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工程施工中成本管理存在问题原因及对策

时间:2022-07-27 08:17:33

探析工程施工中成本管理存在问题原因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4)01-0135-01

摘要:成本管理是工程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施工企业应该正确认识成本控制的重要性,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本文阐述了成本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工程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思路。

关键词:成本管理 成本计划 费用计划

1、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特点

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是企业在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获取更大经济效益的经营过程中,在控制成本和降低成本方面所采取的重要手段。传统的成本管理核算只是被动地记账、算账,其重要任务是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进行归集、分配,很少在成本控制方面作出必要的反映和会计监督,在成本管理方面缺乏有效的成本制度,也无有效的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成本开支的随意性很大。由于工程的复杂性和个别性,施工过程中会涉及不同性质的工作人员,例如施工技术员、预算员、施工人员等等,所以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要全面,合理组织安排每一类工作人员的协调工作,同时也要宏观控制和安排施工过程的每一环节和步骤,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其次,它与企业的财务管理密切联系和结合,是企业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成本管理是财务管理的中心环节,是企业实现良好经济效益的保证。

2、当前施工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成本管理效率较低

目前,很多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都逐渐从手工操作的阶段脱离开了,大多使用相关的预算软件与成本管理软件来管理,但是,由于企业中的一些员工的业务素质较低,各部门之间未及时进行沟通,信息、数据的传递较慢,很难跟上项目管理的脚步,距现代化、电算化管理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很多企业长时间都没有对企业的内部成本管理的定额按照市场变化与要求作进一点的补充更新,导致成本管理的操作标准很难适应企业快速发展的需求,从而造成成本失真。由此可见,施工企业应该对市场的实际情况进行认真的调查,对成本管理的方式进行不断的完善、创新。

2.2施工成本管理不合理

一是在实施项目施工的过程中,企业无法将用工人数进行合理的控制。由于缺乏有组织、有科学的组织,常常出现窝工、盲目上工的情况,有时为了赶工期,投入大量的人力,造致工费严重超出预算成本范围。由于未规范管理零工,上工时对将人数核对清楚,造成夸大用工数量的情况时有发生,使施工成本中的人工费严重超标。二是没有对原材料的应用进行科学的管理。选择材料供应商是控制原材料的重要环节,但是,由于许多施工企业未对材料供应商进行仔细、认真的筛选,未对材料的性价比进行比较,从而增加了材料的费用。另外,未对计划中的材料的应用量严格参照图纸作详细的规划,却只是通过经验来采购原材料,使原材料的存储费用超标。三是没有合理控制好机械的费用。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导致机械费用超标的因素主要有机械选择不当、未制定合理的机械需求计划、施工工序衔接不紧等。另外,若施工企业对机械设备的保养、维修等不重视,没有对机械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及配件、油料消耗等进行合理的管理,也会使机械的成本严重超标。

3、加强工程直接成本的管理

3.1材料成本管理

材料采购要遵循“质量好、价格低、运距短”的原则,有条件的还可以采用对比招标方式确定供货商;进场材料要正确计量,认真验收,最大限度的减少采购过程中的管理消耗。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科学组织材料的使用计划,避免停工待料现象发生;材料的领用应严格控制,定期盘点,随时掌握实际消耗和工程进度的对比数据;对于周转材料要及时回收、整理,使用完毕及时退场,这样有利于周转使用和减少租赁费用,从而降低成本。

3.2人工费的管理

根据劳动定额计算出定额用工量,进行包干控制,合理进行劳动组织,减少和避免无效劳动,提高劳动效率,精减人员,以降低工费。

3.3机械费管理

根据工程需要科学、合理的选用机械,充分发挥机械的效能;合理安排施工段落,以期提高现场机械的利用率,减少机械费成本;定期保养机械,提高机械的完好率,为整体进度提供保证。

3.4加强合同管理,做好索赔工作

合同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项目经理部必须履行施工合同,在施工合同及补充合同签订后对合同内容、风险、重点或关键问题作出特别说明和提示,向各职能部门人员交底,落实施工合同约定的目标,依据施工合同指导工程实施和项目管理工作,避免因合同纠纷而造成的经济损失。索赔是挽回经济损失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合同管理的重要环节。项目经理部在履行施工合同期间,应注意收集、记录对方当事人违约事实的证据,作为索赔的依据。按施工合同文件有关规定,认真、如实、合理、正确地计算索赔的时间和费用,撰写索赔文件,及时提出高质量的索赔报告,为索赔成功和企业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打下坚实的基础。

3.5 加强对分包工程的成本管理与控制

首先要注意分包工程签约风险控制。签约前既要做好对分包队伍的资质、资信、信誉、实力的调查,同时还要做好分包单位签约人或法定代表人的资格审查。从实际工作来看,施工企业采用的外包单位有些是一些个体施工单位,其往往挂靠于一些具有相应资质的建筑公司,法律关系比较复杂,因此,签约前一定要获取对方具有法律效力的法人授权委托书等相应文件,以明确义务主体。

重点在于施工阶段的实际成本控制。由于工程的活动主体由总承包商转移到了分包单位,对于分包单位来说,工程成本的组成要素及本质并未发生改变,但对于总承包商来说,其实质表现形态已发生较大变化,这就使得我们在对其控制的过程中.不能按照传统的成本管理那样,强调改善设备运行状态、合理减少材料投人、提高人工效率,并按照事前计划,制定控制标准或目标,然后进行核算,对实际与预算的差异进行分析、评价、考核,并采取相应措施的办法进行控制。分包工程实际成本控制更多的要靠事前控制、人为行动控制、主动控制及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来组织实施。

4、总结

总之,让我们看到成本管理在施工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并在实际施工管理工作中正确实施施工成本管理体系,使得施工成本目标得以实现,我相信建筑施工企业将永远健康发展下去,望我们的成本管理经验能早日走向世界,让全世界建筑企业得以吸取和借鉴。

参考文献:

[1]李洁.浅议提高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基本途径[J].统计与咨询.2009,06.

[2]傅海澎.建筑业施工项目管理与成本控制[J].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2009,02.

[3]顾春雷.论工程项目管理及项目成本控制[J].华章,2010,04.

上一篇:湖南省湘阴县城镇舞龙舞狮项目开展现状的调查... 下一篇:群众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