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例妊高症的护理体会

时间:2022-07-27 09:00:28

70例妊高症的护理体会

[摘要] 通过对妊高症患者的科学的护理,大大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安全分娩、减少围生期孕产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

[关键词] 高血压;妊娠并发症;护理

妊高症是由于全身小动脉痉挛引起孕妇高血压、水肿和蛋白尿,是产科的重要并发症[1]。妊高症是妊娠最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威胁母婴安全,特别是重度妊高症,易导致子痫、心肾功能衰竭及脑血管意外等,直接影响母婴的生命和生存质量,是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及时观察护理和处理,能有效地降低其病死率和后遗症的发生。我院从2009年1月―2010年12月共收治妊高症患者70例,经积极治疗和有效的护理均痊愈出院,无一例围产儿死亡。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70例,年龄在17-45岁之间,平均年龄29.5岁,初产妇50例,经产妇20例。其中轻度(血压:135-140mmHg/80-90mmHg)30例,中度(血压:140-160mmHg/90-110mmHg)28例,重度(血压:160-200mmHg/110-140mmHg)12例;先兆子痫8例,子痫4例,无肾衰和脑血管意外发生。

2观察和护理

2.1心理护理:患者入院时要热情接待,介绍医院的环境,关心体贴患者,使之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消除病人的陌生感及紧张情绪,以缩短与医务人员的心理距离,立信任感[2]。有条件的话尽量把患者安排到较安静的小房间,避免一切外来刺激。这样,既可保证其有充足的睡眠,医护人员又可以有针对性对患者进行疾病宣教,增强其安全感及信任感。

2.2症状的观察和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尤其是观察患者舒张压的变化。轻度妊高症每日测血压2次,每周称体重,测尿蛋白各1次;中度妊高症每4-6小时测血压1次,每日称体重,测尿蛋各1次,检查浮肿情况。经常巡视病房,询问患者主诉:有无头痛、头昏、眼花、呕吐、心慌、胸闷等先兆子痫症状。如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2.3给氧气吸入:给予鼻导管吸氧,每日2次,每次1小时。氧流量2-4升/分钟,不仅能减轻孕妇脑水肿,还可改善胎儿宫内窘迫。

2.4饮食护理:指导孕妇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及富含铁钙及锌等微量元素的食物,一般不必限制食盐。如果是全身浮肿应限制食盐的摄入,每日控制在2-4克,最多不超过6克。

2.5药物护理:硫酸镁是目前治疗中、重度妊高症的首选解痉药物。用药前应注意:(1)膝反射必须存在。(2)呼吸≥16次/分。(3)尿量≥25毫升/小时或≥600毫升/24小时[3]。在点滴过程中应加强观察,根据所输液体中硫酸镁的含量调整滴速。如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头胀、全身发热、疲乏、嗜睡、说话含糊不清等症状应减缓滴速或停止使用,如出现中毒症状应立即用10%葡萄糖酸钙10mL静脉注射,以解除镁离子中毒。同时护理人员应掌握患者所使用的降压、解痉和利尿等药物的性能,做到准时准量给药,还要熟知毒性反应及抢救措施。如使用冬眠合剂时,要严密观察血压,使用利尿剂时,应准确记录24h尿量,严防水电解质紊乱。

2.6子痫的护理:子痫是妊高症最严重的阶段,是孕产妇死亡与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子痫患者的护理极为重要患者一旦出现抽搐要及时处理,动作要稳、准、轻、快。并及时上紧床栏,以防止摔伤,口中置开口器或压舌板,以防止舌唇咬伤或舌根后坠引起窒息。并使患者头低侧卧位,昏迷或未完全清醒者禁食、禁水,以防引起吸入性肺炎。放置留置尿管,记24小时尿量。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心率,勤听胎心音,注意观察临产现象及产程进展,对于发生产时子痫,迅速的结束分娩是抢救产妇和胎儿的关键。

2.7加强产褥观察及监护:少数产妇在产后仍有发生子痫和大出血的可能[4]。因此,产后仍需严密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和意识变化以及阴道流血情况,认真听取产妇主诉,以便及早处理。产后子痫多发生于产后24-72小时之内。据资料表明,产后子痫占子痫总数的22.7%,有些病例在产后数小时内血压比产前还高,故应警惕子痫的发生。因产前大量使用解痉、镇静剂,可致宫缩乏力,应密切观察宫缩及阴道流血情况,防止产后大出血的发生。

3体会

妊高症对孕产妇危害极大,该病除了积极治疗外还需进行规范化的科学护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预防病情加重是提高疾病治疗的重要环节。只有做好患者心理护理、病情观察、用药期间和产褥观察及护理,才能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发病率及死亡率。

参考文献:

[1]何仲.妇产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71-72.

[2]姚芳传.情感性精神障碍.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43-146.

[3]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9-100.

[4]秦岭.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护理体会[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5(11):78-79.

上一篇:1例急性颅脑损伤合并妊娠术后患者的护理 下一篇:ICU患者导管安全护理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