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子的“统战”工作到底该怎么做?

时间:2022-07-27 11:18:52

知识分子的“统战”工作到底该怎么做?

对于靠工农起家的中共而言,知识分子一直是一个令他们头疼的问题,但却又是回避不了的问题。从1949年建政至今,围绕知识分子展开的运动,以及推出的政策是一个紧接着一个,但直至今天,这个问题依旧没能很好地解决。换句话说,执政党一直想将知识分子“统战”到自己的队伍中来,为党所用,遗憾的是,效果却总不是那么理想。

在取得政权之前,中共一度很看重知识分子群体,将他们视作是国、共两党之外的第,为了争取他们的支持,党内高层可谓煞费苦心。但这些苦心没有白费,在国民政府以及维系新政权合法性上,知识分子群体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正是他们在国统区的舆论,很大程度上瓦解了国民政府的合法性,加剧了民众对旧政权的失望和不信任。

新政伊始,百废待兴,中共亟需一批懂得建设国家的人才,政权的巩固自然离不了知识分子群体的大力支持。中共同“第三势力”的“蜜月期”并没有因为新政权的建立而结束,反而很多知识分子得到了重用,在新生的共和国政府中担纲要职,但与此同时,潜伏已久的危机也是破壳待出。因为,在中共精英群体的心目中,这个群体中的很多人跟党不是一颗心,是政权潜在的挑战者。

于是,一场针对知识分子的改造运动如约而至,负有“原罪感”的知识分子唯有自我矮化才能走近人民群众,为新政权所接纳;于是,他们对新政权和新领袖,纷纷表示拥护,在报纸上大声唱出“时间开始了”的颂歌。但即便如此,短暂的“蜜月期”还是很快就结束了,知识分子群体命运的悲歌开始奏响。新政权面前,他们满腔热情,响应“大鸣大放”,跳起脚来喊出“党天下”,悲剧的序幕正式拉开,一场全国范围内定指标的“反右运动”,将这个群体打进阿罗地狱。

此后,运动的声势一浪高过一浪,每一浪中受冲击的都少不了知识分子群体,“臭老九”干起了名副其实的扫厕所活儿,从嘴臭到脚,满身臭气。据说,这还是领袖吸取了“老大哥”教训,宽仁为怀,没有对这个臭不可耐的群体展开肉体消灭。但是,头虽没掉,几番折腾,脊梁却是歪了,骨头也跟着软了。

疯癫之路终归有走不下去的那一天,国家急欲重回正轨,于是被打倒搞臭的知识分子再次成为亟需人才。当那个捧了一辈子臭脚的郭老在床上再一次合时宜地喊出“知识分子的春天到来了”的时候,“臭老九”一夜之间变成香饽饽,地,回城地回城,他们同政权的新一段“蜜月期”正式开启。

在今天这样“一个新媒体、自媒体蓬勃发展的时代,全球几乎互联互通,如果仍习惯于当‘驼鸟’,那么我们终将被迫吞下自酿的苦酒。眼前的事实是,中国精英阶层已彻底分裂,很多人在意识形态上与我们决裂,甚至爱国主义这面大旗也难以聚拢他们了。即便这样,我们党仍应以最真诚的包容心,最高明的政治智慧,去冷静观察,沉着判断,保持信息畅通,建立各种层面和形式的对话渠道,最大限度地化解矛盾。”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统战工作“过来人”,陶斯亮如此感慨。

亲人你好,请站在一米线外

文 谢子菲

豆瓣上有个小组,名曰“父母皆祸害”,乍看有点儿熊孩子瞎胡闹的气息,但组员们却是认真严肃十二分的,他们表示“不是不尽孝道,只想生活得更好”,于是集合在此,一起探讨如何“抵御腐朽、无知、无理取闹父母的束缚和戕害”,因为“这一点需要技巧”。

尽管措辞很是夸张,但代表的问题却是不可争的:亲人常常会成为情感伤害的制造者。亲人间天然的“亲密感”,让人不会设防,让人好了伤疤忘了疼,也因此亲人的伤害杀伤力格外强。

这个事实摆得好像很残酷无情,毕竟,亲情是人们出生后最先接触到的情感,一生中历经最久的情感,甚至可以说是无法抛弃的情感,即使你不喜欢。而问题也就出在“亲”上,因为亲,因为无可选择的亲密属性,所以“爱”得没了边界。有句话总结得十分形象:挟亲情以撒泼耍赖。

比如有人说婆媳关系不好处,是因为跟婆婆生气,婆婆会记下成为心中一个疤,但自己的亲妈就不会,气气就过了。这实在是个经典的例子,因为觉得是亲妈,所以怎么嚷嚷都没关系,因为亲妈总会无条件包容、原谅自己的。但这不能代表亲妈就没被气到。

婚后某次回娘家,我看着浴室各种杂物,处女座洁癖大发,开始归类收拾。亲爹见状很高兴,没忍住夸赞了贤惠的闺女。喜滋滋的我也没忍住,顺道嫌弃了一下亲妈。结果亲妈面子没hold住,一句“哼,这是我家”丢了过来。无疑,预的触角伸太长,作为她的家庭的女主人,亲妈的尊严被伤害了。

反过来,亲情中由上至下的无边界会表现得更明显,比如流行在长辈间那句著名的“听话,我这是为你好”。

有人把一些经典的父母行为总结成一个名为《如何毁掉自己的孩子》的帖子,除了以上那句,还有诸如“我上一天班累死了,回来你还不让我顺心”(迁怒和自我排解的本事)“我们家这孩子不行,哪有你家的好”(以谦虚的名义当众出孩子的丑)“我和你妈就你一个孩子,以后不靠你靠谁?”(以无穷的压力推动孩子前进)“别找外省女孩儿”(以个人喜好干涉孩子的爱情)……等等等等,这些话语的逻辑,正因为“亲”,亲近到没有距离,就认为“他就是我的我想怎么说怎么说”。无形之中,皆是伤害。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心理问题在解决时,都必须要回溯到童年、回溯到原生家庭的原因。

事实上,无论亲情中的哪一方,首先都是一个独立的人,需要爱,亦需要尊重。存在“亲人”的关系,并不意味着存在“你本来就该对我好”“你本来就该按我说的来”“你本来就不该生气”“你本来就该知道我的意思”之类的逻辑。

刘若英的新歌《我敢在你怀里孤独》本来唱的是爱人间的相处之道,但最后一句歌词放在需要保持距离的亲情关系中也同样合适:有你/我很幸福/就像我拥有我/很满足。

我爱你,但我还是我。所以即便我们是亲人,也请站在彼此的一米线外吧。距离产生美,是真的。

上一篇:困局下的民办养老院 下一篇:一场“笙”“味”十足的创意音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