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安冬至养生

时间:2022-07-27 02:05:34

顺安冬至养生

今年12月22日,太阳黄经达270度,此时称为“冬至” 。古语云:“斗指戊,斯时阴气始至明,阳气之至,日行南至,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十一月(农历)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冬至的到来是阴气盛极而衰,阳气开始萌芽的时候,这一天的白天是一年中最短的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在南回归线上。过了冬至后,随着太阳直射的北移,白天的时间渐渐长起来。我国大部分地区习惯自冬至起“数九”,每九天为一个小节,共分为九九八十一天 。

根据中医学“冬至一阳生”的观点,冬月三九天是进补的最佳时候。“冬至”是冬三月气候转变的分界线,由此阴气始退,阳气渐回,如在这个时候进补,可扶正固本、培育元气,使闭藏之中蕴藏活泼生机,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为下一年身体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饮食养生

第一、“冬至,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北半球白天最短,此时应注意温肾健脾。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肾阳充盈,脾才能健运。

第二、在冬至――小寒期间,还应多食用羊肉、蘑菇、木耳、豆制品等食品:

羊肉炖白萝卜

[配料] 白萝卜500克,羊肉250克,姜、料酒、食盐适量。

[做法] 白萝卜、羊肉洗净切块备用,锅内放入适量清水将羊肉入锅,开锅后5、6分钟捞出羊肉,水倒掉,重新换水烧开后放入羊肉、姜、料酒、盐,炖至六成熟,将白萝卜入锅至熟。

[功效] 益气补虚,温中暖下。对腰膝酸软,困倦乏力,肾虚阳痿,脾胃虚寒者更为适宜。

饮食禁忌:吃萝卜时不能和人参、西洋参、首乌同服。羊肉禁与番瓜同食。

二、运动养生与经络养生 冬至运动养生和经络养生的核心是:保持肾(肾为先天治本,主藏精,主人

体生长、生殖、发育)、脾(为人体后天治本,主运化和化生血液)、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肺朝百脉,主治节)三经脏腑经络气血津液运行的润顺和通畅,使肾、脾、肺脏腑的阴阳、气血、动静、出入保持相对的平衡,五脏六腑的功能顺通安和。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在冬至的前、中、后三天,最佳时间为:酉时(17~19时,肾经主时),面向北方(肾五方主北),用温开水浴足温经6~12分钟(肾的洛数为6),然后用灵子点穴的手法――平法点按涌泉穴(肾经的原穴)、太白穴 (脾经的原穴)、太渊穴(肺经的原穴)各36次,调补肾、脾、肺三经的阴阳、气血平衡。

第二、在冬至――小寒期间,最佳时间为:每天卯时(5~7时,大肠主时,肺与大肠相表里)做脏腑顺安十八法第13、14节宣肺气、大肠助,搓鼻翼、肺金固;巳时(9~11时,脾主时)做11、12节强脾土、胃相助,舌洗龈、津浇树;酉时(17~19时,肾经主时)做15、16节护肾气、膀胱助,手捂耳、鸣天鼓。保持肾、脾、肺三经脏腑经络功能的旺盛。

第三、在冬至的前中后三天,还可做顺安冬至导引功:每日清晨(最佳时间:丑、寅时1~5时),取打坐式,两手握拳置同侧膝头,拳心向下,先左后右,两替用力按压膝部各12次。然后深呼吸、叩齿、咽津各6次。可防治经络寒湿、肩背及大腿内后缘痛、足痿厥冷、嗜卧、足下热、脐痛胁痛、胸中满闷、腹痛股冷、大便难、颈部肿大、咳嗽、脐下气逆、小腹急痛、腹泻足肿、冻疮等。

三、方药养生

方药养生的重点是:固先天之本,护后天之气。所谓“先天之本”即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肾气充盛,机体代谢能力强,人的衰老速度缓慢;所谓“后天之气”指脾胃为后天之气,又是气血生化之源,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都靠脾胃供给。所以,冬至方药养生应以固护脾、肾为重点。用药原则应遵循:第一、多补少泻;第二、药宜平和,药量宜小;第三、注重脾肾,兼顾五脏;第四、分类论补,调整阴阳;第五、掌握时令,观察规律;第六、多以丸散膏丹,少用水煎汤剂;第七、药食并举,因势利导。如此用药方能补偏救弊,防病延年。

温肾健脾最简单易行的方法:在冬至的前、中、后连续三天,最佳服用时间为巳时(9-11时,脾经主时)酉时(17~19时,肾经主时),分别用红糖水(血糖高者不用)为引,送同仁堂人参归脾丸各1丸,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第一,要辨证进补

1、气虚者的补法:所谓气虚,即气不够用,主要表现为动则气喘、体倦、懒言、常自汗出、面色白、舌淡白、脉虚弱无力。气虚之人可选用下列补药:

人参:性温、味甘微苦,可大补元气,是补气要药。《本经》谓“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近代研究证明,人参可调节网状内皮系统功能,其所含人参皂甙,确实具有抗衰老作用。使用时,可用人参一味煎汤,名独参汤,具有益气固脱之功效。年老体弱之人长服此汤可强身体。人参若切成饮片,可补益身体,防御疾病,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怀参:是山药的别名,性平、味甘,功能长志安神,补中益气,助五脏、强筋骨。现代化学分析,怀参含丰富淀粉、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B1、B2、烟酸、抗坏血酸、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因此,食用山药能使人体摄入大量粘液蛋白,具有特殊的保健功能,可预防心血管系统的脂肪沉积,保持血管弹性,防止过早发生动脉硬化;其次,食用山药,能防止肝肾中结缔组织的萎缩、预防胶原病的发生。使用时,可用怀参研末与小米、大米一起熬粥食用。

茯苓:性平、味甘淡,《本经》谓其:“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历代医家均将其视为常用的延年益寿之品,清代宫廷中,曾把茯苓制成茯苓饼,作为经常服用的滋补佳品,成为祛病延年的名点。近代研究证明,茯苓的有效成分90%以上为茯苓多糖,其不仅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常食还可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而且具有较强的抗癌作用。

2、血虚者的补法:所谓血虚,即是营养人体的物质不足,不能发挥濡养人体的作用,表现为不耐劳作、面色无华、苍白,且易健忘、失眠、舌淡、脉细。血虚体质者当选用下列补药:

龙眼肉:性温、味甘。《本经》谓其:“久服强魂聪明,轻身不老。”其功能补心脾,益气血。清代大养生家曹庭栋在其所著《老老恒言》中有龙眼肉粥,即龙眼肉15克、红枣10克、粳米60克,一并煮粥。若能每日早晚服用一、二碗,可以“养心益智,通神明,安五脏,其效甚大。”紫河车:性微温,味甘咸,《本草经疏》谓:“人胞乃补阴阳两虚之药,有返本还元之功。”本品具有养血、补气、益精等功效。使用时,可炖食,亦可研末服,每次3一10克,温水冲服。

何首乌:性温、味甘,《开宝本草》谓其:“益气血;黑髭鬓,悦颜色。久服长筋骨,益精髓,延年不老。”本品具有补益精血、涩精止遗、补益肝肾的作用。据报道,何首乌能降低血脂、缓解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本品使用时一般多为丸、散、煎剂所用,可水煎、酒浸、亦可熬膏。

3、阴虚者的补法:所谓阴虚,是指营养人体的血、津液、皆不足,是血虚的进一步发展,其主要体征是:形体消瘦,午时(11-13时)面色潮红、口咽少津、心中时烦、手足心热、少眠、大便干、尿黄、多喜冷饮、不喜过春夏,舌红少苔、脉细数。阴虚体质者当选用下列补药:

枸杞子:性平。味甘。《本经》谓其:“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本草纲目》云:“枸杞子补精血,益肾气。”近代研究,枸杞子含有甜菜碱、胡萝卜素、硫胺、核黄素、烟酸、抗坏血酸、钙、磷、铁等成分,具有抑制脂肪在肝细胞内沉积、防止脂肪肝、促进肝细胞新生的作用。《太平圣惠方》载有枸杞粥,用枸杞子30克、粳米60克,煮粥食用,对中老年因肝肾阴虚之头晕目眩、腰膝酸软、久视昏暗及老年性糖尿病等,有一定效用。

桑椹:性寒、味苦。《本草拾遗》云:“利五脏、关节、通血气,久服不饥……变白不老。”本品可补益肝肾,有滋阴养血之功。近代临床常用于贫血、神经衰弱、糖尿病及阴虚型高血压。使用时,可将桑椹水煎,过滤去滓,装于陶瓷器皿中,文火熬成膏,兑适量蜂蜜,贮存于瓶中。日服二次,每次9~15克,温开水调服。

黄精:性平、味甘。《本经逢原》云:“宽中益气,使五脏调和,肌肉充盛,骨髓坚强,皆是补阴之功。”本品具有益脾胃、润心肺、填精髓之作用。近代研究证明,黄精具有降压作用,对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及肝脏脂肪浸润也有一定效果,故常吃黄精,对肺气虚患者有益,还能防止一些心血管系统疾病发生。在《太平圣惠方》里载有服黄精法,即将黄精根茎不限多少,洗净、细切、用流水去掉苦汁、经九蒸九晒后,食用。此对气阴两虚、身倦乏力、口干津少有益。

4、阳虚者的补法:此系气虚者的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是畏寒、肢冷、倦怠,小便清长、大便时稀、舌淡胖、脉沉乏力,这种体质也即是人们所常说的“火力不足”,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低下。阳虚体质常用的补药是:

杜仲:性温、味甘。《本经》谓其:“补中,益精气,坚筋骨,强志……久服轻身耐老。”本品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之功效。科学研究证实,杜仲含有杜仲酸,为异戊已烯的聚合体,还含有树脂,动物实验证明,杜仲有镇静和降血压作用。

鹿茸:性温,味甘咸。《本经》谓其:“益气强志,生齿不老。”本品具有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之功效。近代研究证明,鹿茸含鹿茸精,系雄性激素,又含磷酸钙、碳酸钙的胶质、软骨及氯化物等,能减轻疲劳,提高工作能力,改善饮食和睡眠。是一种良好的全身强壮药物。单味鹿茸可冲服,亦可炖服。冲服时,鹿茸研细末,每服0.5~1克;炖服时,鹿茸1.5~4.5克,放杯内加水,隔水炖服。

第二,要注意不同年龄等情况的补益

青年学生:日夜读书钻研,往往休息和睡眠不足,产生心脾或心肾不足,表现为多梦、健忘、食欲不振等,冬天进补,可选用莲子、首乌等。

儿童:内脏娇嫩、易虚易实,尤其是脾胃未健,而又往往饮食不知节制,以致损伤脾胃。因此,冬天进补,当以健脾胃为主,可食用茯苓、山楂、大枣、薏仁、红小豆等。

中年人:身负重任,往往超负荷运转,不注意休息,导致气血耗伤。冬天进补,应以养气血为主,可食龙眼肉、黄芪、当归、中华乌鸡精等。

对老年人来说,冬令进补更为重要。因为老年人身体已经虚弱,再加上身患多种疾病,故老年人冬令必须补。老年人无病时,可选用杜仲、首乌等。若有病,则必须辨证进补,血虚补血,气虚补气。

此外,男女性别不同,补益方法也不同。如少女肾气未充,月经未潮(还没有来月经),无病时补益以补肾气、益精血为主。补益药品可选用当归、白芍、紫河车等。

身体胖瘦不同,补益也不同。中医认为,“胖人多气虚”,“胖人多痰湿”,气虚者补气,补气尤需健脾。因此,健脾益气是虚肿之人补本的方法。湿痰重应采取健脾利湿法。因为脾健,才能运化水湿,可选用云茯苓、薏米、党参、白术等。再如瘦人,中医认为多阴虚火旺,所以冬令进补应用养阴滋液之补益方法,常选用百合、黄精、蜂蜜等。

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的补法也不同。对于脑力劳动者来说,常因思虑过度而耗伤心血,所以要以补心血为主,可食用龙眼肉、莲子、牛奶等;而体力劳动者,在劳动中消耗体力大、出汗多,而中医认为,汗为津液受阳气推动从汗孔排出而成,出汗多便耗损气阴,所以要以补益气阴为主,可选用太子参、玉竹、鸽肉等。

第三,补勿过偏

此指补要恰到好处,不可过偏。过偏则反而成害,导致阴阳新的失调,使机体遭受又一次损伤。例如,虽为阴虚,但一味大剂养阴而不注意适度,补阴太过,反而遏伤阳气,致使人体阴寒凝重,出现阴盛阳衰之候。又比如:虽属气虚,但一味大剂补气而不顾及其他,补之太过,反而导致气机壅塞,出现胸、腹胀满,升降失调。由上可知,补宜适度,适可而止,千万不可过偏。

只要掌握上述三条原则,冬季进补就会产生明显作用。若是对于医药卫生知识懂得不多的人,就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补,千万不要盲目进补,应在辨明虚实,确认属虚的情况下,有针对性的进补。正如清代医家程国彭所指出的:“补之为义,大矣哉!然有当补不补误人者;有不当补而补误人者;亦有当补而不分气血,不辨寒热,不识开合,不知缓急,不分五脏,不明根本,不深求调摄之方以误人者,是不可不讲也” 。

太医馆 闫民川

2014.11.21

上一篇:导学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使用建议探讨 下一篇:初中数学教学中习题布置与整合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