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外墙外保温工程施工技术的探讨

时间:2022-07-27 04:05:48

关于外墙外保温工程施工技术的探讨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新建筑节能标准的实施,建筑逐步向高层次的绿色生态建筑发展。在建筑物的能耗过程中,外墙能耗占到了三分之一以上,因此,加强外墙外保温的技术施工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是从三个技术层次对外墙外保温工程的施工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为建筑节能和质量的提高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关键词】外墙外保温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1 外墙外保温系统的重要性

1.1 外墙外保温可以避免产生热桥

由于外墙既要承重又要起保温作用,外墙厚度必然较厚。采用高效保温材料后,墙厚得以减薄,减少了建筑材料的应用,节约了资源。同时外墙外保温好像是给建筑物穿上一层外衣,这样就可以很好地避免建筑物的“热桥”问题。在寒冷的冬天,热桥不仅会造成额外的热损失,还可能使外墙内表面潮湿、结露,甚至发霉和淌水,影响室内环境。由于外保温避免了热桥,在采用同样厚度的保温材料条件下,外墙外保温系统节能效果更好。

1.2 外墙外保温可使室内温度更稳定

首先,在进行外墙外保温后,由于内部的实体墙热容量大,室内能蓄存更多热量,使诸如太阳辐射或间歇采暖造成的室内温度变化减缓,室温较为稳定,室内环境较为舒适;也使太阳辐射的热量、人体散热、家用电器及炊事散热等因素产生的“自由热”得到较好的利用,有利于节能。而在夏季,外保温层能减少太阳辐射热的进入和室外高气温的综合影响,使外墙内表面温度和室内温度得以降低。可见,外墙外保温更有利于使建筑物保持冬暖夏凉;其次,室内居民实际感受到的温度既有室内温度又有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的影响。这就证明,通过外墙外保温可以提高外墙内表面温度,即使室内的空气温度有所降低,也能得到舒适的热环境。由此可见,在加强外墙外保温、保持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适当降低室温,可以减少采暖负荷,节约能源。

1.3 外墙外保温有利于节能改造

对于没有做好保温隔热或保温隔热效果达不到节能要求的建筑物,进行节能改选时,最适合采用外墙外保温系统。进行外墙外保温系统施工,不破坏室内管线、采暖空调设备以及装修等,不影响旧建筑物内居民的生活,施工扰民较小,也不会减少住户的室内使用面积,避免了诸如临时搬迁、搬动家具等很多的麻烦。因此,当外墙必须进行装修或抗震加固时,加做外墙外保温是最有利的时机,同时也增加了外墙的装饰效果。

2 外墙外保温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2.1 聚苯乙烯泡沫塑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工程施工

首先,技术的使用范围。适用于在各类民用建筑的新建和既有建筑的改造中,采用聚苯板玻纤网格布聚合物砂浆的外墙外保温工程。基层墙体可以是混凝土墙和各种砌体墙。建筑高度一般在100M以内 ,抗震设防烈度不大于8度。

其次,施工的材料准备。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其性能指标应符合现行标准GB/T10801.1以及JG149的要求。标准版得尺度一般为1200mm*600mm以及900mm* 600mm;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应符合现行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的要求;机械锚固件:制作螺钉的材料应是不锈钢或经表面防锈处理的金属;塑料套管和圆盘应用聚酰胺、聚乙烯或者聚丙烯等材料制成。

再次,技术的施工工艺。第一,施工的工艺流程。基面准备――墙面测量、弹线、挂线――材料准备――配胶黏剂――粘贴翻包玻纤网格布;第二,施工要点。聚苯板厚度选用:外墙传热系数的计算以及聚苯板厚度的选用应符合《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1―602―2004)和《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的相关规定;对轻质材料墙体以及原有建筑的墙体保温改造,应对胶粘剂与墙体基面的粘结强度或机械锚固件的拔出力进行实测,以便具体设计外保温系统同墙体基面的连接方案;搞好基层准备。对新建工程,经过工程验收达到质量标准的结构承重墙面或非承重墙面方可进行外墙外保温施工。对既有建筑墙体进行保温改造时,需对外墙外表面进行检查,通过检测确认其与所用胶黏剂有良好的附着力。

第四,技术施工的验收。首先要注意聚苯板黏结剂的黏结面积率、机械锚固件的数量和锚固深度、玻纤网格布的搭接长度必须满足国家规范的要求;另一方面要保证抹面砂浆与聚苯板必须粘结牢固,无脱层、空鼓。网格布不能外露。

2.2 硬泡聚氨酯现场喷涂外墙外保温工程施工技术

首先,技术使用范围。适用新建居住建筑的混凝土和砌体结构外墙外保温工程;新建工业建筑、公共建筑和既有建筑外墙外保温工程可参照执行。

其次,相关材料准备。保温材料及其配套材料进入现场应进行复检,包括材料的合格证、检测报告应齐全,所用材料是否在有效期内;水泥:强度等级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性能符合相应标准规范的要求;中细砂:应符合国家普通混凝土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中细度模数的规定,含泥量应该少于3%;相关配套材料。配套材料主要有专用金属护角,一般情况下,断面尺寸35mm*35mm*05mm,高度一般为2000mm。

再次,施工工艺。第一,基层墙面的处理。墙面应清理干净无油渍、浮尘等,旧墙面松动、风化部分应剔凿清除干净。墙面表面凸起物大于等于10mm应该铲平。对基层墙面应满涂聚氨酯防潮底漆,用滚刷将聚氨酯防潮底漆均匀涂刷,无漏刷、透底现象。第二,对大阳角、大阴角或窗口进行保温作业时,应先用无溶剂硬泡聚氨酯浇筑并粘结预制聚氨酯角模块。窗口、阳台角、小阳角、小阴角等也可用铝合金尺遮挡做出直角;第三,硬泡聚氨酯保温层喷涂20mm后用裁纸刀、手锯等工具开始清理、修整遮挡、保护部位以及超过垂线之内做界面砂浆处理,界面砂控制厚度的空出部分硬泡聚氨酯保温层喷涂4h之内做界面砂浆处理,界面砂浆可用滚子均匀地涂在无溶剂硬泡聚氨酯保温层上。最后,吊胶粉聚苯颗粒找平层垂直控制线:套方做口,按设计厚度用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做标准厚度贴饼、冲筋。刮柔性耐水腻子应在抗裂防护层干燥后施工,做到平整光洁。

2.3 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外墙外保温工程施工技术

首先,材料准备。水泥:硅酸盐水泥或者普通硅酸盐水泥强队等级不应该对于32.5,应有出场合格证以及复试报告,其质量标准应该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的相关质量规定;砂:应该采用中砂,含泥量应该小于3%,应该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验证方法》(JGJ52)的相关规定;界面处理剂:应该采用水泥砂浆界面剂,应有产品合格证、性能检验报告,并且要符合现行的行业标准《混凝土界面处理剂》(JC/T907)的相关规定。

其次,施工工艺。第一,配制砂浆,要按照相关的质量要求,搅拌成均匀浆状;第二,基层墙面处理。将墙表面凸出大于10mm的混凝土剔平,用钢丝刷刷遍,并且要用扫帚将表面的浮沉清扫干净。表面沾有油污时,用清洗剂或去污剂除去,用清水冲洗晾干;第三,涂刷界面砂浆:用滚刷或扫帚将配好的界面砂浆均匀涂刷(甩)在清理干净的基层上,干燥后应有较高强度(用手掰不掉为准)。第四,吊垂直、套方、贴饼冲筋。根据建筑物高度,采用经纬仪或大线坠吊垂直,检查墙的垂直度和平整度,根据外墙墙面和大角的垂直度确定保温层厚度(应保证设计厚度),弹厚度控制线,拉垂直、水平通线,套方做口,并按厚度用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做成灰饼、冲筋。

参考文献:

[1]刘海燕,陈 涛.外墙外保温技术浅析[J].山西建筑,2006年第32期

[2]DBJ/T 01―38―2002,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规范[S]

[3]董立岗. 外墙外保温施工[J].山西建筑,2008年第21期

[4]吴军民. 外墙外保温施工工艺浅析[J].建材技术与应用,2005年第2期

上一篇:建筑工程防水施工实践分析 下一篇:浅谈地基处理中换填法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