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 新哲学的挺生地—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分析

时间:2022-07-27 03:19:11

试析 新哲学的挺生地—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分析

论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哲学  诞生地

论文摘要:通过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群态)两篇文幸的分析,说明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为标志.马克思轰终实现了其思怒 发展 第二次逆料转变,创立了 历史 唯物主义,实现了人类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象任何理论思维(包括哲学)都是时代产物一样,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是它所处时代的产物。正如所说:“由于欧洲许多国家的社会 经济 情况进到了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阶段,生产力、阶级斗争和 科学 均发展到了历史上未有过的水平, 工业 无产阶级成为历史发展的最伟大的动力,因而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

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世界观的发展也是在现实的影响和参加斗争的实践中经历了一个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以及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过程。他们合写的第一部著作就是《神圣家族》。(神圣家族)主要批判青年黑格尔派,清算他们的主观唯心主义思想,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自己新世界观的过程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因为在批判和清算过程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全面系统地论证存在决定思维的唯物主义,是池们在思想上彻底划清与黑格尔唯心主义以及一切唯心主义界限的标志,为建立新世界观历史唯物主义奠定了基础。但应该指出,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和恩格斯还没有达到对历史的唯物主义理解,役有形成唯物史观。随着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入,他们不仅看到了一切唯心主义的荒谬性,而且也看到了费尔巴哈等旧唯物主义的缺陷,于是批判费尔巴哈等旧唯物主义,划清马克思的新观点与费尔巴哈等旧唯物主义观点的界限就提到了日程上。至于真正与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以及一切旧唯物主义彻底划清界限,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作出的。

1845年春,马克思写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只以下简称(提纲》)。《提纲》共有十一条,字数不到1 sdd字。但言简意赅,有着严密的逻辑结构。在(提纲》中按其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总论、分论、结论,在这三部分中,马克思主要讲了以下几个问题。

其一,俐析了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提出了新旧唯物主义的本质区别,就在于是否真正了解实践及其愈义。在《提纲》中,马克思集中批判了包括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在内的以前一切唯物主义的缺陷,他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在马克思以前的一切旧唯物主义者把人和客观物质世界的关系,仅仅理解为一种被动的、消极的直观的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他们不懂得人们的认识对象,同时也是人们实践的对象,只有通过实践人们才能反映客观物质世界,池们把实践排除在人和客观物质世界之外,因此、就必然得出这样的结论:人们只能消极地、被动地、直观地反映世界,而不能变革世界。由于旧唯物主义不理解实践的重大意义,就必然导致旧唯物主义的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所以马克思在《提纲》里,开宗明义就把这一点看作是“从前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和新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而且,马克思通过批判费尔巴哈和一切旧的唯物主义,就得出一个具有根本性质的思想:不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而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他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其二,批判唯心主义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歪曲,进一步分析费尔巴哈的实践观念,提出马克思的实践观。马克思分析了旧唯物主义以后说:“所以,结果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即唯心主义看到了、肯定了人们的主观能动活动的意义,但是唯心主义者把这种主观能动性只是“抽象的发展”了。把人们实践活动的现实的、具体的客观物质性抽象掉了,只剩下人们的意志、愿望等主观的东西。他们认为精神是一切现存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的源泉。实质上,唯心主义者也是把实践活动排除在认识论之外的。同时,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虽然不满意黑格尔式的抽象思维,从思辨哲学回到唯物主义,但他仍然没有超出旧唯物主义的范畴,仍然同旧唯物主义者一样,从被动、直观、消极的方面去把握客体。在原则上费尔巴哈虽然并没有否认实践概念,但他所说的实践与马克思主义所理解的实践之间有着天地之别。例如,他曾说过如此的话:暂时在一个人头脑中存在着的东西就是理论,而在许多人头脑中的东西就是实践。很显然,他所讲的实践决不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活动,而是人的认识和理论活动。所以马克思一针见血地指出,费尔巴哈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在对旧唯物主义的消极的、被动的和直观的性质的揭示及其认识论根源的分析的基础上,马克思表达了他对实践的本质的科学理解。在马克思看来,首先,实践本身是一种“对象性们的即客观的和物质的活动,是一种不同于思想客体的感性客体;其次,实践是主体与客体统一的基础和根据,因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的理解为革命的实践,因此,实践也就构成了社会生活的本质;再次.由于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活动,是主、客体统一的基础和根据,所以必须从实践的观点来认识客观对象,即把实践的观点提升为一种客观的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特别是把实践作为检验和证明人的思维的客观真理性的标准。马克思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其三,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和社会历史理论,解决了一些旧唯物主义所不能正确解决的社会历史问题。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马克思不仅科学地说明了主体的能动作用、思维的真理性标准以及主、客体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而且在批判费尔巴哈的宗教批判和人的理论的同时,对人与环境和 教育 的关系、宗教的问题、人的本质等这些长期困扰哲学认识、特别是困扰德国哲学认识的问题作出了科学的概括和说明。在《提纲》中,马克思特别批评了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抽象理解,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按照马克思“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观点,人的本质、人的感性也应是一种实践的产物,是一个理性的发展过程。马克思从社会实践出发,把辩证唯物主义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解决,运用来解决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这就把唯心主义从最后的避难所中驱逐出去,为创立科学的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奠定了基础。

其四,揭示了新唯物主义的特点与意义。旧哲学包括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一般而言都是剥削阶级的实践观,而就其哲学主张来说,又都局限于对实践的解释。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显著的特点则是它的阶级性和实践性。一方面,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而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另一方面,“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旧唯物主义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因而也不可能真正解决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问题。只有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才能把正确地说明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结合起来,把哲学变成广大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按照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去改造世界,这是新唯物主义的特点。正是这种特点,使它同旧唯物主义从根本上区别开来,也正是这种特点,充分表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在人类哲学思想史变革中的伟大意义。

《提纲》虽然篇幅不大,但却包含着极其丰富的思想。在这,马克思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制定了对于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说具有全局意义的范畴—社会实践的范畴。这就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重要标志,第一次显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由社会实践这一基本范畴作为纽带而建立起来的有机统一的整体、一块“整钢”。恩格斯对这一提纲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它“作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非常宝贵的”。

《提纲》虽然提出了唯物史观的一系列基本观点,但毕竟是作进一步研究用的提纲,这些观点还没有经过充分的论证。这个任务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这部巨著完成的。

(形态)这部科学巨著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了批判黑格尔以后的德国思辨哲学—青年黑格尔派的主观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及其唯心史观,揭露“真正的社会主义”思想实质,清算自己过去的哲学信仰,特别是为了阐述唯物主义的历史观而在1945年11月至1946年8月撰写的。在这本书中,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哲学的一般思想前提,把当时作为德国哲学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的根本谬误和局限归结为;“这些哲学家没有一个想到要提出关于德国哲学和德国现实之间的联系问题,关于他们所作的批判和他们自身的物质环境之间的联系问题。围绕这一根本问题,通过对青年黑格尔派哲学诸代表人物的专门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阐释和论证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一系列基本观点。

其一,提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概念,阐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在《形态》中,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在批判青年黑格尔派鲍威尔等人的唯心史观时,鲜明地提出了 哲学 与现实、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问题。他们把正确地解决这一问题当成是唯物史观的根本前提。在解决这一问题时,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物质生活条件”这一概念,并把物质生活条件”从人类社会生活中区分出来,为唯物主义地认识社会生活和人类 历史 奠定了基础。同时。他们在对青年黑格尔派和费尔巴哈颠倒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进行深入的批判过程中,从正面探刻地论证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首先,从意识的起源来阐明意识对存在的依赖性。他们指出:“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意识不是一种独立于社会之外的主体。意识总是人的意识,它总是受人的肉体组织所制约;必须有人的存在,才会肴人的意识。只有在物质生产中,由于和他人交往的需要,才产生语言,因而也就同时产生人的意识。其次,考察了意识是怎样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 发展 而发展。他们指出:“那些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分工的出现,特别是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分离,人类的意识就向前发展了一步。意识开始摆脱了对物质生活条件的直接的依赖关系,产生了意识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但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社会意识形式虽然具有相对独立性,但不管它多么抽象,都不是独立于人类社会生活之外的东西,不能否定它归根到底要受社会存在、受人们的实际生活过程的制约:在这.亦阐明了一个极为重要的思想;错误的思想、意识,虽然是被歪曲了的,但它也是存在的反映。最后,他们根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阐明阶级社会中不同阶级的各种意识形态的对立和斗争,阐明意识的阶级性。他们指出,在阶级社会中,不存在各个阶级统一的共同的意识。“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其二,论证社会生产的决定作用,对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 规律 的初次表述。在《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人的活动的分析,第一次 科学 地阐明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的原理,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最基本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分析了人的社会活动的三个方面,即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新的需要的生产以及与种的繁衍相关的家庭,明确论述了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内容与实质,指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构成物质生产过程的两个不可缺少的方面,但两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一徉的。首先,生产力是物质生产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他们指出:“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由于这个缘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条件下继续从事先辈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改变旧的条件。因此,一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力总和也就预先规定了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决定着社会发展的状况和性质。其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同时生产力发展的快慢,又同生产关系的状况有关。生产关系不仅具有客观实在性,而且具有社会历史性,随若生产力的变化,生产关系也要不断改变自己的历史形式,要不,原来的生产关系就会变成束缚他们的自主活动的侄桔。同样,生产关系是否是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水平相适应的、进步的,又会影响到生产力的发展,这就说明生产关系并非是一种消极的、完全被动的因素。因此,生产关系终归必须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否则就会发生“历史冲突”、发生革命。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何的矛盾。’这种矛盾.“每一次都不免要爆发为革命”。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厉史上一切矛盾冲突的根源;而历史上各种矛盾冲突的发生,归根到底,是要解决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矛盾。也就说明,征服和战争对社会的发展虽然有巨大的影响,但它们不能任意改变一种社会制度,社会制度的根本改变,取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同时,他们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交往方式(生产关系),第一次把人类社会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五种社会 经济 形态;部落所有制、古代公社所有制、封建主义所有制、资本主义所有制和共产主义所有制,揭示了每种所有制的基本特征,以及为更高一级的所有制所代替的规律性,这就使人们清楚地看到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有规律的 自然 历史过程。

其三.解剖市民社会,初步阐明经济荃础和上层建筑相互关系的原理。在(形态)一书中,马克思恩格斯在阐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的同时,在深入研究 政治 经济学和解剖市民社会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证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关系原理。首先,明确了市民社会和上层建筑的含义。他们指出:市民社会“这一名称始终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这种社会组织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的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而且认为上层建筑就是指在市民社会基础上产生的国家、法以及“以及任何观念上层建筑”。其次,阐明了市民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必须”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理论的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即指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但他们又认为上层建筑不是可以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自动地发生变化,尤其是象国家、法这样的政治上层建筑,往往有传统的势力的支持,因此,这种变化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实现,这就说明上层建筑具有柑对独立性的特点,同时说明像经济基础的根本变革一样,上层建筑的根本变革也必须通过革命才能实现。

其四,阐明唯物史观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论证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发现的新世界观的鲜明特点。《形态》中他们着重阐明,唯物史观不是教条,而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他们指出:唯物史观的发现“不过是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观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结果的综合。这些抽象本身离开了现实的历史就没有任何价值。所以在(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系统论证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而且初步揭示了这些原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了社会的结构和厉史发展的规律。以难物史观为指导,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把自己称为共产主义者,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历史发展的分析,论证了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历史必然性。他们指出:共产主义对我们说来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间题的这种提法,表明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已不只是一种道德要求,而是建立在深刻认识社会发展规律上的科学。

可见,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中,第一次使用了“唯物主义历史这部著作一术语唯心主义历史观相对立,出色地完成了他们自己提出的详尽地制定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任务,创立了崭新的科学世界观。因此,《形态》的诞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过程的基本结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进一步发展莫定了基础:

总之,在《提纲》和《形态》中,马克思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和核心,以实践的主体及其客体的辩证运动为中心线索,从而创立了科学地全面地揭示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历史发展规律的新的哲学体系—实践难物主义。丁那诊《提纲》和《形态》为标志,马克思最终实现了其恩想发展中的第二次逻辑转变,创立了历史的唯物主义,实现了人类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上一篇:《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中的“赫斯问题” 下一篇:卢卡奇对现代性批判的基本路向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