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为难苏宁变身

时间:2022-07-27 09:11:22

收入增速2011年开始减慢,股价至今也跌去了近半,苏宁电器,这个曾经众多价值投资者眼中的宠儿,如今却似仅有辉煌过去的老者,极速衰老,步履蹒跚。

困极生变!

在今年一季度净利润增速出现负增长之下,苏宁电器喊着打造中国“沃尔玛+亚马逊”模式的口号,高调宣布投入4亿元让利额度,掀起了和京东、天猫等电商巨头的价格大战。消费者自然叫好,只是在他们心目中,要把苏宁电器这个卖货老大哥的形象,转型为高科技新晋电商,还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下一个十年,苏宁电器希望摘掉“电器”的帽子,不仅成为连锁商贸的龙头,还要坐上电商巨头的宝座。

梦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在京东、淘宝等前辈面前,苏宁还得从小学生做起。结局如何无法判定,但对于任何一次转型而言,痛苦将时刻相伴。

实体门店之疡

苏宁电器一季度新开店面增速低于市场预期。仅新开连锁店26家,置换/关闭36 家,门店净减少10 家。且新开店面同比2011年前开设的店面销售收入下降7.24%,一季度是苏宁传统的门店储备期,关闭的以经营情况不理想的社区店为主。

同时,由于关店带来费用和人力成本上升,使销售和管理费用率同比上升3.4%,导致一季度公司净利润率由去年5.5%下降至4.2%。一季度业绩披露,由于“以旧换新”政策终止,以及宏观调控政策的持续,家电行业短期内受到一定影响,公司销售也受到相应影响。

苏宁电器净利润率增速下滑不是个例,最大竞争对手国美电器今年一季度净利润率增速更下滑超过20%。零售行业一季度盈利增速也出现自2008年以来首次负增长,同比、环比均出现大幅下滑,行业景气度持续向下,各子行业净利润增速亦是下滑明显。其中,家电3C和超市的净利润降幅最大,分别是-19.07%和-13.27%。

东方证券郭阳认为,苏宁电器在同店负增长7.24%的情况下取得10%的营收增长已属不易,预计开关店并举将是未来持续一段时间的策略。市场景气低迷下对低效门店的调整是应有的经营举措,虽会产生一次性的关店费用,但长期来看有助于集中销售资源、提升单店产出和控制租售比。

今年苏宁电器计划关店的重点将是营收在平均数字之下、缺乏增长性的社区店,新开的门店则以超级旗舰店、乐购仕、精品店、旗舰店和中心店等年收入过亿元的大店为主。

事实上,苏宁电器目前的发展前景,绝非如其设想“沃尔玛+亚马逊”模式的那般亮丽,曾依靠快速开店模式,抢占市场份额,规模化拉动收入规模。如今在行业增速下滑,人力、租金等成本日趋上升,苏宁电器的隐痛渐渐显露。苏宁电器已经开始着手调整门店,深化三、四线城市门店布局,扭转增长方式,来应对实体门店增速下降,以及净利润增速的下滑,但压力依然不小。

苏宁电器副董事长孙为民曾对媒体坦露,公司在快速扩张的时期掩盖了成本的一些问题,但是增长的停滞,使这些增加的成本开始显现出来。宏观经济环境短期内没有改善的迹象,单店销售将持续下降。

电商成败“乾坤一掷”

苏宁电器实体店遇到天花板,不单是行业增速下降所致,电商巨头对苏宁电器实体店的市场分流不可小觑。

迫于实体店转型和互联网线上购物的发展趋势,苏宁电器,不得不踏进烧钱的电商领域。2010年3月启动的网上商城苏宁易购,在短短的两年间,挤进电商前三甲,市场份额仅次于京东和天猫,但去年苏宁易购年营收也仅59亿元,与其实体店近千亿元的营收规模相比,不值一提,也仅为2011年京东商城公布的309亿元销售额的1/5。

最新数据显示,作为苏宁易购赶超目标的B2C龙头京东商城,注册用户数已经达到了4000万,平均日销售订单30万单。烧钱多年的京东,吸引了庞大的用户群。不过据京东商城此前向投行递交的财报显示,2011年京东亏损近12亿元人民币,毛利率仅为5%。新年伊始,持续烧钱的京东商城开始了新一轮的市场策略,放弃部分商品与竞争对手在价格上相比的“低价”策略来减少亏损。

苏宁已经摆开了与京东正面竞争的架势,不过传统行业的速度能否追上IT行业疯狂烧钱的脚步,实在难以预料。京东烧钱速度之快、之多,实在为电商界人所动容,卖汽车、卖房子、卖旅游,动则上千人的招聘,往往说完就做、一气呵成。

苏宁易购掀起的5月季价格大战,在京东、天猫的强势面前,甚至显得有点波澜不惊。目前来说,除了价格,苏宁易购相比行业老大,还没有其他明显的优势,但光靠价格战,很难实现长期的黏度。

电商与传统的家电零售不同,电商竞争遵循IT行业的规律,只有行业的前三名才会有钱可赚,这远不像实体销售,哪怕只是一个小门脸,只要位置不错,也可以活得很滋润。苏宁在传统领域的打法,如今在易购几乎要全盘更新。摆在苏宁面前的难题,不仅是适应电商竞争环境,更重要的是改变自己以往的传统思路。

烧钱能否就换来黏度

苏宁在其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 2011年年底苏宁易购的转化率为2%左右,客单价是1100~1200元。2012 年一季度日访问量约为150万(独立访客次数),转化率超过3%,客单价有下降趋势。4月,数十万商品降幅超过30%,促销效果超过预期。2012 年4月18日活动单日访问量突破600万,销售者体验有了大幅提升。

目前,苏宁易购在产品种类和精细化门类上,与天猫、京东商城还有一定差距,但价格战赚取了眼球和实实在在的订单。今后,用户体验能否真正具有黏度,获得高质量的活跃用户,苏宁易购的大考还在后面。

且由于苏宁易购的线上销售,对实体店盈利也有影响,存在线上线下左右手互搏的问题。由于线上线下产品没有实现根本上的差异化,线上电商的促销让实体门店的产品价格已经没有优势,而最终线上促销的成本还向供应商转嫁,也就是说电商烧的不仅是自己的钱,被动牵扯进来的供应商不但自身全国价格体系被打破,还不得不割出大把利润。

一味烧钱的最差结果,可能是既换不来用户黏度,养成网购用户哪家便宜买哪家的比价习惯,更引起和供应商的全面交恶。

物流:先天优势,后天补缺

相比其他电商,苏宁易购的起点更高些,前期已经有较完善的物流配送、采购、财务等体系,可以与线下分摊成本,减少了前期的大规模集中的投入。

随着苏宁易购对物流规模要求,苏宁表示,计划每年有17~18个物流建设项目,争取2015年完成物流体系建设。前期苏宁在广州、南京等12个城市完成了实体门店物流体系的建设,接下来还要在全国60多个城市完成自己的物流布局。

去年年底,苏宁公布了上市后第四次定向增发方案,苏宁董事长张近东自己掏出35亿元,总募资金将达到55亿元,主要用于易购IT系统升级和物流基地建设。

分析人士认为,苏宁1700多家实体门店有部分也将成为苏宁易购的配送中转站,加上3000多个售后服务网点,这都是京东等其他电商所不具备的优势。但是天猫的电商平台模式是利用第三方物流,虽一定程度受制于第三方物流,也省去了成本压力。

招商证券的最新研究报告就指出,今年一季度苏宁的短期贷款较期初大增73%至28.81亿元,主要是因为在物流配送中心上的大力投入所致。截至报告期末,苏宁固定资产达到73亿元,在建工程17亿元,大部分为物流配送中心相关建设。

开放平台才能赚钱

从行业先驱亚马逊的经验来看,其主要亏损在于前期的物流体系建设、广告等,但销售规模达到一定级别后就可以有稳定盈利。苏宁易购也希望依托苏宁电器近千亿营收规模,利用资本运作,规模化发展,迅速做强。

亚马逊实现盈利正是靠开放平台。电商平台模式,不仅是能够实现“轻资产、快公司”模式,更实现社会分工,提高效率。并且市场规模越大,其优势更加明显,平台的毛利率远高于自营电商。

美国亚马逊开放平台业务10%~15%的毛利率则远高于自营业务5%的平均毛利率。目前,亚马逊开放平台业务占亚马逊销量的30%左右,却为它贡献了60%~90%的毛利率,目前苏宁易购的毛利率在7%。

随着服务商和供货商直接入驻,销售规模也迅速做大。2001年,亚马逊宣布推出面向第三方卖家的Amazon Marketplace,决定与Ebay正面竞争。Amazon Marketplace推出后一年,亚马逊在2002年第四季度实现首次盈利,纯利润达500万美元,并最终在2003年开始盈利。

天猫总裁张勇曾表示,平台化与社会化分工,是电子商务公司在“管理效率”与“盈利考验”两难困境下的必然选择。

苏宁电器副董事长孙为民认为,在完成全新的架构调整并组建全新的采购平台,特别是启动开放平台后,苏宁易购今年的收入300亿元的目标并不难达到。”

苏宁看中平台前景,不过从苏宁易购的定位来看,依然是提高营销和采购体系自营能力,打造覆盖全国的物流网络,重点布局区域配送中心,终端大部分到户配送自己做;中间的干线运输才会考虑第三方。

苏宁希望依靠自己的实力,成就B2C巨头,行吗?

上一篇:私募没有王亚伟 下一篇:除了“妖孽”,啤酒还有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