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日高校跨学科研究组织的运行机制及其启示

时间:2022-07-27 11:44:10

英德日高校跨学科研究组织的运行机制及其启示

【摘要】跨学科研究组织是为实现科研创新目标而构建的任务型组织。通过学习英德日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对跨学科研究组织进行制度创新,可以形成促进跨学科研究组织有效运行的机制。

【关键词】英德日高校;跨学科研究组织;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9-0212-04

进入21世纪以来。跨学科研究组织在科研组织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现代科学技术活动涉及面广,多学科的交叉点更容易成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突破点。科学活动的参与者可能来自不同的地区,隶属不同的部门,学科背景不一致,科学活动通过不同的组织形式,打破区域限制和部门界限,发挥人才的比较优势,开展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跨学科研究成为解决复杂性科学问题和形成重大科学发现的主要途径。

从组织运行及其管理的角度看,跨学科研究组织是多学科协同开展针对共同问题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最有效的制度安排。就其组织特性来说。跨学科研究组织是一种特定的科研组织,实践中往往是以某一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由来自不同学科的志趣一致、技能互补的科研人员组成,是为实现科研创新目标而构建的任务型组织。我国有关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越来越重视跨学科研究和协作,并组建了一些跨学科研究机构,但总体来看还没有形成成熟的跨学科研究组织运行机制,我国学术界对于跨学科研究及其组织发展的学术探索明显滞后,学者的相关研究大多集中在跨学科研究如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满足社会需要等问题上,而对于高校跨学科研究组织自身运行机制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因此,借鉴英德日等发达国家的经验,紧密结合我国实际,对高校跨学科研究组织的运行机制进行探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英德日高校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发展历程及运行机制

(一)英国高校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发展历程

1987年。英国研究理事会顾问委员会提出的《自然科学基础战略》报告中指出,新增长的大型研究大多数发生在已有科学领域间的“学科互涉的边界地带”。并认为要将有限的资源分配给高校的跨学科研究中心。在该报告的推动下,此后3年间,英国设立了17个跨学科研究中心,包括牛津大学(分子科学与分子医学)、剑桥大学(高温超导性)、利物浦大学(表面科学)、爱丁堡大学(人类交流)和格拉斯哥大学(工程设计)等跨学科研究中心。这些跨学科研究中心是英国政府为了留住优秀的科学家。经过认真研究建立的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机构。如由格拉斯哥大学牵头,包括同在苏格兰地区,在工程设计方面有过相互合作经验的赫瑞·瓦特大学、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内皮尔学院和佩斯利学院;由利物浦大学牵头,曼彻斯特大学和工程研究委员会所属的实验室共同参与的表面科学跨学科研究中心。1999年,英国大学拨款委员会的评价组织和科研联合委员会又相继发表了《跨学科研究与科研评价活动》和《促进跨学科研究与教育》等报告,提出了一系列促进跨学科研究的政策建议,跨学科组织继续得到发展。1999年6月,为了通过多学科的融合,解决石油工业在开发应用清洁能源时所遇到的问题,剑桥大学成立了涉及地球科学、理论物理、工程、化工等多学科的BP多相流动研究所。2001年6月,为了开展生物纳米技术方面的研究,英国政府出资1800万英镑成立了由剑桥大学和伦敦大学各自为牵头单位的纳米技术跨学科研究伙伴机构。2006年,英国设计委员会成立了多学科设计组织,包括英国30多所大学和一些设计公司,该组织促进了大学之间在学术研究和课程设置等方面的交流,以及大学的研究成果在设计工业界的应用。2013年6月,为了发明一种有效的肺炎探测设备,英国工程物理科学研究委员会与医学研究委员会拨款1120万英镑资助一个跨学科研究团队进行研究。该研究团队包括赫瑞·瓦特大学、爱丁堡大学和巴斯大学的物理学家、化学家、工程人员和计算机科学家。在英国政府支持和剑桥大学、伦敦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的带头下,英国高校的跨学科研究中心纷纷设立。跨学科研究成为英国大学发展不可缺少的环节。

(二)德国高校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发展历程

20世纪70年代,随着大学入学人数的增长,德国创立了名为“学域”的负责教学和科研的跨学科的教学管理部门。20世纪80年代,德国开始设立兼具科研和教学功能的研究生院,第一个研究生院是科隆大学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生院,研究生院逐渐发展成为有明确研究方向的跨学科研究实体。20世纪90年代,德国大学形成了“大学一学系或研究所”两级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形式促进了跨学科发展,培养了一批跨学科人才。如柏林工业大学成立了跨系研究中心(工业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生物技术研究中心、流体系统技术研究中心、柏林公共医疗保健中心)、跨学科研究组(数字化滤波器、风能和太阳能的开发与利用、运用人工神经网络并行处理运动分析结果)、独立研究所(铁路技术研究所、环境统计学研究组、建筑物维护和现代化研究所)等形式多样的跨学科研究机构;慕尼黑大学有理论物理中心、生物成像中心、互联网研究与媒体集成中心、人类科学中心、应用政策研究中心等跨学科研究组织。其中理论物理中心有较为完善的跨学科学习和研究计划,如精英硕士研究生计划、慕尼黑纳米倡议等。德国汉诺威大学为了促进跨学科研究,在校内建立了系统的跨学科组织,截至2012年5月,成立了12个研究倡议组,如“能源2050-能源系统转化”研究倡议组等,这是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初级形式。另有研究中心和莱布尼茨研究学院等复杂的跨学科研究组织形式。2013年3月,德国最大的科研资助机构DFG与中国国家自然基金委共同出资2000万人民币资助德国Albea-Ludwigs大学与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研究所进行利用转基因蓝藻生产生物燃料的研究。该跨学科研究项目结合生物、化学等学科,由中德多名科研人员共同完成。

(三)日本高校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发展历程

1998年,日本通过《二十一世纪的大学与今后的改革对策》的决议后,从政策层面对跨学科研究予以了重视。进入21世纪后,日本大学越来越注重跨学科领域的开发研究,由日本教育部、文化部、体育部、科学技术部联合设立的“21世纪卓越研究中心计划”,对多学科研究项目的每项平均资助金额从1998年的85.3亿日元上升到2002年的148.4亿日元。名古屋大学为了将跨学科研究与教育融为一体,建立了流动型教育和研究系统。包括理工科综合研究中心、尖端技术共同研究中心和难处理人工物研究中心等跨学科研究组织:2007年4月,筑波大学开始实施新的“学群·学类”制度,注重学科的综合发展,适应了跨学科研究组织发展的需要,筑波大学现有高等研究联盟中心、跨学科材料科学研究中心、下田海洋生物研究中心等跨学科中心。东京大学为了适应新学科领域发展的需要,专门设立了以新领域创成科学研究生院为典型代表的15个研究生院和28个“卓越研究基地”计划,以全方位推动跨学科教学和研究的发展。日本高校的这些跨学科研究组织促进了日本的科研成果应用和新产业形成。

(四)英德日高校跨学科研究组织的运行机制

通过对英德日高校跨学科研究组织发展历程及运行现状进行总结,可以发现,英国高校跨学科研究组织运行机制的基本特征是由政府主导,世界一流大学牵头,以应用为导向,实体与虚体相结合,以虚为主,强调跨学科研究,自上而下建立:德国高校跨学科研究组织运行机制的基本特征是由高校主导,适应本国国情发展需要,在高校内部组建,以问题为导向,实体与虚体相结合,以实为主。强调跨学科教学,注重培养新的学科增长点,自下而上建立;日本高校跨学科研究组织运行机制的基本特征是由政府主导,多种组织形式协同发展。以应用为导向,注重与企业密切合作。实体与虚体相结合,以实为主,跨学科教学与研究并举,自上而下建立。

二、我国高校跨学科研究组织运行现状及障碍

近20年来,我国在跨学科组织建设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如北京大学的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和视觉与听觉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的语言与认知中心和求是高等研究院、清华大学的21世纪发展研究院和信息技术研究院等跨学科组织在解决重大科技问题和人才培养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是受传统学术组织的影响,我国高校跨学科研究组织基本是依托高校的优势力量,发挥高校现有院系和研究中心的作用,在产学研合作的基础上建立的。多采用矩阵式运作形式,以松散联合为主,实体化运作组织较少。在组织建设方面,基本上是外生性的行政管理推动和国家政策主导,缺少自发性的学科汇聚与融合。我国高校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发展。主要有如下几方面的障碍:

(一)管理体制壁垒

大多数高校在管理上强化学院和学科边界,学院和学科之间存在壁垒和竞争。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成员容易禁锢在特定的学科或专业范围,“学术门户”之见使得跨学科研究组织成员各自为政,牢守自己的学术领域。阻碍跨学科组织的正常运行。在管理权限上,跨学科研究组织受制于上层行政组织,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容易发生冲突,削弱了跨学科研究组织成员参与跨学科活动的积极性。进而影响组织活动的正常运行。此外,仪器设备等资源往往是被某一学科独享,尤其是依托于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跨学科组织,这就限制了资源的共享。同时,由于管理体制壁垒以及“术业有专攻”思想的影响。大多数跨学科研究组织的交流多是业务往来。参与者缺乏对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归属感。导致组织的凝聚力不足和向心力不强,呈现出不稳定性和松散性的跨学科研究组织难以形成良好稳定的组织文化,这些都影响了高校跨学科研究组织的顺畅运行。

(二)组织制度建设不合理

跨学科研究组织制度建设包括考核评价机制、利益分配机制、人员流动机制等。目前跨学科研究组织在人员考核和利益分配方面基本没有规范的制度,一方面导致了跨学科研究组织既占用社会资源,又使学科资源得不到优化配置。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合理利益分配制度和人员流动制度,利益分配的不公容易导致跨学科研究的中断甚至解散。同时,跨学科研究组织成员在跨学科研究上的成果得不到所在院系考评机制的认可。也在很大程度上挫伤其研究的积极性。

(三)组织平台搭建不力,经费投入不足

高校跨学科研究组织运行的外在显性要素是组织平台的建设、研究设备和运行经费。目前大部分高校在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平台建设环节比较薄弱,表现为组织规模不大,形式比较单一,研究层次不深,缺乏长远规划。我国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实体形式不多,但是虚拟的跨学科组织建设也不完善。在跨学科研究组织的运行经费方面,主要来源于政府部门和学校的拨款,但是经费额度较小,经费来源渠道单一,总体来说经费投入不足。缺乏吸引企业合作、自主获取研究经费的能力,自我造血功能不足。经费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跨学科研究任务的完成和成员参与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到跨学科研究组织的长效运行。

三、对我国的启示

(一)打破体制壁垒。加强制度建设。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支撑机制

打破体制壁垒首先要从体制改革和创新人手,建立学术权力组织与行政权力组织相互制约与平衡的机制,克服行政权力对学术研究的干涉和阻碍,营造适合跨学科研究组织发展的良好环境。对于新设立的跨学科研究组织,要重视其独立性,该组织与学院或系有相同的行政级别,是一种实体组织,直接受学校的领导和管理,并与学院或系有相同的人事和财政权力。同时,对于现有的跨学科研究组织,需要完善其组织结构,设立跨学科研究组织的独立管理机构,主要负责内部人事和财政的协调以及与政府、企业、学校的沟通交流。在考核评价体系上,将跨学科研究的成果纳入对高校教师、研究人员的绩效考评中,并鼓励员工在全校范围内进行自由流动,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考核体系,调动员工的跨学科研究积极性。在利益分配机制上,讲求客观公正公平。完善风险规避机制,为从事跨学科研究的员工提供稳定的制度环境。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支撑机制,确保跨学科研究组织有效、规范的运行。

(二)健全组织文化。加强学术认同。塑造和谐友好的组织文化支持机制

任何一个组织的良好运作都离不开和谐友好的隐性组织文化的支持。跨学科的研究与传统单一学科的研究相比在研究方法、研究过程与解决问题上有很大的差异性。高校教师、研究人员往往更倾向于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内思考研究,囿于自己的学术领地,不自觉形成隔阂,加上传统院系体制的教师评估制度、院系专业之间的竞争,导致跨学科研究组织文化方面的缺失,因此和谐友好的跨学科研究组织文化是确保跨学科研究组织长效运行的重要支撑。通过加强宣传和教育,增进理解,可以有助于塑造和谐友好的跨学科研究氛围。同时需要发挥跨学科领军人物的学术领导力与人格魅力,使跨学科研究组织成员的潜能得到最大发挥。要注重选聘跨学科意识强、协同观念深的成员。并在研究活动中增进理解与信任,积极推动跨学科研究组织文化的形成。重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增强跨学科研究组织成员对组织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塑造和谐友好的跨学科研究组织文化支持体制。

(三)开展跨学科教育。培养跨学科人才。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支撑机制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跨学科研究与跨学科教育的关系日益紧密。自然科学、工程应用和社会科学发展很快,这就要求高校教育要注重前沿性、时代性和专业性,要根据变化,调整知识结构体系,学科建设要注重可持续发展。随着人们对跨学科研究认识的提高,我国开始重视跨学科人才的培养,2000年10月,北京大学建立生物医学跨学科研究中心,在促进医学与数学、物理、化学、力学、电子学等基础学科的交叉,培养复合型人才等方面初见成效。2008年,北京大学元培学院成立了第一个跨学科本科专业——古生物学。2011年,武汉大学建立全国首个博士研究生跨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进入试验区的博士生将拥有“大师+团队”的集体指导。但是,目前跨学科教育还仅限于少数几所大学,以后还得加大对跨学科人才培养和跨学科教育的重视程度,通过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支撑机制,为跨学科研究提供人才。

(四)完善组织建设。吸引资金投入。健全长效的投入保障机制

由于跨学科研究的不确定性和周期性,其社会效益不能立即体现,再加上跨学科的研究往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因此其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投入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这种投入就是跨学科组织的“血脉”系统。这种保障离不开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虽然高校在获取国家和社会支持上具有很大的优势,但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高校同时需要借助其丰富的人才资源和齐全的学科门类等优势,完善组织建设,积极寻求与第三方的合作交流与协同共进,不断拓宽与企业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实现多方的互利共赢。高校跨学科研究组织在获得多渠道资金支持的同时,可以完善自我造血功能,健全长效的投入保障机制,确保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消费者不需要完美体验 下一篇:从《论语》“游于艺”的训释看清初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