情况太多,人们把一个弄好了的产品交给你,你只要把它完整地表达出来,这个节目成功之后,人们就说:这个主持人真棒。我不喜欢这个东西,我很痛苦这一点。”

撒贝宁曾经在很多场合表达过对白岩松等媒体人的尊重和羡慕,也特别渴望成为那样的媒体人。他觉得自己错过了作为一个媒体人最好的时机,“从毕业的第一天、从22岁开始坐在演播室里当主持人,滔滔不绝说了十几年,这是我最大的遗憾。”他毫不避讳地承认,非常羡慕像柴静这样走出去的记者型主持人,“所以再让我选择一次,我宁可从一个最普通的编导、记者做起。”

上一篇:“丰田成被告”追踪 下一篇:自主品牌唱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