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戛乡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

时间:2022-07-27 01:11:42

更戛乡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

[摘要]根据更戛乡水稻生产发展需要,开展水稻常规粳稻新品种比较试验,探索适宜更戛推广栽培的优良水稻品种,实现水稻品种更新换代,促进全乡水稻生产稳产高产。

[关键词]水稻 品种比较 试验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3―0138―01

水稻是更戛乡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840 hm2,亩产480kg。为进一步筛选出适应本地区推广种植的优质、高产、抗病水稻品种,提高更戛水稻单产,增加农民收入,为水稻新品种推广工作提供参考。根据昌宁县农业局的工作安排,结合科技增粮措施,2013年更戛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从县农科所引进昌粳10号、昌粳11号、昌粳12号、昌粳13号、昌粳14号、昌粳16号和香粳834―1选等7个水稻新品种进行品比试验。通过试验,筛选出抗病性强、丰产性好、适应性广的适合更戛推广种植的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参试水稻新品种:昌粳10号、昌粳11号、昌粳12号、昌粳13号、昌粳14号、昌粳16号、香粳834-1选,对照品种为预110,上述8个品种均由昌宁县农科所供种。

1.2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布置在更戛乡更戛社区下寨居民小组李菊美户责任田内。该田块座落在更戛坝,位于东经99°31′1.4″,北纬24°28′40.1″,海拔1710m,常年降雨量1384m m,常年有效积温4612℃,常年无霜期254d。田块面积3亩,肥力中等,耕作层25cm,光照充足,排灌条件较好,前茬作物油菜。

1.3试验设计

8个品种共分8个小区,为顺序排列法,不设重复,以第8小区设对照,每个试验小区面积250m2,实行等行距拉线条栽(行距9寸×株距4寸),亩栽插1.7万丛。品种间距为40m。

1.4试验方法

4月17日采取旱地育秧育苗,4月21日出苗,5月27日大田移栽,秧龄36天。移栽时亩施1000公斤有机肥,7.5公斤尿素,30公斤普钙,15公斤硫酸钾,2公斤硫酸锌。并于移栽后第7天结合除草,亩施尿素7.5公斤作分蘖肥,8月24日亩施尿素5公斤作穗肥。田间统一水份管理:实行寸水促分蘖,足水保扬花,干湿至成熟抓好病虫防治:试验全期共用药3次。分别用杀虫双、稻瘟净、三环唑、富士一号、井冈霉素防治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瘟病、纹枯病等。10月25日分区进行收割,实打验收折干计产。

2结果与分析

2.1生育期及植株性状

从表1来看,8个参试品种(含对照)的全生育期在167~173d,生育期最短是昌粳10号167d,最长是香粳834-1选173d,其它6个品种差异不大;株高最高是昌粳12号120cm,依次是昌粳13号、香粳834-1选、昌粳14号、预110、昌粳16号、昌粳11号,最矮是昌粳10号96m。

2.2抗病性及耐肥情况

从大田观察记录结果看,昌粳10号易感稻瘟、纹枯病,螟虫发生较重,耐肥力弱;昌粳13号对稻瘟病、白叶枯病等表现为较强的抗性,耐肥力强;预110抗稻瘟,轻感纹枯病,耐肥力弱;昌粳16号轻感叶瘟、枝梗瘟、稻曲病,耐肥力中等,茎秆较软,极易倒伏;其余品种轻感叶瘟和稻曲病,耐肥力中等。

2.3产量分析

从表2统计结果可知,通过实打验收折干计产,昌粳13号亩产714kg,比对照预110增产80kg,增12.6%,居第一位,依次是昌粳14号、昌粳10号、昌粳16号、昌粳12号、昌粳11号;比对照品种产量低的品种是香粳834-1选,亩产比对照减产42kg,减合6.6%。

3结论

水稻新品种试验结果表明,昌粳13号丰产性、抗病性和适应性等综合表现突出,且米质优、食味好,适宜生产中推广种植;昌粳10号和昌粳14号两个品种增产潜力较大,具有一定推广优势,但要在多点示范种植,进一步观测其抗病性和产量表现后方可推广种植。

上一篇:冀北露地蔬菜全程绿色防控技术 下一篇:旱地甘蔗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