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领,回归本色

时间:2022-07-27 12:11:58

【摘 要】

吕叔湘先生说:“朗读之妙,妙不可言”。语文教学,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若不进行朗读示范指导和练习,也不能算完整的语文教学。本文提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朗读这种教学手段,有目的地、合理地、有重点地加强朗读教学,并适时采取各种朗读手段,对学生进行朗读方法的指导,有助于让学生深入领悟文意、体会情境、提高品味语言的能力,从而提升语文素养,最终实现语文教学回归本色。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朗读 运用

一、以“读”引领,领悟文意

朱自清先生认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其意义的获得一半在声音里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也是这个道理。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白杨礼赞》时,通过五次朗读的教学设计,就让学生自己去感悟,较好地理解了文意。

一读:自由朗读“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一段,悟一悟这一段的层次划分的问题。

二读:男、女生各读一层将此段分为两个层次,并点拨道第一层写白杨的形态之美,第二层写白杨的精神之美。

三读:让同学们读第一个层次的内容,要求在总说与分说之间进行停顿。用朗读的方式让学生明确了第一层的结构,朗读的停顿既是朗读技巧的训练,又关乎结构层次,一次朗读,两重训练。

四读:“分说”的内容,老师又不提示,采用分组朗读的方法,四个小组各读一个层次,各自掌握停顿。看似一个朗读分组的问题,似乎是雕虫小技,实则又是一石双鸟,而且形式多变,既激发了兴趣,又加深了印象。

五读:教师说,这段文字的第一层次主要在句子的限制语上表达作者的赞美之情,试将它们读出重音。教师说,这段文字的第二层次主要在句子的成分的增加上表达作者的赞美之情,试将他们读出激情。这段文字有几个词写出了白杨形象与性格,试将它们读出来(力争上游 倔强挺立 参天耸立,不折不挠)。文章表情达意的方式也是多姿多彩的选用了朗读这种手段,让学生读出限制语、读出增加的句子成份。从朗读角度看,找准了重音;从表情达意看,揣摩了词语;从语法看,了解了限制语、句子成份的作用。

在这五次朗读中,在老师的点拨下,学生就以朗读这种形式,划分了第一层的小层次,明确了第一层的总分的结构,体会到了作者的赞美之情,懂得了情感在朗读中用重音去表现,找到了表达情感的词语。朗读由面到点,由篇到句、到词,多层次、多角度的反复,这是多么巧妙完美的设计,可见朗读对领悟文章的意旨多么重要啊。

二、以“读”引领,体会情境

朗读,是一门用心来揣摩、用情来表达的声情并茂的艺术;是体味作品的艺术,是欣赏词句的艺术,是调动情感的艺术,是拨动心弦的艺术。

1.以读引领,体会文章的情。例如教《紫藤萝瀑布》时,我指导学生读了三次。第一次是让学生自由大声地比较快地朗读,感受文章的内容。第二次是要求学生用赞叹的语调,朗读课文的第2段,用喜爱的语调读第5段,用感叹的语调读第10段。通过这些段落的朗读,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层次。第三次读,是同学们自由地选读,深情地演读课文。即用心朗读,深入体悟作者的情感。三次朗读,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用声音来表现作品的内在情感。

2.以读引领,感悟文章的美。语文教材中绝大多数的范文是文质兼美的。如果说范文创造了“美”,那么教师就应当指导、帮助学生一起对“美”进行创造。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审美需要出发,用感情线牢牢地牵住学生,以情激情,有效地传情播情,让课堂充满诗情画意,引导学生处于自由、愉快、活跃的气氛和抒情格调中,调动情绪,饱含感情地朗读,从而让学生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并从中受到感染,得到熏陶,提高审美的情趣与能力。

三、以“读”引领,品味语言

语文本体论认为,语文课的根本任务是指导学生学习语言、吸收语言、培养语感。而加强朗读,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学习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例一:一位教师在教学《湖心亭看雪》时,先让学生找出景物描写的句子: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要求朗读4遍,读准,读通,读到字正腔圆。生自由朗读后,教师指名读。,品读“天与云与山与水”。删去“与”字读读比较,学生就在出声读的时候品味到,“与”字像三只大手把三景融合在一起。在这茫茫沧海间感受自己很渺小。老师引导品量词。“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反复的朗读后,学生立即发现量词的变化无理,感受到观察景物的立足点的变化,感受到张岱人在船上,其实心在天上。

品好后,教师还是要求:再读,读出韵味。

常有大师专家们讲,语文课就是要读,可是怎么读,怎样边读边品,可以说这一节课为“以读促品”作了最好的诠释。

例二:教《散步》时,第三个教学环节是“品味语言”。以“字、词、句、段对人物的表现作用”为话题,自选文句并联系上下文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评点。我先举了一个例子教给同学们品味语言的方法,然后同学们畅所欲言。有位学生品读了“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这一句,认为这两个“背”和两个“蹲”字,写出了一家人的尊老爱幼,还表现了“我”和妻子的责任感。另一个学生说,这个“蹲”,蹲得坚如磐石;“背”呢,背起了昨天和今天。这一蹲一背,构成了一幅美好的充满亲情的画面。

新课标认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可以说,以“读”为引领的品读教学正是关注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让他们在语境中把玩品味词句,畅所欲言。

总之,语文教学中加强诵读训练必将会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陶冶情操,提高语感水平,最终提高语文能力,语文教师不可小视语文课堂中的朗读。教学中多给学生提供朗读的机会,充分发挥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同时亦应通过语文教学逐步提高朗读水平,努力回归语文教学的本色,从而促进语文课堂教学向广度与深度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原理

【2】张蕴荣.优化朗读教学,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更美

【3】张焕荣.诵读应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11)

上一篇:浅谈图书馆与阅读推广 下一篇:四川内江依法治教实践探索

文档上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