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学科资源转化“第三世界”

时间:2022-07-26 06:37:06

巧用学科资源转化“第三世界”

使学生具有强烈的责任感,良好的行为习惯,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是每位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的理想追求。而这一目标对于高中生中的“第三世界”的群体来讲,却非易事。这里所说的“第三世界”是指良好的学习习惯缺失、学习能力和基础知识薄弱、自控能力不够强的学生。笔者发现:通常情况下,每个班级都有这样的“第三世界”。

怎样通过班级管理.让这些“第三世界”有大的改变和提高呢?作为班主任兼语文教师的我在班级教学管理工作中.做了如下尝试:

首先,结合学生特点和高中语文学习的要求,培养学生自觉学习、自觉积累的学习习惯。语文素养的形成与提高离不开积累。而成语的积累更是在于平时,同时,又是各类考试中必考内容。众所周知,几乎每个成语都蕴含典故和深刻的哲理。

而这些“第三世界”的学生往往对成语的典故有着浓厚的兴趣,以学生兴趣为主导,结合成语特点,在高一第一学期,进行分类积累。每天早中晚课前各抽一名学生讲一两个成语典故及对自己的启示(要求所讲成语典故不能重复)。积累过程贯穿整个高中阶段,除讲成语典故外,定期或不定期晒一晒积累的成语。并结合班会,每两到三周以“励志”、“品德”等为主题,以成语情景剧表演为形式召开主题班会。

学生们不仅积累了成语,提高了语文素养,更重要的是他们逐渐养成了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成语中蕴含的哲理,使他们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认识,他们的学习目标也更加明确,责任意识也大大增强.因而这一群体中自觉学习的人多了.而且其他学生的学习劲头更足了,班级的学习氛围更加浓厚了。这样就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有位同学在一次班会课上主动发言:这段时间,我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我也改变了很多,我明白了自己的责任。这都是成语积累给我带来的。

其次,充分利用周记,让反思成为一种习惯。先贤们对反思都非常重视,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曾子也曾说:“吾日三省吾身。”让学生们养成反思的良好习惯,让他们不但在学生时期收获很大,而且受益终身。基于这样的指导思想,我要求全班学生写反思日记,形式不限,篇幅不限,可以反思自己的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得失,亦可以通过他人的事件反思自己,从他人的经验教训中获益。

观己获益,观人获益。在不断的反思中,他们对自己有了更为准确的了解,在反思中发扬优点,在反思中取他人之长,克己之短,避他人之不足。在高一上学期开学之初,我让他们反思自己中招的失利原因;在以后的反思中,围绕学习、班级建设等方面展开。不少同学反思得很深刻,其中一位“第三世界”的学生在反思中这样写道:“一开始,我把反思作为负担,很是苦恼,在老师的多次引导下,我明白了反思对于我的意义。通过反思,我更加了解了自己,明确了努力方向。也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谢谢您。”如今,自觉写反思已经形成习惯。

第三,在经典中感悟人生,让坚持成为走向成功的捷径。“第三世界”的学生有着进步的渴望与激情.但他们亦有不能够长久坚持的缺点,这也是学生的共性。程度较好的学生往往只能坚持三四周,而这些“第三世界”的学生坚持的时间就更为短暂。让他们坚持下去,不仅要从形式上人手,采取多种形式,让他们始终保持新鲜感,把兴趣作为坚持的动力。

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能够坚持的毅力.做到这一点.我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充分利用经典。新课标下的现行高中语文教材,从必修教材到选修教材,都选编了大量的经典,尤其是选修教材中的《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包含儒道互补、修齐治平、家国天下、佛理禅趣等内容,这些经典都是当代中学生特别是“第三世界”的学生不可或缺的精神补品,可以提升他们的素养,滋养他们的精神家园。在教学时,我结合学生的现状,有意识地进行重新编组、优化。每学完一篇经典,都要求他们用随笔或其它形式记录自己的感悟。尤其对“第三世界”的学生进行大力表扬。把他们较好的作品集结起来进行展示,并作为他们不断进步、不断成长的记录。

一方面,在搜集作文素材时,从典型中感悟坚持。大多数同学对于作文比较头疼,最苦恼的就是素材缺乏。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一方面引导他们主动搜集素材.一方面把自己搜集的素材按照类别提供给他们。让他们在积累素材的同时,重点感悟素材中典型给自己的启示。

我国每年评选出的各种各类优秀人物中.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坚持。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道德模范谢延信等。他们的成功就在于坚持。不仅如此,还让他们关注身边的典型。像我班林静文、王聪慧等同学,都是作为“超录生”入学的,两年来,他们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已是年级文科第一、二名的学生了。通过感悟典型,有位同学在周记中这样写:成功在于坚持。贵在坚持,难在坚持.成在坚持!

在我看来,对待“第三世界”,不仅仅需要真情,耐心,更需要方法。真情、耐心营造氛围,合适的方法加以引导,不惧反复,坚持不懈.必有收获。

上一篇:谈散文诗的诵读教学 下一篇:一个普通老师眼中的“中英差异”