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蹲”对举重上挺技术的影响

时间:2022-07-27 04:07:15

“预蹲”对举重上挺技术的影响

【摘 要】中国举重一直是现代奥运会中的夺金大户之一,特别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创造的“八金一银”奇迹,震惊世界举坛。但目前我国举重后备力量人才比较缺乏,与世界水平的差距日益增进,甚至在某级别比赛中出现落后的现象,而挺举的上挺是导致我们在比赛场上失败的主要原因,对于上挺最关键的则是预蹲技术,对这一问题我进行的深入剖析,总结了一些影响上挺预蹲的因素,改进举重上挺预蹲的训练方法和经验,一起和广大全国省市举重教练员学习研究和谈论。

【关键词】上挺;预蹲;影响因素;改进方法

一、前言

河北女子举重前些年在全国各类比赛中取得过很不错的成绩,但是在近八年成绩大不如从前,而影响河北女子举重成绩至关重要的原因就是挺举的停滞不前,尤其是在比赛中挺举上挺的失败率极高,笔者通过对挺举上挺预蹲技术的研究,创新之处就是打破以往的对上挺技术的笼统研究,主要针对影响女子举重挺举上挺技术的特点进行全面彻底透彻的分析,总结比赛的失败原因,使河北省女子举重的挺举上挺技术更加完善化,也希望通过笔者的研究,能为河北省的举重事业的再次雄起做出些许的贡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通过对河北省女子举重队2011年5名集训运动员在省队的五个月的训练,对其上挺预蹲进行透彻的分析指导,并让5名运动员在挺举上挺技术上有不同程度的改进与提高作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多年以来全国各地举重教练员和举重业内资深人士在权威刊物和各大教材中获取的信息,这里面包括《体院体院通用教材》,《举重专业教学大纲》,《奥林匹克举重》等专家的专著。

2.观察统计法

通过河北省女子举重运动员专项达标测试以及07年,08年举重达标赛的挺举比赛实地的观察,统计,并对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

3.实例分析法

通过河北省女子举重队2011年对5名集训运动员在省队的五个月的训练,详细描述和再现个别具有代表性的挺举上挺预蹲技术动作不稳定的具体实例,通过对其进行耐心的指导与技术分析,使5名运动员在挺举上挺的技术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结果

通过对举重挺举上挺预蹲的研究,还有对五名女子举重运动员五个月以来在河北省专业队训练的实践,五名运动员无论是从挺举上挺的技术动作还是心理上都有了明显的不同程度的提高与改进,运用合理的训练计划使五名运动员的挺举成绩有了大幅度提高,所以正确理解与分析挺举上挺预蹲的技术动作和合理安排训练对提高运动员的成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四、讨论

(一)预蹲角度对上挺的影响上挺

表现在预蹲过深或者过浅。预蹲角度不同,给上送带来的问题也会有所不一样。预蹲过浅,使伸膝、伸髋肌群被动拉伸的幅度变小,不能让更多的腿部肌肉参与运动,也就不能对上送产生最大的力量。预蹲过深不能很好的运用腿部上送的爆发力,使预蹲上送的衔接产生不协调,从而失去了最佳的腿部上送的时机,这样也无法让腿部在上送时产生最大的爆发力,对于举重而言,速度就是力量的指导思想不能得到充分体现,也会造成上挺失败。就我队五名运动员在挺举上挺中由于预蹲过浅而造成在训练中上挺失败的就有三人,一般情况下运动员的预蹲过深的相对较少,因为当在胸前扛上很大重量的杠铃时,也是受心理的影响,会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上挺上送发力上,所以由于心理害怕或者着急的原因,运动员在预蹲时过深的例子相对较少,当然具体情况仍然需要具体分析。

(二)预蹲速度对上挺的影响

完成预蹲动作时,“稳”是个必要条件,是预蹲开始阶段向下的速度要逐渐加快,预蹲过快,虽然有利于制动,但在上送节奏方面会很难把握,因为“预蹲稳上送狠”是上挺不变的原则,再加上如果杠铃在胸上突然下降,会给上体和腿部增加额外的压力,同样会给上挺带来困难,首先是由于速度过快,杠铃在胸上的稳定性会不容易控制,甚至会导致身体前倾下滑,同时也会用向上送的方向,预蹲过快也会响应胸腔的压力,胸和后背很容易变形,这样胸背就没有支撑杠铃的力量,整个预蹲的重心无法控制,所以在屈膝的同时身体就像皮筋压得很紧,肌肉随时爆发力量,这时就要求运动员要有控制肌肉协调性的能力,由预蹲制动到蹬腿发力这个瞬间越快越好,越快越能提高杠铃上升的高度,我省五名运动员在这个环节分别出现不同程度的错误动作,那就由于她们训练时间短,正确的技术动作不能定型化,自动化,所以在预蹲速度上,忽快忽慢,这就给上挺造成了很多失败,所以对于这一动作的训练要加强次数训练,用来熟练和改进技术。

(三)预蹲身体的重心对上挺的影响

在挺举上挺的失败系数中,预蹲身体的重心也对上挺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预蹲时身体就前倾,偏离重心,上送的方向就更无法控制,当然在预蹲的同时身体后仰,这时身体的重心就会落在运动员后背和臀部肌肉上,而腰部这个大肌肉群就无法参与上送工作,这就给蹬腿上送带来了很多困难。由于河北女子举重队青少年运动员训练年限较短,对预蹲时身体重心控制的不是很精准和熟练。五名运动员中,有两名运动员在预蹲时身体前趴严重,导致杠铃到了一定强度,前掉的失败率增加,在试举轻重量时,由于都是在运动员力量范围控制之内,所以杠铃预蹲轻微靠前,也是可以勉强支撑住的,但一到强度训练,预蹲身体的重心靠前的错误动作就会表露无疑,失败也是在所难免的。针对运动员在胸前扛杠铃,本身重心就靠前,所以在预蹲之前最重要的就是调节预蹲的重心,使其重心落在脚后跟上,预蹲时,如果预蹲时身体重心前移,则会使杠铃与人体的总重心发生前移,出现上挺时杠铃支撑偏前或前掉的现象。同样,如果预蹲时杠铃和人体的总重心后移的话,会出现杠铃支撑偏后或后掉现象。

五、结论

(一)正确的技术概念是提高上挺能力的前提。预蹲方式、预蹲各环节和上挺发力是河北省女子举重队队员上挺失败的主要原因。

(二)河北省举重女队应及时改进预蹲技术、合理安排辅助练习、加强腿部、架上支撑,上肢肌群的练习

参考文献:

[1]周继红.湖南省女子举重队挺举技术与训练方法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2014:10、12、36.

[2]朱明武,赵全勇.试述上挺动作对运动成绩的影响[J].少年体育训练,2005.06:21-22.

[3]崔兆新,石桂萍.挺举中下蹲式与上挺利弊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3:124-126.

上一篇:高职院校古代汉语教学改革刍议 下一篇:高中英语教学中影视选修课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