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患者应用头孢类药物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时间:2022-07-27 06:38:21

尿毒症患者应用头孢类药物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摘要 本文总结了28例维持性透析患者应用头孢类药物,出现3例头孢性脑病,对其病情进行观察及护理。我们应了解头孢性脑病的临床症状和临床观察精神神经系统早期症状的重要性。护理应根据尿毒症患者的特殊性进行心理护理,透析室护士应及时和管床护士沟通,合理安排透析时间,做好透析中护理。

关键词 尿毒症;头孢性脑病;护理

临床资料

2012年1-12月收治维持性透析患者28例,因各种原因感染,应用头孢类抗生素治疗,其中男11例,女17例,年龄38~82岁,28例患者在应用头孢类药物时,3例出现头孢性脑病,3例患者均为女性。

例1:患者年龄49岁,体重54kg,原有乙型肝炎病史20余年,糖尿病病史10余年,维持性血液透析2年,因上呼吸道感染、高热应用生理盐水100mL+头孢噻肟钠2g,2次/d静滴。用药5d后,患者出现兴奋多语,精神时有恍惚,因感染未控制,继续抗感染治疗,常规透析3次/周,用药8d后,患者出现四肢震颤、时有抽搐、精神恍惚、谵妄,立即停用头孢噻肟钠;常规血液透析5d后,上述症状有所缓解,但仍精神恍惚,家属放弃治疗离院回家,2周后患者死亡。

例2:患者年龄54岁,体重45kg,原有糖尿病病史20余年,维持血液透析3年,因上消化道出血后合并感染,应用生理盐水100mL+头孢他啶2g,2次/d静滴,用药3d后患者出现精神恍惚、谵妄、立即停药,常规血液透析治疗,3d后症状消失。

例3:患者年龄67岁,乳腺癌术后12年,维持性血液透析5年,因肺部感染住院治疗。应用生理盐水+头孢他啶2g,2次/d静滴,用药4d后患者出现神智淡漠,精神时有恍惚,双下肢麻木,四肢时有抽搐,立即停药,常规血液透析3d后,上述症状未有缓解,随给予透析+灌洗隔天1次,2周后症状消失。

护理

病情观察与护理:尿毒症患者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及肾小管间质的损害,肌酐清除率下降,药物排泄慢,药物在体内蓄积剂量增大,尿毒症患者体内蓄积的各种毒性物质造成微循环障碍,血脑屏障受损,炎症状态使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增加,脑脊液中药物浓度增加而出现中枢神经精神症状。尿毒症患者在应用头孢类抗生素进行治疗时,应严格控制用量及用药时间,同时血液透析可消除大部分药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头孢类药物时应在透析结束后用药,如在透析前2h用药,透析结束后应补充用量,在临床中对于维持性透析患者应用头孢类药物时,要清楚了解患者的透析情况,用药前的精神状况,根据患者体重及透析时间,合理调查用药剂量及用药时间,在应用头孢类药物的过程中及时观察患者用药反应,如患者出现震颤、兴奋多语、精神恍惚、谵妄、狂躁、肢体麻木、感觉异常、意识淡漠等临床表现时,要及时停药,同时CT检查排除脑血管意外,并与高血压脑病、透析失衡综合征相鉴别,症状轻者血液透析24h后症状消失,一般3~5d全部缓解。

心理护理: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由于病情和治疗的特殊性,承受着躯体和精神的双重压力,当患者合并感染进行治疗时,患者和家属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加重,容易出现紧张、焦虑、厌世等情绪。因患者为固定透析患者,透析科护士已经与患者及家属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当患者因感染人住病房时,透析室护士应及时与病区管床护士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用药情况及病情,合理安排患者透析,根据患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当发现患者出现头孢性脑病症状时,及时和管床医生沟通,同时应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耐心解释,开导、安慰、鼓励患者,让其了解头孢性脑病的原因及愈后情况,树立信心和支持患者配合治疗。

透析中护理:尿毒症患者无论合并什么并发症,入住任何病区进行治疗,透析治疗都不能中断,当患者因用药出现头孢性脑病时,患者的透析更加重要,应及时进行透析,患者因精神,意识出现异常,患者上机后应专人护理,根据患者病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对于精神恍惚、兴奋多话、狂躁抽搐等可给予约束带固定双上肢,防止穿刺针脱落及乱抓管道。严重者可给予安定进行镇静,做好患者的肢体保暖,根据病情调节透析温度,做好生命体征监测并记录,避免在透析机上进食,以防止发生意外。

小结

尿毒症患者应用头孢类药物出现头孢性脑病,在临床中近几年不断有报道发生,如何避免或减少并发症发生,确保用药安全。尿毒症患者根据病情,合理用药是关键,对尿毒症患者用头孢类药物时,除了做好常规护理工作外,还需要掌握透析患者用药常识及头孢性脑病的观察要点和护理,在用药后护士需要仔细观察,及早发现患者精神异常表现,结合头孢性脑病的症状发现病情的早期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在排除其他疾病后,及时停药进行透析治疗,同时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及家属的沟通,使其既要客观地估计预后,又要信任和配合医护人员积极进行治疗,使患者脑病症状早日消失。总之,结合临床病例,尿毒症患者出现头孢性脑病早发现、早停药是治疗的关键。

上一篇:多层螺旋CT与常规CT诊断颅底骨折的比较研究 下一篇:“教语文”的课堂重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