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ST ON THE HARVEST21款最新主流数码相机大盘点

时间:2022-07-27 09:44:44

FEAST ON THE HARVEST21款最新主流数码相机大盘点

每一年的夏秋之交,在经历夏日充足的光照和充沛的雨水之后,葡萄成熟了,地下酒窖中又开始了新一轮的酝酿,我们似乎已经嗅到了它们清香醇厚的未来。

不知是不是巧合,每年的这个时节的数码相机市场也是一片丰收的繁忙――今年各厂商总共向市场推出多达约40款数码相机,动作之大、种类之多、技术进步之快、性能之强都让人为之侧目。在数码相机发展历史上,2007年也许称不上最耀眼的一年,但是数码相机最为亲民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三星注重影音娱乐和外形设计的战略取得了巨大成功,脸部优先对焦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普及,而且性能越来越强大,表现形式也更加智能;越来越多的厂商意识到光学防抖对于家庭用户的重要性,并将它们应用到越来越多的产品上,甚至包括有些厂商的全线产品;28mm的广角和18倍光学大变焦则备受青睐,它们独具魅力的成像风格让人着迷,而且还能满足人们总希望能够“一机走天下”的愿望……

科技的进步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各种技术进步带来的魅力,如同品味甘醇的葡萄美酒一般使我们迷恋。别再犹豫,还是赶紧来和我们一道来畅享这场盛大的数码影像盛宴吧。

在2007年年初,很多人都认为数码相机已经达到了它的巅峰,但是仅仅在半年之后,CIPA(日本相机影像设备工业会)就开始大幅调高对2007年全球数码相机出货量的预测,由原来的增长7.5%调高至18.5%,预计总出货量将达到9361.7万台。之所以有这样的改观,是因为今年小型便携式数码相机性能的提高,市场需求迅速扩大――数码影像技术的发展让我们有了更多更广的想像空间,谁会知道未来的数码相机会成什么样子呢?

谁都有防抖秘笈

在2006年,满大街的数码相机都号称自己拥有防抖系统,但是绝大多数是在滥竽充数――对于并没有多大实际效果的电子防抖技术,有的厂商为其取了一个冠冕堂皇的名字就开始大行其道,其中甚至不乏业界的知名厂商;更多的却是将相机成像已经很差的高感光度称作防抖技术,以至于曾经爆出某知名厂商被告欺骗消费者,一度闹得沸沸扬扬。

幸运的是,厂商们自己也看到了这种“涸泽而渔”的做法实是舍本逐末渐渐放弃了这种夸大其词的宣传方式,转而回归理性,要么实实在在地将光学防抖技术加诸相机上,要么在相机上明确标明高感光度降噪技术,高感光度防抖宣传渐渐回归理性。

现在,我们已经看到越来越多的数码相机上应用了光学防抖技术,主流产品基本上部已具备。其中,索尼拥有“SuperSteadyShot”,松下有“MEGA O.I.S”,宾得、奥林巴斯和卡西欧采用了“CCD防抖”,就连一向以降噪技术出众示人的富士这次也跟上了潮流・在S8000fa和F50fd上应用了CCD防抖。不过,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尼康和佳能,它们更是在自己秋季的所有产品上都配置了VR光学防抖和IS光学防抖技术!

看来,谁都有光学防抖技术的日子不远了,至少在还没有更好的降噪技术之前。

娱人娱已娱大家

数码产品功能多元化的发展早已如火如荼,连一向以拍摄片为己任的数码相机也忍不住诱惑,开始“三心二意”起来――富士V10是第一款可玩游戏的产品,索尼N1、N2开创了“串片秀”功能,可惜它们的路走得并不远,市场反映有限。

但这却并不是说数码相机就只能老老实实地干好本职工作,至少三星数码相机在2007年的热销验证了“娱乐至上”策略的正确性。当然,不能不说三星赶上了闪存价格下跌、容量大幅度提升的潮流。搭上了MP4热销的顺风车,再加上三星数码相机坚持高性价比路线,为今日的成功打下了坚实基础。不过,三星并没有止步,在多媒体播放功能和时尚化的基础上,开始为相机增加旅游指南这种高附加值的信息。

应该说,三星的成功给很多厂商指出了一条成功之路,而这条路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厂商跟上来。其中,明基已经开始行动,具备多媒体功能的数码相机很快就会在秋季。可以预言,这仅仅是开始。或许从明年开始,将会出现不少这样的产品。

而在另一方面,伴随着高清潮流的到来,数码相机厂商们也开始跃跃欲试。不断加强相机的视频拍摄性能。卡西欧一直在走这条独特的发展道路,而三洋也已经变成了摄像机厂商,最新的支持拍摄1080高清分辨率视频的产品已经诞生……这或许是数码相机分化的又一条路。

数码相机看相

在2006年下半年,由富士引领的一股“脸部识别”之风在业界悄然盛行。这种自动对焦技术为并没有掌握太多拍摄技术的普通用户带来了福音,拍摄人像照片更容易获得成功,而人像照片又恰恰是人们拍摄最多的影像。很快,这种技术就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的关注,并引爆了整个行业,所有厂商无一例外的开始跟进,纷纷推出自己的“脸部识别技术”。

现在,几乎所有厂商的“脸部识别”功能都能一次锁定9~10张人脸,而且对脸部优先对焦和优先测光。不过,仅仅做到这一点似乎还不够,人们总想它能够更加智能化。的确,这种技术正在变得更先进。

其中,卡西欧在“脸部识别”技术的基础之上,开发出了“亲属优先”对焦模式,只要事先将要拍摄的对象预先存储一张照片,相机就可以在人群中对其优先对焦,随时获得清晰的照片。松下则开发出了iA智能模式,相机能够自动根据拍摄对象切换拍摄模式,拍纪念照时同样能实现脸部优先对焦,更加智能化。而索尼则在T200上应用了笑脸识别功能,在选择后,按下快门,当相机检测到笑脸时就会自动释放快门,不用担心会错过最精彩的瞬间了。另外,宾得S10衍化出的自动构图功能也十分有趣,它能够在脸部对焦之后,可以脸部为中心,再针对人像上半身的区域进行构图、裁剪、存储为300万像素的照片。

不过,在“脸部识别”功能方面走得最前沿的还是富士,它在F50fd上应用的脸部优先技术20,几乎能够在任意角度都可以发现脸部,即使拍摄对象脸部朝向侧面或者低头的时候都能做到,非常先进。

要的就是个性化

脸部识别、18倍大变焦、1200万高像素、防水、3英寸大屏、触摸屏、添加相框……数码相机还缺少什么?还缺少个性。一向给人老成持重的松下在2007年下半年率先走出了这一步,直接把自己的产品分为针对不同用户的粪型――FX100GK专为男士,FX55GK针对女士,超薄的10倍长焦相机TZ30适合太太们。

在各个厂家各自的秋季新品会上,我们还没有看到一款像FX1006K这样明确针对一定用户群开发的产品,看来厂商们还没有为此做好准备,或者说观念还没有转变过来。

但是,与其说这样会使产品的受众变得狭窄,倒不如说是数码相机发展的必然。要知道现在的市场上,数码相机无论从外形设计,还是技术研发、推广部存在着严重的同质化倾向,要想从中突破,没有绝对的优势,或者没有鲜明的特点,其结果就是淹没于芸芸众生之中,最终难有什么大作为。松下的这种个性化策略正是寻求差异化发展的一条必然之路。

哥们儿,咱一家人

任何产品要想获得消费者的认可,除了产品本身的质量过硬之外,如何站在消费者需求的角度去推广产品,树立品牌自身的强大号召力更是不可忽视。而数码相机现在已经成为大众消费品,它更需要厂商与消费者建立起值得信赖的关系。

因此数码相机厂商纷纷跟明星结缘,就连尼康这种一直以强悍技术示人的“老古董”也开始走上时尚化路线,力邀艺人王力宏出任其形象代言人,意图打造更加亲民的形象。佳能则在跟莫文蔚长期合作之外还为所有产品系列均冠以中文名字,更容易获得消费者认可。

而在产品本身,索尼、尼康、佳能、松下这些厂商纷纷将数码单反相机上的概念、功能和设计推进到消费级数码相机上,甚至包括图像处理系统,以获得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可。富士则从消费者角度出发,所有的产品都支持XD卡和SD卡了,让我们在Super CCD之外,看到了一个更加开明的富士。

上一篇:超越 全新感悟的索尼爱立信 下一篇:Once Upon A Dream The HDTV’s Fre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